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腺性膀胱炎

2014-12-13 02:09韩献成栾志敏刘伟光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汽化

韩献成,刘 静,栾志敏,刘伟光

(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山东潍坊 261042;2.潍坊市中医院病理科,山东潍坊 261042)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多数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癌的癌前病变[1]。由于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普及,临床和病理医师对本病认识的逐渐提高,腺性膀胱炎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我科采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腺性膀胱炎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3~75岁,平均(42±3)岁。临床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20例,伴有血尿12例,单纯镜下及肉眼血尿3例,排尿困难、腹痛等其他症状5例。膀胱镜检查: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19例,膀胱颈口8例,输尿管口周围3例。膀胱黏膜征为乳头型8 例,泡状水肿型15例,炎症型7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腺性膀胱炎(图1A)。

1.2 治疗方法 骶管麻醉下。采用美国Laserscope公司生产的非接触式绿激光治疗系统,激光功率30~80 W,应用美国ACMI汽化双鞘镜(F23;30b),冲洗液为生理盐水。患者取截石位,经尿道置入膀胱操作镜,首先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数目、部位及其与膀胱颈和输尿管口的关系。置入绿激光光纤,汽化功率为80 W,采用“刷漆”手法,以近接触模式作用于病变组织。深度一般控制在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严重者可汽化至浅肌层,同时将病变组织周围2cm 以及其他可疑处黏膜进行汽化。止血时光纤离开组织约2~3mm 或将激光功率降低至30 W。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光纤头尽量靠近组织而不接触组织。病变位于输尿管口周围者,插入输尿管导管做标记。汽化过程应掌握汽化深度,不宜长时间汽化一处组织,最好是左右移动,形成刷状,或前后移动膀胱镜及光纤,以免局部汽化过深。对于合并膀胱颈纤维化或后唇抬高者,则同时行膀胱颈5~7点汽化术,合并前列腺增生者行前列腺汽化术以解除梗阻。留置尿管1~2 d,无需膀胱冲洗,口服抗生素3d预防感染。

2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均1次汽化完成,手术时间20~35min,平均(25±5)min。汽化深达黏膜下层,病变严重者达浅肌层,出血量<25mL,未出现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及水中毒出现,术后留置尿管1~2d,无需膀胱冲洗;患者术后膀胱刺激症状及血尿消失。排尿费力者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Qmax)8~10(8.5±2)mL/s,术后最大尿流率为20~28(24±2)mL/s,尿流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复查膀胱镜见膀胱黏膜光滑,对可疑处行黏膜活检,未见病灶复发及肿瘤细胞(图1B)。所有患者随访6~24(18±2)个月,无1例复发。

图1 腺性膀胱手术前后

3 讨论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及生物学意义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一种癌变前期的先兆或有癌变倾向的疾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2-3]。近年来随着膀胱镜检查的普及和病理检查技术的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检出率呈不断增高的趋势。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陈志强等[4]认为腺性膀胱炎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移行上皮单纯增生→Brunn芽→Brunn 巢→囊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刘思宽等[5]认为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可能与膀胱炎症、结石、梗阻、神经性膀胱等因素有关。杨勇[6]认为腺性膀胱炎是由于膀胱长期受到有害刺激所致,炎症-黏膜增殖性病变-肠上皮化生-腺癌的关系目前已逐渐在国际上形成共识。

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尿频、尿痛、下腹及会阴痛、排尿困难和镜下血尿,部分患者有肉眼血尿。抗感染治疗后尿中白细胞消失,但镜下血尿及尿频仍持续存在的患者,膀胱镜检及活检常能发现早期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学检查。

腺性膀胱炎治疗方法较多,有膀胱黏膜层剥离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及各种药物膀胱内灌注等。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激光设备的不断出现,对局部病灶手术处理方法多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汽化切除术、Nd∶YAG 激光及HO∶AG 激光烧灼术。目前,经尿道电切术应用最为广泛,但该方法操作技术不易掌握,常有出血、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对病变范围较广、复发及病变侵及输尿管周围并伴有单侧或双侧肾积水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创面大、出血多,造成手术视野不清,从而导致不能精确切除病变组织。对发生在输尿管口周围膀胱侧壁病变组织电切可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导致术中膀胱侧壁穿孔和术后输尿管口狭窄风险,所以限制了其在治疗腺性膀胱炎上的应用,余强国等[7]曾报道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创面长期不愈合。1996年国外开始应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好,不出血,手术时间短,术后几乎不冲洗[8]。由于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24h可拔除尿管,患者2d可治愈出院[9]。

绿激光学名KTP 激光或倍频激光,是波长532 nm 的绿颜色激光。它是通过Nd∶YAG 激光经倍频后而得到的。绿激光的特点是几乎不为水所吸收,但易为氧化血红蛋白选择性吸收。美国Laserscope公司生产的非接触式绿激光治疗系统其峰值功率可240 W(平均功率80 W)。该激光的特点是组织穿透浅,只有0.8mm;被氧和血红蛋白选择性吸收,而水则相对不吸收,因此称其为“选择性激光”,即被组织选择性吸收。光纤以非接触方式对软组织进行汽化时,高能量不会消耗在水中,视野不会被气泡遮挡。极高的激光能量集中在非常表浅的组织层面上,使得在组织内单位体积的功率密度高,从而产生非常有效的组织汽化效果。除了汽化作用,激光束在留下的组织上产生了一层很薄的凝固带,凝固带的扩展被限制在1~2mm 内,光凝的效果产生了很好的止血作用,给手术者提供了一个无血的视野,被国内外专家称作“在水环境下对软组织进行汽化去除的最理想工具”。

与其他疗法相比,绿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操作简单、出血少、时间短、无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及水中毒、留置尿管时间短、无需膀胱冲洗、复发率低、痛苦小、恢复快、可反复进行汽化等优点。本组30例患者无1例出现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及水中毒症状等并发症。

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是一种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由于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起步较晚,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对于腺性膀胱炎术后是否需要膀胱灌注治疗,目前仍然存在争议[10],尚需大样本盲法随机对照试验或多中心研究等高级别证据。

[1]LI AH,LIU SK,LU HH,et al.Clinical character of cystitis glandularis accompanied with upper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J].Can Urol Assoc J,2013,7(11-12):E708-E710.

[2]WILLIAMSON SR.Glandular lesions of the urinary bladder: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J].Histopathology,2011,58(6):813-834.

[3]RAU AR,KINI H,PAI RR.Morphological evaluation of cystitis glandularis[J].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2009,52(2):203-205.

[4]陈志强,马胜利,吴天鹏,等.腺性膀胱炎专题讨论[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1):60.

[5]刘思宽,李爱华,陆鸿海,等.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4):339-341.

[6]杨勇.如何正确认识腺性膀胱炎[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3):165-166.

[7]余强国,甘艺平,宋小松,等.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创面愈合不良原因分析:附4例报告[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2,6(3):21-25.

[8]BARBER NJ,MUIR GH.High-power KTP laser prostatectomy:the new challenge to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J].Curr Opin Urol,2004,14(1):21-25.

[9]MALEK RS,KUNTZMAN RS,BARRETT DM.High power potassium-titanyl-phosphate laser vaporization prostatectomy[J].J Urol,2010,163(6):1730-1733.

[10]李旭东.腺性膀胱炎是否需要膀胱灌注治疗?[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2,17(6):606-606.

猜你喜欢
腺性膀胱炎汽化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巩固
膀胱炎的日常保养及治疗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辨析汽化和液化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超声汽化蒸汽驱动的尿道阀的仿真与实验
腺性膀胱炎的研究进展
25 t/d黑液汽化联合纸幅干燥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