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思考

2014-12-24 07:13毅松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内蒙古文化产业民族

毅松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要“努力促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为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确定了更高的目标、更新的任务。

一、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对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积极响应,是时代的召唤,是文化强国的区域性体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文化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文化价值正由从属地位转向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我们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由各地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样,建设文化强国必然地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建设实力的增强,以及文化的协调发展。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有一些省、市、自治区开始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区)的发展目标。进入新世纪后,又相继转向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区)的发展目标。目前,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区)的已有河南、江苏、安徽、山东、云南、湖北、陕西、山西、浙江、四川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他们在文化强省(区)建设中都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设施建设、文化产业、文化精品、文化人才、群众文化生活、文化综合实力等方面的指标。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目标,这是内蒙古“走进前列”、“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应有之义,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蕴含着以文化促进内蒙古强、文化强则内蒙古强的发展理念。我们就是要通过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目标

2011年,内蒙古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努力促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这是内蒙古在新时期新阶段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重要目标。如果说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强调的是文化在数量、范围、规模上发展的成分较多的话,那么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则是强调文化内在品质的成分以及文化质的提升。如果说民族文化大区强调的是内蒙古文化建设与自身以往成就的比较,那么民族文化强区则是更强调文化与外省、市、自治区的比较效应。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基础上的深化与拓展,是从文化内涵、文化层次、文化品质上在新的高度加强文化建设重大突破和重大提升,具有新的重要意义。

内蒙古有着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在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民族气派的文化建设成就和景象。历史文化为我们铺垫了厚重的文化根基,当代文化建设为我们积蓄了前行的力量和信念,当代内蒙古人应对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同时也要有科学的谋划和可行的操作举措。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内蒙古前所未有的文化建设工程,从区别民族文化大区与民族文化强区概念、内涵的需要来说,应当确认民族文化强区“强”在哪儿,对此需要有个基本认识和把握。为此,我们有必要来探讨对于“民族文化强区”要提出一个什么样的大致指标。从总体上说,必须强调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建设中的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必须强调持之以恒地加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具体地说,民族文化强区应当有以下一些指标:

一是凸显和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因为我区提出的是“民族文化强区”,所以必须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并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要较完整地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发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价值,使民族传统文化处于活态的、有效的保留状态,在现实的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中发挥作用。赋予民族文化以时代精神、时代内涵、时代风貌,不断创新民族文化艺术、文化活动、文化载体和文化建设的手段。二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和文化成果共享的程度更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占居民总消费的比例更高。加强文化设施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三是文化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有重大提升。建立起良性运转、富有效率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文化的生产力、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文化艺术创作活跃,文化创新层出不穷。四是文化产业成为有更大社会效益和创新质量的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在地方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超过5%,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很大作用。五是文化人才集聚。具有一大批高水平的文化建设策划、设计、协调、实施、操作的人才。六是创建一批知名的文化企业、字号、商标,形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符号。七是文化建设总体水平、综合实力要达到在国内走在前列的领先水平。

从长远上看一个地区的历史贡献,首先要看它在文化方面的贡献,文化贡献是最重要、最长久和最有影响的贡献。文化强了,在其他方面也一定会强的。

三、着力推进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文化建设的内涵丰富、领域较多,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高度重视,精心规划,着力实施,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协调发展,谱写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新篇章。

(一)把握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人民的出发点、落脚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享受。”必须要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根本力量的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建设各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为此,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农村牧区、社区街道、企业学校等基层的文化建设,开展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文化展演。通过文化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求知求美的文化需求,激发人们追求文化自我表达,参与自主文化创造活动的渴望和行动。

(二)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确定文化市场主体,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促进整个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近几十年来,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甚至有人提出文化产业会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核心。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争夺文化资源主导权的新领域,成为培育和形成新的国家力量的战略高地。我们要对发展文化产业有新的高度认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在改变着社会的生产力结构,而且也在改变着人们精神存在的方式。文化产业必将担当全面提升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任。内蒙古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我们要抓住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发展壮大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三)把握文化创新发展是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内在要求。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创新是走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召唤。我们应当把文化创新摆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核心位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内蒙古文化创新活力持续进发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创新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实施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传承好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做大做强内蒙古文化的根基所在。我们不能丢掉原本的民族文化,特别是不能丢掉了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优秀品质、突出特征和基本元素。失去了这些,所谓创新就成了空中楼阁。为此,我们要多在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上下功夫,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了、厚重了,文化创新也就有了更多可开发的资源,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刘秉承

猜你喜欢
内蒙古文化产业民族
MINORITY REPORT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闫锡聪
内蒙古大草原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