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毕业生专业功能发展现状研究

2014-12-21 07:35马莉刘玲李继平李欢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四川大学用人单位毕业生

马莉 刘玲 李继平 李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610041)

工作岗位上的毕业生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体现。国内已有研究[1-3]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对各自学校的护理本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但调查规模偏小、标准不统一、评价不全面。四川大学至今没有较大规模的护理本科毕业生专业发展情况调查,教师、学校、卫生行政部门无法较全面了解毕业生的专业发展现状,也无法对教学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价与改进。四川大学于2009年底启动了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本调查是该项目的子课题,旨在建立教学评价的基础数据库,为构建突出四川大学研究型、有特色的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以便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护理本科人才。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调查对象由四川大学护理本科毕业生、用人单位、四川大学护理系专职教师三个人群组成。毕业生为四川大学1993~2004级护理本科毕业生,对339名仍在护理相关岗位上工作的毕业生发放问卷,311人回复问卷,回复卷的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为四川大学护理本科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护士长,或其他了解毕业生专业发展情况的护理专业领域内的领导。专职教师为1993~2009年在四川大学工作过的以护理本科教学工作为主的教师。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横断面调查采用专家组运用德尔菲法编制的《护理本科毕业生专业发展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类:毕业生卷、用人单位卷、教师卷。毕业生卷内容包括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专业发展现状的自我评价与展示两个维度共27个小条目。用人单位卷内容包括填写者基本情况、对毕业生的专业发展现状评价两个维度共24个小条目。专职教师卷包括专职教师基本情况、对毕业生专业发展状况的预期评价两个维度共22个小条目。评价程度由非常弱、较弱、一般、较强、非常强分别赋值为1、2、3、4、5分。毕业生卷的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1,用人单位卷的 Cronbach’s Alpha(克朗巴赫系数)为0.927。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l 3.1建立数据库,并通过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分别进行毕业生基本资料、专业发展现状程度的描述性分析;采用秩和检验、SNK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

2 结果

2.1 毕业生对专业功能自评结果的强弱比较 采用秩和检验对专业功能的9个条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χ2=459.00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条目之间用SNK法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其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专业功能1>专业功能7、9>专业功能5、3、4、8>专业功能2、6,“>”符号之间的功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符号之内的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四川大学93~04级护理本科毕业生专业功能自评程度分布情况 (%)

2.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功能评价的强弱比较

用人单位评价χ2=95.42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功能评价的强弱顺序依次为:专业功能1、9>专业功能3、7、4、8、5、2>专业功能6。其中,专业功能3强于专业功能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用人单位对四川大学93~04级毕业生专业功能的评价分布情况

2.3 教师对毕业生专业功能的评价强弱比较 教 师预期评价χ2=30.18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师对毕业生专业功能评价的强弱顺序为:专业功能1、7、5>专业功能6,专业功能1、7>专业功能8、4、2(表3)。

表3 四川大学护理专职教师对毕业生专业功能的预期评价 (人)

3 讨论

3.1 专业功能整体评价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显示,在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于专业功能的评价结果中,大多数功能的整体评价较好。在专业功能1、3~5、7~9这7个专业功能上,大多数(超过51.3%)的毕业生的自评和他评均体现了较强或非常强的专业功能。统计结果显示,在护理科研发展及执行、开发有理论依据的临床护理项目上,毕业生自评程度一般的最多,一般、较弱、非常弱的累计人数占调查中的大多数,大多数用人单位评价者的评价在这两项上也偏低。教师问卷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本科毕业生在专业功能上能体现较强、非常强能力的,仍然是与临床能力有关的方面,而在科研和创新方面的专业功能上,教师的预期结果不够理想。

3.2 专业功能的内部排序结果讨论与分析 本调查中,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临床能力的评价结果在较强及以上程度者占87%。究其原因,与学校教育对本科生的临床能力关注较多有关,这种关注与国内外其他院校的关注重点基本一致[2-3]。调查结果提示:护理本科毕业生的科研功能相对于其他功能来说是不足的,可能跟学校阶段没有将科研能力作为重点来培养,培养目标对科研能力的要求较低有关,还可能与临床工作繁忙、用人单位继续培养不足有关;另外,护理科研基础薄弱,经费来源匮乏,实践中缺少高水平的指导者也是相关原因之一。尽管如此,用人单位对科研有需求,社会期望值有超过护生实际科研水平的现象存在。因此,建议学校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同时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本人也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培养与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

四川大学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发展现状整体较好,尤其是临床常规护理知识与技能、教学、管理等能力。毕业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相对其他功能来说较弱,但毕业生有进行科研创新的优势和愿望,社会有一定的需求,教改中应将这些功能的培养与其他传统功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1]廉雯,温肇霞.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能力的调查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2):171-175.

[2]谭道玉.2003~2007届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2):90-91.

[3]张京煜,赵雁,贺晶,等.我院教学改革后6届本科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07,4(4):173-176.

猜你喜欢
四川大学用人单位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
一只会哭的猫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