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

2014-12-16 08:12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白藜芦醇造模低剂量

刘 辉

河南焦作市中站区人民医院骨科 焦作 454191

脊髓组织发生缺血,经处理恢复血流后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称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血流恢复后脊髓组织的氧自由基过剩、细胞凋亡加重等有关[1]。本研究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途径,采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造模前给药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48只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40~320g,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豫)2012-0001。

1.2 药品与试剂 白藜芦醇购自美国Sigma公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考马斯亮蓝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和白藜芦醇低剂量组,每组12只,造模前各组进行相应处理: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于造模前分别给予白藜芦醇40 mg/kg+0.85%的NaCl溶液和20mg/kg+0.85%的NaCl溶液,每只大鼠给药量10mL/kg,连用7d;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大鼠术前均给予同体积质量分数0.85%的NaCl溶液,连用7d。

1.4 模型制备 参考文献[2]改良的腹主动脉缺血法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45min,再灌注8h后终止实验,其中假手术组仅行腹主动脉分离术,而未行结扎手术,麻醉后处死大鼠,取第3~5腰椎处的脊髓组织,置于-80℃冰箱中待测。

1.5 生化指标检测 将冰箱中待测标本取出,用0.85%NaCl溶液制成组织匀浆,4℃以4 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总蛋白量,采用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水平,采用硫代戊巴比妥法检测MDA水平。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各组SOD、MDA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白藜芦醇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大鼠脊髓组织中SOD水平均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而MDA水平均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P<0.05)。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脊髓组织中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SOD、MDA水平比较 (±s)

表1 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SOD、MDA水平比较 (±s)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比较,*P<0.05;与白藜芦醇高剂量组比较,#P<0.05

组别 n SOD(U/mg) MDA(nmol/mg)假手术组12 128.45±23.83 1.207±0.120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 12 44.92±14.09△ 3.427±0.598△白藜芦醇高剂量组 12 89.76±17.62* 1.769±0.408*白藜芦醇低剂量组 12 65.74±10.66*# 2.183±0.524*#F 值53.804 29.531 P值 <0.001 <0.001

3 讨论

脊椎部位的手术及脊柱骨折、脊髓供血血管病变、腹主动脉病变等均可能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表明[1],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与机体因缺血而出现的氧自由基过剩、细胞凋亡、能量代谢障碍及钙离子超载等关系密切。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自由基理论,利用改良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造模前干预与否对模型脊髓组织SOD、MDA的影响。SOD是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其水平及活性的高低反映机体抗氧化能力;MDA是氧自由基攻击不饱和脂肪酸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脂质过氧化产物,其水平高低不但反映脂质过氧化程度,而且能破坏细胞膜或线粒体膜等生物膜类,对机体造成损伤[3]。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凝、抗炎等生物学功能,抗衰老、对抗骨质疏松、提高免疫力、对抗老年痴呆以及多种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均有一定价值[3-4]。另外,本研究模型制备过程中选择再灌注8h时检测数据,是因有研究[3]证实,再灌注8h是损伤最明显的时间。本文结果显示,白藜芦醇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大鼠脊髓组织中SOD水平均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而MDA水平均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且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脊髓组织中SOD、MDA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白藜芦醇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通过该途径减轻脊髓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且这种作用可能与白藜芦醇的剂量有关,而关于其具体作用机制及是否有剂量依赖性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1]孟春阳,尹飞,郭丽,等.银杏叶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6):812-814.

[2]肖博晗,陈强,杨东旭,等.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改进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6):747-749.

[3]李霞,孙慧萍,李冬梅,等.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SOD和MDA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28(1):28-30.

[4]Singh N,Agrawal M,DoréS.Neuroprotective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s of resveratrol in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al cerebral stroke models[J].ACS Chem Neurosci,2013,4(8):1 151-1 162.

[5]徐贵森,刘合年,杨淑霞,等.缺血再灌注脊髓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J].西南军医,2006,8(2):10-11.

猜你喜欢
白藜芦醇造模低剂量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小鼠造模方法的研制与评价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加热酶催化法提取葡萄皮中白藜芦醇的改进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大鼠造模方法的文献研究*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白藜芦醇,到底是何方神圣?
自噬抑制增强白藜芦醇对人软骨肉瘤细胞凋亡的诱导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