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一抹暖阳

2014-12-17 14:41何迪张燕萍
党员生活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太婆被告法官

何迪+张燕萍

她是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法官,却被百姓称为“家访法官”;她诠释着法律的威严,却也播撒着阳光,被大家称为“微笑法官”。她,就是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郑小红。1988年大学毕业后就在江汉区法院工作,2004年开始独立办案,至今审理案件3000余件,无一申诉上访。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她“全国优秀法官”、省委授予她“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家访法官”

“我常安慰自己的是,宁可让家人埋怨,也不能让当事人埋怨。为了让群众对案件审理有个满意的结果,只能一次又一次牺牲照顾家人的机会。”

民意街管辖的范围多为老城区,这里全是曲曲折折的小巷小道。10年间,为了送达开庭传票、判决书,寻找当事人了解案情,郑小红骑坏了3辆自行车、2辆电动车。一位同事说:“郑姐是个大忙人,看见她的时候,她在法庭上;看不见她的时候,她在去家访的路上。我们都叫她‘家访法官。”

2008年冬武汉大雪纷飞,郑小红骑车穿行在小巷中,去银行为一个案子办理财产保全。大雪飘落到脖子里,冰凉冰凉的,寒风割在脸上,寒冷刺骨,她却浑然不觉。地面很滑,她突然摔倒在地上。此时,她心里惦念的不是伤势如何,而是尽快到银行把事情办好。从地上爬起后,她咬着牙,忍着疼,拍拍身上的雪,继续前行。到银行办完保全手续,她才独自上医院,医生嘱咐她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再上班。第二天,郑小红跛着腿出现在法庭。同事们问她为啥这么拼,她说:“早一天办完案子,当事人可以早一天解开心结。”

法庭工作不光是审理案件,还有案件的延伸工作,需要法制宣传,并为社区、街道做好法律服务。由于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郑小红一个星期起码有3天是把案卷带回家看,加班加点是常态。

工作26年,郑小红的脚步踏过67个社区。有一年,一起借款纠纷案件的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再次被退回来了。拿着这份法院专递,郑小红感觉心里沉甸甸的,被告以各种理由拒收专递很多次了。走进办公室,郑小红埋头研究起案件来。她发觉案件关系清晰,只要耐心做好被告的疏导工作,案件有机会调解结案。下班后,其他同事都回家了,郑小红和书记员却直奔被告家中,在门口等待许久,被告才出现。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走,郑小红耐心细致地做被告的工作,直至喉咙嘶哑,被告总算答应应诉。

此时已夜深人静,郑小红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小区,住宅的几栋楼房都已沉浸在夜色中了。推开家门,微弱的灯光下,丈夫孤身坐在沙发上,郑小红蹑手蹑脚地走进客厅,望着丈夫,内心五味杂陈,一声叹息。想到为了开庭、调查、接待当事人,她不能参加儿子的家长会,不能陪在参加高考的儿子身边,不能经常和家人促膝长谈,她的心中更是无比的愧疚。

“微笑法官”

“我们要有一颗爱民的心,真正从感情上尊重群众,贴近群众,把群众当亲人看,以对待亲人一样的感情,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提供司法服务。”

与基层群众接触多了,郑小红对老百姓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她认为法律虽然是严酷的,但法官应该是有温度的。办案时,她会怀揣一份温情和爱心,打开当事人的心结。

利用下班休息时间,郑小红提着一箱牛奶来到医院,病床上的太婆看见门口的郑小红急忙起身,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太婆是郑小红前几年处理的一起财产纠纷案的当事人。这个案件很简单,只要依据遗嘱就可以判定。但是郑小红在床上辗转反侧几个夜晚,她想的是太婆以后的生活:女儿的怨恨会不会加深?太婆生病时谁来照料?郑小红想打开母女俩之间的心结,让太婆得到的不是一所冰冷的房子,而是无价的亲情。

打通太婆女儿电话的那一瞬间,听到的全是歇斯底里的控诉,对方情绪激动,各种矛盾积攒下来的怨气洪水般涌来。郑小红耐心地和太婆的女儿沟通,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多次交心长谈后,太婆女儿内心的寒冰开始慢慢融化。得知郑小红获得“全国优秀法官”,太婆比自己获得荣誉还要高兴。

2009年3月,郑小红收到一份特殊的来信,这是一位服刑少年寄来的。信里字字饱含真情,少年描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讲述了自己如何叛逆地成长,又如何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后悔过去不该任性冲动,铸成大错,希望在未来可以走上正道。看到这封信后,郑小红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立即给他回信:很高兴他愿意信任法官,向法官敞开心扉,鼓励他好好表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好文化知识。郑小红还辗转几个书店,买来5本法律书籍寄给了他。

郑小红总说,要让老百姓享受法律的温情,法官的柔情。法院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道重要屏障,集中了各种矛盾,当事人在法院发泄不满是常事,面对那些情绪激动的人,郑小红总是以乐观心态和满脸微笑面对,常常自我减压:“这是在替党和政府消气”。和郑小红接触的人,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她脸上的微笑,称她为“微笑法官”。她的微笑,犹如沙漠中的一股清泉,寒冬里的一抹暖阳。

“好学法官”

“多学习,多思考。只有学好了过硬本领,才能确保公正与效率,才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提起郑小红,律师陈伟就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业务水平高。陈伟曾代理过一起房屋买卖纠纷案,因为案件复杂,审理前他一直担心法官知识点可能会有盲区。郑小红接过案件后,发现案件涉及的范围广,牵涉到交房条件、逾期交房和房屋内部装修等众多问题,就立即把《合同法》、《房地产管理法》等涉及案件的法律法规一股脑儿搬至案桌前,一一细心地查阅,从这团团乱麻中,郑小红抽丝剥茧,慢慢整理出头绪,复杂的事实开始清晰地浮现出来。办案中,郑小红思路清晰,运用法律法规有理有据,最终使得双方达成了和解。事后,陈伟感慨万千,说自己之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在每次案件审理开始前,郑小红都会广泛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分析案情。案子结束后,她不是撒手就过,而是认真总结经验。在这些年的办案实践中,她先后总结出“释明引导法”“听叙法”“搁置矛盾法”“换位思考法”等方法,不光解决了案件,还有效化解了当事人的矛盾。

郑小红曾处理过一起赡养纠纷案。一位70多岁的太婆,把住房留给偏爱的二儿子后住到了养老院。开始,二儿子还每月缴纳六七百的费用,后来就拖欠,并以太婆的名义把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告上法庭,要求补赡养费。几经周折,郑小红把太婆的几个子女聚集在法庭,向他们述说事情的原委:诉状书上的签名不是太婆本人签的,她不告二儿子,也不告其他子女,惟愿自己早死。听到此处,子女们有的叹息,有的埋下了头,有的在抹眼泪。郑小红进一步引导:住在养老院中的老母亲,整天面对冰冷的四壁,没有儿女的问候,没有儿子的肩膀依靠,没有孙儿的欢声笑语,养育儿女几十载留下的却是孤独和无助。而你们也终将老去……一番换位交谈后,子女们同意出钱解决老人的福利院费用。

正是有着扎实的业务知识,善于总结运用各种方法,与时俱进,郑小红接办的案子总是能迎刃而解,与郑小红共事十载的魏建峰说:“郑大姐是‘务实派,比我这个‘学院派接地气,所以她最受当事人的信任。”

猜你喜欢
太婆被告法官
双被告制度的检视与重构——基于《行政复议法》的修订背景
直击现场:“我单位成了被告”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我被告上了字典法庭
思念
太婆的笑容
当法官当不忘初心
分期还款约定落空 债权人主张全数还款未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