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2014-12-16 08:12马洪宇高江晖郭文伟顾志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轴索弥漫性检出率

马洪宇 邢 漠 高江晖 郭文伟 顾志强

1)郑州市中医院放射科 郑州 450007 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郑州 450014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脑损伤,通常是颅脑受到撞击后,脑灰质和白质所受的惯性加速度不同,形成剪切力造成的[1]。DAI常引起轴索水肿、撕裂以及轴索并行小血管破裂,临床上轻者出现脑震荡,重者出现严重昏迷,常伴后遗症,病死率高。研究表明,轴索损伤的情况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早期发现轴索损伤的情况可指导临床治疗,减少致残、致死率。常规CT检查难以发现DAI病变,常规磁共振成像显示DAI病灶效果欠佳,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能清晰显示病灶的位置、数目,能较好显示DAI伴发的小血管出血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SWI序列对DAI诊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2-01—2013-11 28例临床诊断的DAI患者,既往无脑外伤、脑出血、脑血管畸形。男21例,女7例,年龄9~70岁,平均37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其中车祸伤20例,摔伤3例,坠落伤3例,其他2例。患者行磁共振检查时间为受伤后1d~1个月,均有明确外伤史,受伤后有意识障碍,体检无明确神经定位体征。

1.2 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Avanto1.5T超导型MR扫描仪,标准相控阵头部线圈。常规行TSE序列T1WI(TR 410ms,TE 11ms),T2WI(TR 4 500ms,TE 89ms),FLAIR序列(TR 7 500ms,TE 82ms,TI 2 298ms)及EPI-DWI序列(TR 3 200ms,TE 99ms,b至为1 000s/mm2)。SWI序列(TR 49ms,TE 40ms,翻转角15°)。

1.3 影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影像图像均由影像科2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分析,将SWI序列与常规TSE、FLAIR及DWI序列所显示的DAI病灶进行比较。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SWI与常规TSE、FLAIR及DWI序列在DAI病灶检出率的比较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AI影像学表现 常规MRI各序列显示脑皮髓交界区、基底节、脑白质、胼胝体、脑干、小脑等可见散在大小不等斑点状、小片状异常信号。DAI病灶在TSE序列信号复杂多样,T1WI、T2WI表现为等信号、低信号或略高信号;FLAIR序列呈等信号或高信号;DWI序列呈稍高或高信号。SWI表现为大小不等斑点状、条索状、类圆形或串珠状的低信号影。

2.2 不同序列检出DAI患者数、病灶数目及检出率 在MRI各扫描序列中,SWI检出病灶494个,TSE检出35个,FLAIR检出98个,DWI检出118个,可见SWI的DAI病灶检出数明显高于TSE、FLAIR和DWI序列;SWI的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TSE、FLAIR和DWI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SWI、TSE、FLAIR和DWI对DAI患者检出率的比较

3 讨论

DAI是指脑外伤后,由于脑组织密度的不同,在加速或旋转的外力作用下,造成不同组织的加速度和惯性存在差异,从而受到剪应力作用而使神经轴索受损伤。DAI表现为胼胝体、基底节区、脑干等中线结构的局灶性损伤和广泛轴索损伤,轴索周围出现间质水肿和多发微小出血灶[2]。DAI是创伤性脑损伤的重要类型,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也是医疗纠纷较多的一类损伤。因此,DAI的早期诊断将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对阻止DAI的进展、提高对DAI治疗的水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SWI是在T2*WI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新技术,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BOLD)和不同组织之间磁敏感加权特特性差异而成像,采用三维采集、完全流动补偿、高分辨率、薄层扫描的梯度回波序列[3]。SWI能清晰显示组织内在的磁敏感特性的差异,对静脉、出血显示高度敏感。出血灶中主要物质去氧血红蛋白和含血铁黄素为血红蛋白的分解物,具有高度顺磁性,磁敏感性强,易引起局部磁场不均匀,因而出血灶在SWI上显示清晰,表现为低信号。SWI检查不能直接显示损伤的轴索,但DAI发生时,与轴索伴行的小血管受到剪切力的损伤,导致血管壁破裂出血或渗血。由于SWI对于显示微小出血灶十分敏感,因此,对DAI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贾庆等[4]研究发现,SWI序列对于DAI脑微出血灶的检查率明显高于常规序列。SWI不仅能清楚显示出血数目、大小,同时还能显示病灶部位。Ashwal等[5]研究表明,病灶的数目和受累部位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查中SWI显示DAI出血灶数目明显多于TSE、FLAIR、DWI序列,患者检查率明显高于其他检查序列,进一步证实了SWI序列是诊断DAI合并微量出血的有效方法,对诊断DAI更敏感。但SWI技术还存在成像时间较长、磁敏感伪影等缺点。

总之,SWI在检查DAI中,病变检出率和病灶显示明显优于MRI其他检查序列,对DA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周福庆,龚洪翰,陈琪,等.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和分级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3):326-331.

[2]Andriessen TM,Jacobs B,Vos PE.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focal and diffus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Cell Mol Med,2010,14:2381.

[3]张琳,漆剑频,朱文珍,等.磁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9,24(1):19-22.

[4]贾庆,汪奇慧,王晓阳,等.磁敏感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1,26(3):282-285.

[5]Ashwal S,Bablkian T,GARDNER-Nichols J,et al.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and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n assessment of outcome after pediatric traumatic brain injury(Review)[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6,87(12Suppl 2):S50-S58.

猜你喜欢
轴索弥漫性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32 例的临床分析
CT和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CT值对弥漫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脱髓鞘型和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及电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