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高飞

2014-12-17 08:37金妍儿金善姬
少年文艺·少年读者文摘 2014年8期
关键词:冰场花样滑冰宿舍

金妍儿+金善姬

[人物链接]金妍儿(1990年—),韩国著名花样滑冰运动员,有“冰上精灵、花样滑冰之花”的美誉。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她第11次刷新花滑女单项目的最高分,被添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她是当今女子花滑单人滑所有项目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也是花滑历史上第一位集冬奥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四大洲赛、世青赛冠军于一身的女单大满贯得主。《云雀高飞》记录了金妍儿登上世界冠军宝座之前一步一步脚印的“金妍儿的故事”,是第一本金妍儿亲笔自传。喜悦、痛苦、彷徨、感动、伤心……从她开始训练花样滑冰的契机到获得世界冠军的心路历程,金妍儿在花样滑冰不太发达的韩国选择了这项运动,一边上学一边在课余时间找冰场训练,无法享受与同龄人的欢乐与自由。但是,金妍儿没有放弃,她知道自己有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她可以忍受这一切。当她在冰上飘然起舞的时候,就像一只轻盈的蝴蝶,让人陶醉,她的执著追求,更是值得人们深思。

想放弃的最后一分钟的力量

小学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果川冰场进行训练。接受柳宗铉教练指导的选手有很多,从单人滑选手到冰上舞蹈选手,在所有选手中我的年纪最小。从星期一到星期四我们都在一起训练同样的项目,星期五的第一个小时所有选手会分为两组进行接力游戏。我们在冰场上演练圆锥体动作,把冰刀套当作接力棒传递,每个选手用一条腿滑行一圈,然后回来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选手。

“快点儿!快点儿!”

“加油!”

大家都在拼命地为队友加油,每到这时,安静的冰场就会变得异常热闹,但那愉快的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游戏结束后,剩下的时间还要进行个人训练。

果川市民会馆的中央有很多台阶,教练可不会放过这些绝好的训练器械,于是在我们的训练中又增加了恐怖的台阶跳。冰场是在地下2层,而我们的训练内容就是借助台阶,往返于冰场和2层或3层之间。教练在楼上计时,我们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顺着的台阶往下跳。

然后再重新跳上来,每到这种训练,我就感觉腿都要断了。

在教练看不到的地下其实不用那么认真,到上面来之后拼命地跳就可以了。不过那时候还小,根本没想过要耍滑头,而是认真地一级接一级地跳着。

训练的时候做过无数种地上训练,我们虽然会很努力地完成每一项练习,但做多了也会发现逃避教练目光的技巧……因为选手很多,所以教练不会每时每刻都盯着我一个人,做仰卧起坐的时候如果真的感到很累,可以不要让身体完全起来或是抓着脚休息一会儿。有时候也可以直接把要做的次数减少,但这就需要大家一起减少,因为我们按照同样的频率开始做仰卧起坐,不可能有一个人先结束……也许教练也知道我们的小伎俩,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啦,因为训练的强度已经很高了。

有一天,训练中突然停电了。“哇,没电啦,训练只能暂停了!”

大家心里默默欢呼着,就像上课时突然停电会欢呼雀跃一样。不过与学习不同,冰场内虽然停电,但过道还有电,冰面反射了灯光就不会那么暗了。这时就会传来我们最不愿意听到的教练的一句话,“接着滑!”

偶尔也会出现冰面修整器损坏的时候,这时我们还是会喊“哇!”可是根据冰面的情况,教练会选择继续滑,还是暂停。但即使暂停了也不会休息,教练会让我们进行恐怖的地上训练,那还不如滑冰呢……

有一天,修整器正好坏在冰场的中间,好耶!这次应该暂停训练了吧?但是教练却在修整器的周边立了一圈标示杆,然后面无表情地说:“接着滑!”唉,真可惜……

我的求胜欲很强,教练偶尔会拿饮料、零花钱来和我们打赌。我最喜欢的是香蕉牛奶,从一周半跳到三周不失误连续跳、一周半跳10次、三周跳3次等等各种跳跃,不管是哪一次我都会拼命尝试,想要赢过教练。有些人就是擅长比赛或打赌,我就是其中之一,是因为求胜欲强吗?不管是什么,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只要是在竞争,我就有可能完成平时完成不了的动作。不过赢了还得听教练数落:“平时训练能那么认真该多好!”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是:“从头开始,再来一遍!”

大赛前运动员会完整练习一整套动作,有一次教练让我从头练到跳跃没有失误为止,如果失误了就要从头再来、再来、还要再来……最讨厌的是在一整套动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失误,在最后一个跳跃中失误最冤了。

“今天之内能完成吗?”教练会在一旁询问。就算急得火冒三丈,也只能叹气了。

回想起来,每天反复的训练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琐碎的小事而已。这么说起来,好像我一直在偷懒,其实不然,正是因为我每天都在非常认真地训练,所以这种训练才会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当枯燥的训练达到极限的时候,肌肉几乎要绷裂的时候,感觉喘不上气的时候,想跌坐在地上完全放松的时候……每当这时,心里会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够了”、“下次再做吧”、“这样已经很好了”。有时我真的很想放弃,可是这么放弃就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烧水的时候,即使你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将水烧到99℃,但如果无法超越最后的1℃,水永远都不会烧开。在水即将沸腾的最后那1℃,在你想要放弃的那一分钟,只要能够承受并坚持下来,就能打开下一道门。这样才能进入我所梦想的世界。有时候也会因为太辛苦,想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或是放弃眼前的机会,但我最终还是没有那么做,因为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而且早早就知道了99℃和100℃之间的差别。一直都认真努力地做,但没有挨过最后1℃的界限,结果就会截然不同。虽然是很小的差别,但那却是水能不能沸腾起来的大差距。不愿意努力完成的一个环节在最后一瞬间化为泡影,让一切都归为零。世上最难的、最重要的也许正是这最后1分钟的力量。

艰苦的异地训练

小学三年级的夏天,我到洛杉矶参加第一次异地训练,那也是我第一次和家人长时间分别。

“妍儿,一定要注意健康,好好听教练的话。”

在机场看到妈妈流泪,我也快要掉眼泪了。我是队内最小的选手,也是第一次参加异地训练,所以之前有点儿担心,不过队中的师哥、师姐们很照顾我,所以我很快就适应了。宿舍的后院有一个很大的露天游泳池,我们每天训练结束后,回到宿舍换上衣服就会跑到游泳池。我没有学过游泳,一直都是戴着游泳圈玩。完成一天的训练之后,还会在游泳场玩到累了才回宿舍,现在想想那时候的体力可真好啊。

教练一周检查一次宿舍卫生,我和三位师姐一起住,到了检查卫生的日子,我们又是扫又是擦的,忙乎好一阵。地上铺的地毯最不容易扫干净,所以教练们在检查的时候就会更仔细,他们会用指甲在上面滑一下,然后说:“看,还有灰尘呢!”

从此以后,我们打扫完宿舍就要先在地毯上用指甲滑一下,这样等教练们再过来检查的时候就很干净了。卫生情况要计分,五个星为满分,为了多得分,我们会在门口向教练们恭恭敬敬地行90度鞠躬礼,还会往红酒杯里斟满果汁等候教练们检查。因为要计分,我们的求胜欲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也被激发了出来。吃完饭后餐具要自己收拾,离开了每天像影子一样跟在自己身后的父母,我们才明白有些事情必须自己亲自去做,如果不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乱糟糟,所以完成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想法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完美地完成的习惯。

有一天,我们顶着炎炎的烈日完成了一系列强度很大的地面训练,跑步、跳跃……筋疲力尽的我们当天晚上都沉沉地睡着了。第二天早上竟然不约而同地都睡过了,结果教练罚我们写了300多字的检讨。(这样的记忆永远也忘不掉……)说实话,那时候太小了,对异地训练的记忆大多是有趣、好玩多过于辛苦,教练说要回韩国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儿舍不得,还想待在那里。

四年级的时候,我跟随队伍到偏僻山区的一个叫“icecacel”的滑冰俱乐部去训练,没想到我能在那里碰到自己的偶像——美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关颖珊,更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我们竟然是在卫生间偶遇的。从我开始学习花样滑冰到现在,关颖珊一直是我最尊敬的一位选手,能见到她本人真是太意外了,我当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能傻傻地注视着她。我想关颖珊可能已经不记得当时的情景了,但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的确是在卫生间!

我第一次在没有护栏的冰场内滑行,当时很害怕,感觉跳跃之后稍不注意就会滑到场外。从早上到下午两三点我们一直在训练,那之后我们回到宿舍休息了片刻,然后再去租借场地练习。最辛苦的还是地面训练。因为是在山里,所以坡路很多,而且天气又热,有那么一瞬我很担心这么训练下去会不会死掉?每天的训练内容都要详细记录,如果没记录第二天就要补上,而且被教练发现了少不了还要受批评……

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到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参加了异地训练。一天滑4个组合(一个组合小时),然后还要做地面训练。我最害怕的是跳绳训练,数量是70个两连跳,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跳,另一个人数。做的过程中如果卡住了还要重新开始做,可是70个中总有那么几个会卡住,我真是太讨厌“从头再来”这几个字啦!跳绳训练结束后,就算胳膊和腿上肌肉都快绷裂了,也还要做原地转圈、跑步等训练。地面训练真是犹如下地狱啊。

早上一睁开眼睛就得开始做拉伸,我们几乎都是闭着眼睛做拉伸的,有时候还会边做拉伸边打盹呢。困的时候训练是最痛苦的,而且也不会有效果。每次从睡梦中醒来总是非常痛苦,但我们只能忍受,我每次睁开眼睛的时候都想说:“我要这样熬到什么时候啊?”

初二的时候,我到加拿大参加异地训练,而且还是和杰弗瑞·巴特、本田武史等最好的选手们一起训练。那次训练是为了准备参加青少年组的国际比赛,所以要特别留意跳跃、旋转、舞蹈编排等因素。但那时候我正值长身体的青春期,身体状况不稳定,跳跃时好时坏起伏很大,每天反复着这种日子对我来说太痛苦了,我几乎天天都是哭着训练的,而且还经常挨教练的训。一起训练的选手们大多是同龄人,我们到冰场需要步行十几分钟,最让我高兴的是路上有韩国人开的超市。教练们忙别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派几个小朋友放哨,剩下的几个跑到超市里购买零食。宿舍里有放行李的小箱子,我们把零食藏在那里,休息的时候就可以偷偷地吃。有一次,当我把头钻进那个箱子正在大口吃零食的时候,教练突然来到了宿舍,我灵机一动,假装是从行李箱里取东西……表演能力真是出色!

可是,也许是人多,零食很快就吃完了,后来我们干脆就不买饼干了,直接买麦片干吃。周末去超市是绝好的机会,因为不用和教练走在一起,所以那是准备零食的绝佳机会。可又一次当我正在认真挑选饼干的时候,突然从背后传来一个声音,“你在干吗?”

“啊?教练,你要不要尝尝这个?”

幸亏教练没说别的,让我们吃了。真是太感谢了……

俱乐部里有两个冰场,冰场的外边就是商店和饼干自动售货机。教练们在冰场里的时候,我们会分成放哨的人和购买的人,然后制定周密的计划,偷偷地去买零食。那时候,训练完要吃很多饭,之后还要偷偷加餐,可就算那样我们还是胖不起来。我在上小学的时候,零食就可以吃两碗麦片粥,不过即使这么吃也还是那么瘦。

当时我们都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因为每天的运动量都很大所以总是很饿。那时的我们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和队友们偷偷吃零食的那种快乐足以战胜训练的枯燥,而且偷偷吃零食还是我们排解压力的方法。谁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排解压力的方法,在高强度训练下,更要照顾好自己。当时我们常用的方式是吃零食,通过这样做,我和队友们产生了亲密感,而且那一瞬间完全可以让我忘记训练的紧张和辛苦。

明知艰难,也要走下去

韩国冰场的开放时间大多是早上10点到晚上8点,选手们只能在这之外的时间租用。很多花样滑冰选手因为冰场不够,都要挤在一起训练。如果想要单独租用,则要等到晚上12点,其他选手训练结束后。而且除了花样滑冰选手,还有短道速滑选手,如果撞到一起就要再找别的地方。小学的时候,前一天放学后会训练到很晚,而第二天一早六七点就要起来,趁没有人的时候训练一会儿。因为太累,早上起床连眼睛都睁不开,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这样的日子要熬到什么时候啊!”虽然现在能轻松地说出来,但是那段苦涩又灰暗的记忆,至今仍留在我的内心深处。冬天的早晨,外面还是一片漆黑,望着房间里明亮的灯光,我真不愿意起来。我动动脚指头,叹了口气抱怨道:“就休息一天也不行吗?外面好冷啊!”在去向冰场的车上我似梦非梦,一进冰场冷空气就让我全身打寒战,痛苦啊。

韩国的冰场温度很低,不太适合选手训练,尤其是早上。温度太低,身体就无法放松,这样一来训练就更加艰苦。第一次到国外参加训练的时候,让我感到最新奇的就是那里的冰场一点儿都不冷。“穿着短袖都不觉得冷,练习一会儿还会出汗呢!”回来后,我兴奋地和妈妈讲了好几遍。泰陵冰场的设施现在好多了,几年前还很破旧,连取暖设备也没有,尤其是在冬天非常冷。空气太冷,不管怎么热身,身体也不能完全放松,即使放松了,可是休息一会儿就又会变冷。身上可以多穿,但脸不能,鼻子和嘴,尤其是耳朵像是即将要被割裂开来一样。选手们总是在全身都冰冷的情况下接受训练,幸亏没得冻疮。

即使环境再恶劣也不能总抱怨,当初选择这项运动的时候也知道会遇到这种情况。就算感到不方便、生气、觉得自己可怜,也不能抱怨谁或是坐下来放声大哭。明知辛苦、艰难但我还是愿意走这条路,因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走已经铺好的大路也许会方便、舒服,但创造一条新路却是更有意义的一件事。”

(摘自《云雀高飞》)

猜你喜欢
冰场花样滑冰宿舍
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比赛研究——基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
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成绩突破的探索——以2019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为例
热得快炸了
新型装配式CO2直冷和乙二醇载冷冰场的对比研究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百年回眸与未来展望
冰场上的“奇幻冬天”
高水平花样滑冰竞技人才的培养
千万不要滑野冰!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