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病原微生物所致乳房炎的诊断与防控

2014-12-21 07:38余海波
中国乳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致病菌链球菌乳头

文∕余海波

(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学校)

乳房炎是奶牛的乳腺组织炎症,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也是奶牛养殖业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由于奶牛体况较差、环境恶化和管理不当等导致奶牛抵抗力下降,乳头与致病菌接触增加,病原微生物通过乳头管口进入乳腺组织而诱发的。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有140 余种,其中传染性乳房炎的致病菌(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奥里斯葡萄球菌、牛化脓棒状杆菌以及支原体等),极易在牛群中和奶牛乳区间传播流行;环境性乳房炎的致病菌主要有链球菌属(包括乳房链球菌、泌乳障碍链球菌和牛链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柠檬酸细菌属和沙雷氏菌等),其它致病菌(包括脓分泌菌属、诺卡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变形菌属、酵母菌属、霉菌和藻类等),此类病原微生物通常寄生于奶牛体表及周围环境,尤其是牛床垫料中。

由于导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不同地区流行特点有别,加之致病菌的感染途径各异,故牧场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奶牛的临床表现及检测结果尽早确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1 奶牛乳房炎的表现形式

各种病原微生物所致乳房炎的表现形式包括临床型、慢性和隐性3 类[1],它们在全身反应(体温、呼吸数、脉搏数、反刍、食欲、鼻镜和精神状态等)、患病乳区(乳房大小、硬度、局部温度、肿胀和疼痛反应等)、牛奶形态(牛奶颜色、粘稠度、有无凝块或血丝、牛奶产量变化等)等方面有所差别。其类型及表现形式见表1。

表1 奶牛乳房炎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2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技术

2.1 基因芯片技术

此法具有快速、简便、低成本、高通量的优点,目前,此技术已应用到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上。李秀萍等以16S rDNA为对象设计的通用基因芯片,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及乳房链球菌检测,整个过程仅需6~7 h,结果显示可以灵敏、快速、特异、准确地对上述6 种试验菌株进行检测和鉴定[2]。

2.2 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

其原理是在化学物质作用下,乳中细胞的脂类被乳化,细胞破裂释放出DNA,与试剂作用生成沉淀或凝胶,根据生成物的多少间接判断乳中的细胞数,乳中细胞数越多,产生的沉淀或凝胶也越多[3]。该方法主要检测临床型亚急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但检测时要避开初乳期、泌乳后期,因为此时奶量偏少不能稀释体细胞,即便无乳房炎,CMT值也偏高。

具体方法:将乳盘上4 个检验皿中分别放入被检牛只4 个乳区的乳样2 mL,然后向每一个乳样中加等量试剂(配方:烷基硫酸盐30~50 mg,苛性钠15 g,溴甲酚紫0.1 g,蒸馏水1 000 mL),呈同心圆摇动诊断盘,使乳汁与试剂充分混合,经10~15 min后,按表2进行判定[4]。发生乳房炎时乳汁pH值常接近血浆pH值,为7.4,当大桶奶样细胞总数超过50 万个/mL时,说明牛群中有50%以上的奶牛发生感染。

3 治疗方法

3.1 细菌学鉴定

选择新发乳房炎病例无菌采集奶样,采样前确保未使用抗生素治疗,每份奶样均做好标记(包括患病牛号、乳区、等级、日期等),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与种属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统计致病菌菌种,并计算混合感染比例。

3.2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目前,国内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发病原因多呈各种致病菌混合感染,因此,应选择相对广谱、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宋容渊的试验表明,选择由头孢氨苄和卡那霉素2 种抗生素复合而成的复方注入剂,对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引起的泌乳期临床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5]。

3.3 临床乳房炎的治疗处方

3.3.1 处方1

注射用青霉素钠160 万单位,注射用链霉素 100 万单位,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用法:挤尽患病乳区乳汁后,一次灌注,每天2 次,连用3~5 天[6]。

也可用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30 mL或3%环丙沙星注射液30~50 mL或菌特灵30 mL,一次灌注。

3.3.2 处方2

注射用青霉素钠80 万单位,0.5%~1.0%普鲁卡因注射液30 mL。用法:乳房基部封闭注射,每天1 次。

3.3.3 处方3

乌洛托品100 g,盐酸普鲁卡因5 g,碘化钾10 g,催产素100 单位,灭菌蒸镏水1 000 mL。用法:滤过灭菌,乳房分3 点封闭注射。一次注射总量为60~100 mL。

3.3.4 处方4

注射用青霉素钠480 万单位,注射用链霉素300 万单位,注射用庆大霉素20 万单位,安痛定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 mL。用法:会阴静脉一次注射,每天2 次。

表2 CMT 判定标准

3.3.5 处方5

注射用盐酸四环素400 万单位,1 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300~500 mL,0.25%普鲁卡因注射液300 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 000~3 000 mL。用法:四环素溶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与其余药物分别一次静脉注射。必要时配合强心、缓解酸中毒等药物。最好进行药敏试验,选用高敏抗生素。

3.3.6 处方6

20%~50%鱼石脂软膏。用法:涂擦患病乳区。

3.3.7 中草药方剂

中草药方剂有如下4 种:①芙蓉叶500 g,研成末,加4 倍凡士林调成糊状备用;②金银花60 g、山甲珠30 g、当归30 g、皂角刺30 g、乳香16 g、没药16 g、蒲公英60 g,煎服;③黄芪60 g、穿山甲14 g、川芎16 g、白芷16 g、当归30 g、皂角刺10 g,煎服;④煅石膏60 g、硼砂12 g、朱砂6 g、冰片2 g,共研末,撒布患处。用法:初期用艾叶煎水温洗乳房,外敷①,内服②;脓成未溃或排出不畅,可服③;脓已排尽,以④撒布[7]。

4 防控措施

4.1 总体原则

4.1.1 加强临床型乳房炎治疗

根据奶牛场流行病原菌选择最佳药物和治疗方案。其疗效等级及评定标准见表3。

表3 临床型乳房炎疗效等级及评定标准

4.1.2 避免急性乳房炎转为慢性乳房炎

提倡综合预防,依靠改善环境条件和提高牛体抵抗力等措施来降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其疗效以CMT判定结果和头转阴率、乳区转阴率为标准,头转阴率和乳区转阴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头转阴率(%)=[(给药前阳性总头数-给药后阳性总头数)/给药前阳性总头数×100%];乳区转阴率(%)=[(给药前阳性乳区总数-给药后阳性乳区总数)/给药前阳性乳区总数×100%]。

治疗过程中要少用或不用抗生素,阳性牛可口服盐酸左旋咪唑(每头牛每千克体重8 mg)或补充亚硒酸钠(每头牛每天补硒2 mg)、维生素E(每头奶牛日粮中添加0.74 mg),必要时可选用中草药方剂防治或新型高效制剂治疗,如特异性抗体(IgY)对隐性乳房炎疗效显著[8]。

4.2 综合防控措施

4.2.1 加强饲养管理

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奶牛,以保证营养;适量运动,在运动场设置沙床,搭建凉棚,以增强体质;采用封闭式管理,设置独立的消毒通道、消毒设施,以防致病菌传入等。

4.2.2 保持良好的挤奶卫生

保持乳头的清洁干爽,既有助于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同时能保证牛奶的高品质。目前,规模化奶牛场均采用奶台挤奶,在挤奶前清洗乳头和乳房时,要尽可能少用水或消毒液,在套奶杯前,要确保乳头完全干爽,纸巾或拭巾只使用1 次。

4.2.3 正确使用合格的挤奶设备并进行规范的清洗消毒

挤奶设备(尤其是与乳头密切接触的挤奶杯)容易成为传递乳房炎致病菌的媒介。挤奶机的日常清洗消毒包括挤奶后的漂洗、碱酸交替清洗和挤奶前的漂洗。挤奶后马上用清洁且没有任何洗涤剂的温水(35~46 ℃)漂洗至水清为止,再用pH值为11.5的碱洗液循环清洗5~8 min,碱洗液的初始温度应高于74 ℃,结束时不低于41 ℃。再继续用pH值为3.5的酸洗液循环清洗5 min,酸洗液的温度在35~46 ℃。挤奶前用氯含量为200 mg/L的消毒水漂洗2~10 min,尽可能除去碱性、酸性物质及病原微生物;挤奶杯清洗消毒程序是先用清水冲掉残留的牛奶,然后放在消毒剂(每1 000 g水中加15~25 mg碘溶液)中浸泡2.5 min,最后擦干装上挤奶机即可;而挤奶设备应确保达到设计和安装的性能标准,尤其是稳定挤奶真空度,奶流量最高时奶杯部分的真空度应为3.67×104~4.0×104Pa。

4.2.4 挤奶后对乳头进行药浴

挤奶后对乳头进行有效的药浴,可以使乳房炎的新感染率显著降低。杀菌剂喷雾很难确保将药液喷洒到乳头的整个表面,常常导致挤奶末期停留在乳头上的病原微生物不能全部杀灭,故一般不采用乳头喷雾。

药浴方法是将配好的药液(0.5%洗必泰、0.5%~1.0%碘伏、0.1%新洁尔灭等)装入药杯中,于挤奶后45 min内(越早越好)进行药浴,以浸入乳头二分之一以上30 s左右为宜,药浴液现配现用,用后弃掉;药浴次数按干奶期每日1 次,临产前10 天每日2 次,泌乳期每日3 次,药浴后,在乳头管口部涂擦碘甘油则效果更好。

4.2.5 干奶时治疗所有乳区

选用长效干奶治疗药物(将青霉素100 万单位、新霉素0.5 g、灭菌豆油5~10 mL制成油剂,用专用乳房炎注射器,于干奶时注入乳头)治疗奶牛的每个乳区,既能治疗已存在的致病菌感染,又能防止干奶早期出现的新感染。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新产品众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保证疗效确实。

4.2.6 及时治疗所有临床病例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遵循兽药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牛奶中有药物残留。

4.2.7 尽早淘汰慢性感染奶牛

尽早淘汰治疗无效且经常复发的奶牛,以防感染牛群中的其它牛只。

4.2.8 对成母奶牛进行定期检测普查

最好每季度检测普查一次,了解牛群乳房炎发展动态及防控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4.3 传染性乳房炎的防控措施

4.3.1 病牛隔离

首先对本场临床型乳房炎病例、刚投产的青年母牛和其它经产牛初次挤奶前奶样进行细菌学鉴定,如确诊为传染性致病菌感染就应隔离;其次是从外地购入的奶牛,应将其视为假定感染牛,必须隔离一段时间并证实确未携带传染性致病菌,方可并入挤奶牛群。

4.3.2 挤奶顺序

在生产中,很多牛场没有太多隔离牛舍,或者感染牛只比例较高,隔离病牛往往很难落到实处,故给牛挤奶时按头胎牛、未感染牛、感染牛的顺序进行,可有效减少传染性乳房炎的传播和扩散。

4.4 环境性乳房炎的防控措施

4.4.1 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及所致乳房炎牛群的特点

与传染性乳房炎致病菌相比,环境性乳房炎感染的时间短,更易引起临床型乳房炎;而在规模化奶牛场里,牛群传染性乳房炎已降至最低,由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乳房炎已成为主要病因。

4.4.2 防控措施

重点是改善环境和阻断乳房(尤其是乳头)与环境致病菌的接触。如使用通风良好的牛舍;保证奶牛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饲养或放牧;改有机垫料(如稻草特别适合乳房链球菌生长,大肠杆菌在锯末屑中更容易生存)为无机垫料(细沙等);做好乳头药浴等。

4.4.3 部分环境致病菌的防控措施

部分环境致病菌的防控措施见表4[9]。

表4 部分环境致病菌的控制措施

[1]高腾云,张云涛.生态养殖场管理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李秀萍,尹逊河,张媛,等.基因芯片技术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检测.动物医学进展,2008,29(6):19-23.

[3]孙国强,王世成.奶牛饲养与保健.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4]刘长松.奶牛疾病诊疗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宋容渊.山东某牧场乳房炎治疗对比试验报告.中国奶牛,2014(3):24-27.

[6]胡元亮.牛病诊疗与处方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7]张德群.动物疾病速查速治手册.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白文顺,孙伟,李书军.爱乳宝IgY抗体冶疗奶牛乳房炎临床试验报告.中国奶牛,2014(3):57-59.

[9]高腾云,张云涛.生态养殖场管理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致病菌链球菌乳头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变形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新疆和田维吾尔族老年人唾液中四种牙周致病菌检出特征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乳头凹陷还是早矫正的好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