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便利化难题待解

2014-12-17 19:00国相
中国对外贸易 2014年6期
关键词:通关外贸贸易

国相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贸易便利报告2010》,在贸易便利化程度排名上,新加坡、中国香港位列第一、第二,中国大陆仅为第48名。

贸易便利化还有许多难题待解。贸易便利化程度不容乐观

记者查阅了《2014年全球经商环境报告》,贸易便利度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中没有中国大陆。

《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十二五”规划》也承认,目前以通关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便利化是上海与现代贸易中心城市存在的明显差距。

事实上,上海贸易的便利程度不容乐观。

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贸易便利化。正基于此,浦东新区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另一个功能载体——虹桥商务区所在的长宁区被确定为贸易便利化试点。其中,浦东将拓展服务外包保税监管试点范围,探索建立“国家服务外包交易中心”。

“服务贸易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浦东加强对服务贸易便利化的发展一方面是迎合国际趋势,另外一个,也是通过服务贸易的推动促进其货物贸易的发展。”浙江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说。

目前,上海海关在浦东完成了首批特殊监管区企业跨关区水陆多式联运方式转关货物的验放手续。据测算,这批运往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货物,可以实现每个集装箱运输成本降低2万元的效果。

据了解,今年浦东外高桥综保区将在上海海

关便捷转关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外省市跨关区直转业务流程。

“便捷转关模式的推广势必将加大浦东对长三角的辐射力度,吸收长三角的物流、出口产品在这里通关转关。”张汉东表示。

“如果能够真正落实,像义乌这样的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也是非常希望能够在口岸海关实现这种‘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模式的。”张汉东称。

但张汉东同还表示,目前浦东推出的几项措施多为对现有制度的优化,要实现真正意义上贸易便利化,需要获得更高层面上的政策支持,“比如报检时间长、环节多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地方要突破还是比较困难。”条条框框过多不利于资本运作

从现实情况看,中国政府对企业管制过多,限制了企业的经营活力。以上海为例,虽然吸引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超过400家,但这些总部绝大多数是行政性质的,缺少有实际价值的资金运作,这对上海建设“四个中心”是不利的。

一位跨国公司高层说,中国能吸引如此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市场非常大。但就营商环境而言,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一线城市,离新加坡等亚太竞争对手仍然有相当的距离。“中国的地方政府应该摆脱以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的思维,改为提供高效透明的行政服务。现阶段过多的条条框框,不利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挥应有的功能。”

“不突破现有的法律框架,试验区的制度优势不可能体现出来。”一位民营企业家说。

在北京经营激光打印机制造公司的卢女士认为,繁琐的审证、回款的账期是许多中小外贸企业无法忍受的环节,有时还会失去订单机会。

在珠三角地区,聚集了一大批依赖加工贸易为生的外贸公司,他们经营分散、规模小、订单量不大,常常无缘于银行贷款。对于海外客户而言,国际采购业务则需金融机构提供配套服务,以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来转嫁风险。国内贸易商一再坚持现款现货的支付条件,促使采购商们不断压低成本,或将业务转移至其他基础服务发达地区,这让不少外贸企业出现了“订单告急”的困境。

在广州经营家具公司的张老板在吐槽自己难念的生意经时也颇有同感:“现在外贸越来越难做,即使有了订单,也无贷款,根本没有办法消化国外客户提出的信用证支付条件。对很多外贸民营企业来说,资金周转成本非常高,没有融资就拿不到订单,没有订单就根本没办法开工。很多时候因为香港、台湾的商人能够快速拿到融资,就常常把订单抢了去。”

对此,以政府放权为标志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原先受到较多管制的创新类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和医药医疗护理业等,将获得很大的发展机会。

中小微外贸企业难享受政策利好

贸易便利化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影响深远。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社会贸易投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做贸易时,经常涉及文件、盖章、监管、检测等,这些繁琐的流程无形中抬高了中小企业贸易成本。在老挝,出口一个商品要去三个部门盖章,每个部门都要收费;在质检方面,有些商品在出口之前进行检验一次,出口后还要再进行同样的检验;通关时间在老挝非常长,有时要1周甚至1个月。

反观中国。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强表示,随着互联网和跨境电商的发展,成千上万的中小微企业涌入到外贸市场,这将彻底改变中国外贸格局,与过去相比,新增的外贸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表现出小、多、杂的特点。仅仅靠监管机构的简化商检、便利通关是无法适应外贸主体井喷式增长的趋势。

通关2到3天,融资10天或更长时间,退税3到6个月……这是中小微企业做外贸的尴尬现状。

北京通蓝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建生坦言,国务院出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法检等六条措施,“使外贸的环节更为简化,极大得方便了外贸企业。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中小微企业来说,由于缺少通关、融资、退税等各个环节的专业人才,订单散且小,外贸对我们来说依然是繁琐复杂。”

相关链接:

普华永道:六成企业将实现贸易便利化管理5月15日,普华永道发布《实现中国海关与国际贸易事务的优化管理——2014年最佳实务操作调研》显示,82%的企业目前已参与无纸化通关,远高于201 3年同期46%的水平。在目前加入无纸化通关项目的企业当中,97%的企业因此平均节省了1-2个工作日的海关清关时间。

调查显示,61%的企业开始或计划使用统一的全球贸易服务平台来实现贸易便利化的管理。51%的企业计划在2014年升级海关的企业分类管理级别,以获得参与针对高资信企业的贸易便利化试点项目的机会。

调查还显示,利用自由贸易协定优惠税率成为企业考量降低关税成本的首选策略。60%的企业计划通过利用自由贸易协定降低成本,超过52%的企业已经在日常运做中运用了东盟一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对于目前正在谈判的多项自由贸易协定,53%的企业期望中日韩三方自由贸易协定能够获得批准,21%的企业对中国-韩国双方自由贸易协定表示期待。

普华永道中国国际贸易服务合伙人潘迪文(Damon Paling)表示,在保护合法的政府监管目标前提下,贸易便利化有助于提高商品国际流通的效率,减少供应链壁垒,降低物流的成本。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可以看到海关和商检在完善管理体系和整合评级制度方面做出的努力,而中国企业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以期通过合法降低关税和供应链成本来提高经济绩效。

参与此次调查的受访企业中,51%仍在采用加工贸易模式生产,其中75%的受访加工贸易企业表示公司采用的是进料加工模式。

普华永道中国国际贸易服务合伙人鞠淑真表示,相对于薄利多销的传统代工模式,目前自贸区内试点的全球维修业务具有高附加值、无污染、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境内外维修模式的推出不仅可合理利用产能潜力,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同时也鼓励中国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这一类的政策导向在近年的海关制度改革中屡见不鲜。企业也需加快自身转型以顺应政策的发展,在寻求创造价值的同时,保持高水平的贸易合规化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海关通过试点的形式允许企业进行“境内外保税维修”业务。本次调查中,20%的企业对此项业务拓展表示兴趣,计划将在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开展相关业务。

猜你喜欢
通关外贸贸易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假作真时真亦假:逻辑通关②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博物馆通关小列车
通关手
5月出口超预期中国外贸为何如此抗压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