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提升高中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探究

2014-12-15 16:08崔现锋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运球驱动同学

崔现锋

摘 要: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法”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一个个的“任务”,解决一个个“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进而大大提高体育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中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62-03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提出注重提高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在跑、跳、掷等技能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学习兴趣不浓,锻炼积极性不高导致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武术、球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只求动作花哨不追求技术的准确,导致达不到理想的练习效果,等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形成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方式。

二、研究对象

男生高二(1)、二(2)、二(3)、二(4)、二(8)、二(9)、二(10)班为实验班,共165人。

男生高二(5)、二(6)、二(7)、二(11)、二(12)、二(13)为对照班,共135人。

三、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研究法。

四、研究过程

1、“任务驱动法”的涵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 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2、“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预设任务

运动技术教学目标,首先是以课堂任务的提出来表现。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把所学习的运动技术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之中,使学生通过一步步任务的完成,达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目的。因此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向学生介绍本学期、本阶段、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和动机。这一阶段教师主要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探索兴趣。

①任务应具有明确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任务要明确,可以把每一个教学目标和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出总的教学目标。

案例:高二羽毛球选项班,学习内容是羽毛球直线对练对打,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高远球技术,通过击打出不同落点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具体做法:原地正手击高远球挥拍练习,两人一组相互指导,时间1-2分钟,要求练习过程中注意用正拍面的位置击球;两人直线对练时,以前发球线为基准,画三条间隔为1M宽为10CM的横线,分成四个不同落点的区域,并分别写上60分、80分、95分、100分;要求在击球时达到60分12个、80分

10个、95分2个为练习合格,95分7个以上为练习良好,100分为优秀。

②任务应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运动技术掌握过程中能力的差异,遵循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不同的任务目标,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以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既定的目标。

案例:篮球原地运球:自选性任务(已经会运球的学生)采用左右换手原地运球;提高性任务(有点会的学生)采用原地高姿运球,加大动作幅度;基本性任务(不会的学生)采用低姿运球,重点关注手接触球的缓冲动作。

在采用“报数字”的学生喜欢的游戏提高运球技术:自选性任务(会的学生)要求运球时能抬头看教师的手指数;提高性任务(有点会的学生)要求听到“5点”时变成低姿运球;基本性任务(正在学习运球的学生)要求用球撞击地面的声音呼应运球的节奏;经过练习,如果有学生能达到教师的要求,那就可以挑战更难的练习任务。

③方式应具有多元性

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技术可以多种方式实现。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完成任务的方式,以便引导、鼓励学生尝试与运用各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方式,从而在学习中建立起有效的学习策略。

案例:掌握运球与节奏的教学中,应重点解决在跑动中换手运球的方法。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练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篮球场的边线、中线、底线和弧线,进行多种形式的变向运球练习,体验运球动作与节奏,在此练习的基础上,运用标志物设置各种障碍图案,进行变向运球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很快地就设计出蛇形、圆形、梭形和等腰三角形障碍图案,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而教师侧重分组指导和启发学生观察与思考,并在练习中领悟运球绕障碍的方法和变向换手运球的时机及效果。

(2)引领学生,解决任务

引领,亦即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修正和完善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①任务分配的组织策略

把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让他们几人共同完成,这有助于任务顺利解决。小组人员的分配可按体育素质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分组,也可以按以优带弱分组。小组编排有以下几种:

教师分配式:教师可以按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性格分组,也可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分到同一组,还可按技能要求分为后卫组、前锋组、中锋组和基础提高组。

自由选择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平时能融洽相处的伙伴,因为他们相互了解,彼此信任与支持,更有利于他们合作完成任务。

②“任务驱动”的学习策略

“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元交流、多元合作,达到共识、共事、共进。为了使教学收到成效,分配的任务要明确,难易适度,尊重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认知能力,弱生能在优等生的帮助下完成任务。具体可包括:

专家式任务学习(优生与弱生的组合):有句话叫“能者为师”。这里的“师”在体育分组教学中就是优等生。每个班都有数量不等的体育优等生,在分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给每组都安排一两个优等生,赋予他们“专家”称号,即在学习过程中担当起“师”的角色。教师明确教学任务后,由“专家”当带头人,帮助组织本组同学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案例:一节测试课。整队后做好准备活动,教师开始讲述测试要求,并向学生宣布一个决定:“老师决定寻找垫球优秀者,聘请她当小老师协助我考核测试,或者聘请她当师傅指导徒弟练习。”宣布后,学生中想做老师的特别多,学生们兴高采烈自由散开练习。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指导,寻找垫球优秀者。哨声集中,“同学们,刚才自由垫球练习时,有没有按照考核的要求,一次性垫球在60次以上的?”五六只手举了起来。“好,请你们勇敢地站到中间来给全班展示,大家欢迎!”全班学生立即围成一个大圈圈,分两组,每组三个同学同时开始考核测试。在同学们的监督下,6位同学达到了考核优秀要求。“通过刚才的展示,6位同学可以担任小老师考官,小组长负责协助,向体育委员汇报成绩,最后老师看看哪一小组的考核成绩好,合作精神好。”教师把6个人随机地分到各组,让需要辅导的同学自由请教。考核开始了,有的小组按学号开始,有的小组由技术较好的同学开始,有的小组由排尾开始,有的小组先考一次后再轮换,有的学生考核及格还在练习争取更好的成绩。考官们一个个很认真,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还不时提醒动作要领。

同水平式任务学习(水平相同学生的组合):这种组合,指将同一基础、同一学习能力的同学分到一组来共同配合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分组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基础近似相等,没有优与差的等级差别,相互没有歧视,都站到同一起跑线,从某种角度讲更易合作。

案例: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式地进行拓展性的变向运球练习时,教师重点介绍三种方法。方法之一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做交叉换位变向运球突破投篮;方法之二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中做攻防变化的运球突破投篮;方法之三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中做一传一切的转身变向运球突破投篮。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与运动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伙伴,进行小组合作性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同时用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因合作伙伴水平相近,学生个个生龙活虎、跃跃欲试,充分展示了个性与能力。

单干式任务学习(练习时互不干涉,自己独立完成任务):这适合于不易相互合作的项目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任务。如篮球的投篮练习,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在这一节课上每个学生在罚球线投篮练习中至少投进15次以上。跳绳的练习中每1分钟跳150次,中间休息2分钟后再双跳10次。学生接受任务后,可以独自练习。

(3)积极评价,提高技能

教师应从自主发展、健康发展、充分发展的角度给予课堂教学全面的概括,对学生的发展做一个过程性的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①鼓励与肯定

“鼓励、肯定”能带给学生更强的自信,让学生对体育课更感兴趣。在制定评价等级时,设置明确的基础评价点,强调认真听讲,积极练习的比例:优秀---认真听讲,主动练习,动作技能突出,积极合作,相互帮助。良好---认真听讲,主动练习;动作技能掌握好的,可以帮助其他同学。及格---认真听讲,积极练习,努力掌握动作要领。对于这样的等级设置,学生会很快明白:即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差,只要认真听讲、积极练习,也可以达到及格。

②让学生参与

教师可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如“这节课你学得开心、练得尽心?在防守人不动的情况下利用体前变向你能否运球过人?大家的运球技术比以前有进步吗?”“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到什么?你是怎样学习的?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③定量的方式

通过定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大家为自己的整体表现和技术来评分,超过120分的同学再接再厉,争取更高的分数。”

2、分析

①“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任务驱动法”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积极、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同学、老师交流,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②“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项任务有不同的解决与完成方法。学生在体育课上,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学习动机、兴趣等得到全面发展。

③“任务驱动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体育课上分配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学生就有了明确的练习目标。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完成任务,而不遗余力去做。久而久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课堂质量就会有质的飞跃,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明显提高。

六、结论

1、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运动技能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了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2、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七、建议

1、任务要适量

分配任务时要量力而行。同一节课,同一个内容,应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

2、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一些积极的、消极的表现,并及时加以处理。要让所有学生明白:在体育学习中完成任务是很重要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也是老师所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付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

[3] 施良方.崔允廓主编《教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李大春主编《中小学体育课程理论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毛振明.学校体育研究,2002

[6] 余文森.吴刚平 刘良华主编 解读教与学的意义[w].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7] 严运华.《“问题链”的设计与教学》《广东教育》,2000:12

[8] 石志群.《问题与活动—课堂教学的核心》,2000

教师分配式:教师可以按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性格分组,也可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分到同一组,还可按技能要求分为后卫组、前锋组、中锋组和基础提高组。

自由选择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平时能融洽相处的伙伴,因为他们相互了解,彼此信任与支持,更有利于他们合作完成任务。

②“任务驱动”的学习策略

“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元交流、多元合作,达到共识、共事、共进。为了使教学收到成效,分配的任务要明确,难易适度,尊重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认知能力,弱生能在优等生的帮助下完成任务。具体可包括:

专家式任务学习(优生与弱生的组合):有句话叫“能者为师”。这里的“师”在体育分组教学中就是优等生。每个班都有数量不等的体育优等生,在分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给每组都安排一两个优等生,赋予他们“专家”称号,即在学习过程中担当起“师”的角色。教师明确教学任务后,由“专家”当带头人,帮助组织本组同学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案例:一节测试课。整队后做好准备活动,教师开始讲述测试要求,并向学生宣布一个决定:“老师决定寻找垫球优秀者,聘请她当小老师协助我考核测试,或者聘请她当师傅指导徒弟练习。”宣布后,学生中想做老师的特别多,学生们兴高采烈自由散开练习。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指导,寻找垫球优秀者。哨声集中,“同学们,刚才自由垫球练习时,有没有按照考核的要求,一次性垫球在60次以上的?”五六只手举了起来。“好,请你们勇敢地站到中间来给全班展示,大家欢迎!”全班学生立即围成一个大圈圈,分两组,每组三个同学同时开始考核测试。在同学们的监督下,6位同学达到了考核优秀要求。“通过刚才的展示,6位同学可以担任小老师考官,小组长负责协助,向体育委员汇报成绩,最后老师看看哪一小组的考核成绩好,合作精神好。”教师把6个人随机地分到各组,让需要辅导的同学自由请教。考核开始了,有的小组按学号开始,有的小组由技术较好的同学开始,有的小组由排尾开始,有的小组先考一次后再轮换,有的学生考核及格还在练习争取更好的成绩。考官们一个个很认真,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还不时提醒动作要领。

同水平式任务学习(水平相同学生的组合):这种组合,指将同一基础、同一学习能力的同学分到一组来共同配合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分组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基础近似相等,没有优与差的等级差别,相互没有歧视,都站到同一起跑线,从某种角度讲更易合作。

案例: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式地进行拓展性的变向运球练习时,教师重点介绍三种方法。方法之一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做交叉换位变向运球突破投篮;方法之二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中做攻防变化的运球突破投篮;方法之三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中做一传一切的转身变向运球突破投篮。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与运动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伙伴,进行小组合作性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同时用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因合作伙伴水平相近,学生个个生龙活虎、跃跃欲试,充分展示了个性与能力。

单干式任务学习(练习时互不干涉,自己独立完成任务):这适合于不易相互合作的项目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任务。如篮球的投篮练习,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在这一节课上每个学生在罚球线投篮练习中至少投进15次以上。跳绳的练习中每1分钟跳150次,中间休息2分钟后再双跳10次。学生接受任务后,可以独自练习。

(3)积极评价,提高技能

教师应从自主发展、健康发展、充分发展的角度给予课堂教学全面的概括,对学生的发展做一个过程性的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①鼓励与肯定

“鼓励、肯定”能带给学生更强的自信,让学生对体育课更感兴趣。在制定评价等级时,设置明确的基础评价点,强调认真听讲,积极练习的比例:优秀---认真听讲,主动练习,动作技能突出,积极合作,相互帮助。良好---认真听讲,主动练习;动作技能掌握好的,可以帮助其他同学。及格---认真听讲,积极练习,努力掌握动作要领。对于这样的等级设置,学生会很快明白:即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差,只要认真听讲、积极练习,也可以达到及格。

②让学生参与

教师可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如“这节课你学得开心、练得尽心?在防守人不动的情况下利用体前变向你能否运球过人?大家的运球技术比以前有进步吗?”“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到什么?你是怎样学习的?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③定量的方式

通过定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大家为自己的整体表现和技术来评分,超过120分的同学再接再厉,争取更高的分数。”

2、分析

①“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任务驱动法”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积极、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同学、老师交流,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②“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项任务有不同的解决与完成方法。学生在体育课上,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学习动机、兴趣等得到全面发展。

③“任务驱动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体育课上分配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学生就有了明确的练习目标。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完成任务,而不遗余力去做。久而久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课堂质量就会有质的飞跃,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明显提高。

六、结论

1、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运动技能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了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2、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七、建议

1、任务要适量

分配任务时要量力而行。同一节课,同一个内容,应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

2、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一些积极的、消极的表现,并及时加以处理。要让所有学生明白:在体育学习中完成任务是很重要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也是老师所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付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

[3] 施良方.崔允廓主编《教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李大春主编《中小学体育课程理论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毛振明.学校体育研究,2002

[6] 余文森.吴刚平 刘良华主编 解读教与学的意义[w].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7] 严运华.《“问题链”的设计与教学》《广东教育》,2000:12

[8] 石志群.《问题与活动—课堂教学的核心》,2000

教师分配式:教师可以按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性格分组,也可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分到同一组,还可按技能要求分为后卫组、前锋组、中锋组和基础提高组。

自由选择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平时能融洽相处的伙伴,因为他们相互了解,彼此信任与支持,更有利于他们合作完成任务。

②“任务驱动”的学习策略

“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元交流、多元合作,达到共识、共事、共进。为了使教学收到成效,分配的任务要明确,难易适度,尊重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认知能力,弱生能在优等生的帮助下完成任务。具体可包括:

专家式任务学习(优生与弱生的组合):有句话叫“能者为师”。这里的“师”在体育分组教学中就是优等生。每个班都有数量不等的体育优等生,在分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给每组都安排一两个优等生,赋予他们“专家”称号,即在学习过程中担当起“师”的角色。教师明确教学任务后,由“专家”当带头人,帮助组织本组同学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案例:一节测试课。整队后做好准备活动,教师开始讲述测试要求,并向学生宣布一个决定:“老师决定寻找垫球优秀者,聘请她当小老师协助我考核测试,或者聘请她当师傅指导徒弟练习。”宣布后,学生中想做老师的特别多,学生们兴高采烈自由散开练习。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指导,寻找垫球优秀者。哨声集中,“同学们,刚才自由垫球练习时,有没有按照考核的要求,一次性垫球在60次以上的?”五六只手举了起来。“好,请你们勇敢地站到中间来给全班展示,大家欢迎!”全班学生立即围成一个大圈圈,分两组,每组三个同学同时开始考核测试。在同学们的监督下,6位同学达到了考核优秀要求。“通过刚才的展示,6位同学可以担任小老师考官,小组长负责协助,向体育委员汇报成绩,最后老师看看哪一小组的考核成绩好,合作精神好。”教师把6个人随机地分到各组,让需要辅导的同学自由请教。考核开始了,有的小组按学号开始,有的小组由技术较好的同学开始,有的小组由排尾开始,有的小组先考一次后再轮换,有的学生考核及格还在练习争取更好的成绩。考官们一个个很认真,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还不时提醒动作要领。

同水平式任务学习(水平相同学生的组合):这种组合,指将同一基础、同一学习能力的同学分到一组来共同配合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分组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基础近似相等,没有优与差的等级差别,相互没有歧视,都站到同一起跑线,从某种角度讲更易合作。

案例: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式地进行拓展性的变向运球练习时,教师重点介绍三种方法。方法之一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做交叉换位变向运球突破投篮;方法之二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中做攻防变化的运球突破投篮;方法之三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中做一传一切的转身变向运球突破投篮。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与运动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伙伴,进行小组合作性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同时用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因合作伙伴水平相近,学生个个生龙活虎、跃跃欲试,充分展示了个性与能力。

单干式任务学习(练习时互不干涉,自己独立完成任务):这适合于不易相互合作的项目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任务。如篮球的投篮练习,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在这一节课上每个学生在罚球线投篮练习中至少投进15次以上。跳绳的练习中每1分钟跳150次,中间休息2分钟后再双跳10次。学生接受任务后,可以独自练习。

(3)积极评价,提高技能

教师应从自主发展、健康发展、充分发展的角度给予课堂教学全面的概括,对学生的发展做一个过程性的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①鼓励与肯定

“鼓励、肯定”能带给学生更强的自信,让学生对体育课更感兴趣。在制定评价等级时,设置明确的基础评价点,强调认真听讲,积极练习的比例:优秀---认真听讲,主动练习,动作技能突出,积极合作,相互帮助。良好---认真听讲,主动练习;动作技能掌握好的,可以帮助其他同学。及格---认真听讲,积极练习,努力掌握动作要领。对于这样的等级设置,学生会很快明白:即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差,只要认真听讲、积极练习,也可以达到及格。

②让学生参与

教师可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如“这节课你学得开心、练得尽心?在防守人不动的情况下利用体前变向你能否运球过人?大家的运球技术比以前有进步吗?”“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到什么?你是怎样学习的?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③定量的方式

通过定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大家为自己的整体表现和技术来评分,超过120分的同学再接再厉,争取更高的分数。”

2、分析

①“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任务驱动法”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积极、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同学、老师交流,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②“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项任务有不同的解决与完成方法。学生在体育课上,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学习动机、兴趣等得到全面发展。

③“任务驱动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体育课上分配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学生就有了明确的练习目标。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完成任务,而不遗余力去做。久而久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课堂质量就会有质的飞跃,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明显提高。

六、结论

1、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运动技能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了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2、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七、建议

1、任务要适量

分配任务时要量力而行。同一节课,同一个内容,应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

2、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一些积极的、消极的表现,并及时加以处理。要让所有学生明白:在体育学习中完成任务是很重要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也是老师所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付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

[3] 施良方.崔允廓主编《教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李大春主编《中小学体育课程理论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毛振明.学校体育研究,2002

[6] 余文森.吴刚平 刘良华主编 解读教与学的意义[w].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7] 严运华.《“问题链”的设计与教学》《广东教育》,2000:12

[8] 石志群.《问题与活动—课堂教学的核心》,2000

猜你喜欢
运球驱动同学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