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衙署与绥远城古城墙:呼和浩特历史文化的文物记忆

2014-12-24 07:17刘建禄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城门城墙将军

刘建禄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第二批公布),是在明归化城和清绥远城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位于今北垣东街的一段直角状城墙和新华大街的将军衙署,是绥远城两处重要的历史遗存。2006年5月25日,这段古城墙与将军衙署一道,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屏藩朔漠”的塞外军事重镇

在将军衙署正门南面高大的照壁正中上方镶有一块“屏藩朔漠”的石额,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绥远城将军克蒙额所书,意思是屏卫和藩护北方大漠南北地区。这四个字凝练地说明了清朝政府修筑绥远城的军事战略目的。

据《敕建绥远城碑》和《土默特旗志》等史籍记载,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鉴于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周围千里有余,东连察哈尔,西带银河(指黄河),南镇杀虎口,北通喀尔喀(即外蒙古)”,为“京畿之锁钥,乌、伊诸盟(即漠南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之屏蔽,库、科、乌之门户”(即漠北库伦[乌兰巴托]、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地区)、“路当通衢,地广土肥,驻兵可保护札萨克蒙古,调用亦便”,议定新建一驻防城,并派员勘察地形。1736年(乾隆元年),继位不久的乾隆帝降旨在归化城东北5里许筑一新城,使两城“连为犄角,声势相援,便于呼应”。1737年(乾隆二年)3月正式动工,1739年(乾隆四年)6月完工,历时两年零四个月,共用银130万两,用工10万个,木材30万根,“钦定佳名日绥远城”。此后,民间习称绥远城为新城,归化城为旧城。

绥远城建成后,原驻山西右卫的建威将军移驻绥远城,直隶于朝廷,品秩从一品,是当时全国13个驻防将军之一。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改绥远城建威将军为绥远城将军”。从1739年(乾隆四年)到清末1911年(宣统三年)的170多年间,清廷共授封79任将军。绥远城将军不仅管理绥远城驻防八旗官兵、右卫官兵和归化城土默特官兵,还兼管土默特两翼和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事务;遇有战事,还具有调遣宣化、大同二镇等处绿营官兵,节制沿边道、厅等权力。城内驻防八旗官兵最多时达8000余人,最少也近3000人。不仅担负着拱卫京师安全,确保战区(今内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和河北西北部)境内稳定的重任,而且多次奉派赴西北乃至西藏参加平叛战争和抗击外敌入侵。时人称绥远城“当关外之冲,扼陇西之隘。所谓‘北门锁钥者,洵无以要于兹矣。”即在北疆的各个军事重镇中,没有比绥远城更重要的了。

清代营建城垣的实物范例

清朝入主中原后,大多沿用明代城池,仅对其城墙和城内建筑维修加固而已。绥远城城墙的营建,正逢1734年(雍正十二年)清工部颁布《工程做法则例》之后,体现了清代官式城垣的规范制式,代表了清初时期城池建设的最高水平,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绥远城平面呈正方形,城周九里十三步(约4522米),占地面积约1.27平方公里。城墙高二丈九尺五寸(约10米),顶宽二丈五尺(约8.3米),底阔四丈(约13.3米);地基为大型花岗岩条石,明三暗二;墙体内部夯土用粘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搅拌,分层夯打而成;内外壁及顶部用大青城砖包砌,严丝合缝。设城门四座,城楼两重五楹,东门“迎旭”,南门“承薰”,西门“阜安”,北门“镇宁”,均由乾隆皇帝亲笔拟名,并用满汉蒙三种文字石刻,镶嵌在门额上。出于防卫考虑和风水讲究,城内东街和北街在东门、北门处设置直弯,形成“东西门不对,南北门错开”。各城门前有半圆形瓮城,上有箭楼,各两层三楹。城门内侧两边建有上墙梯道(俗称马道),供人员车马军械上下城墙。四角有两层角楼,面阔六间、进深两间,外侧墙身每层箭孔16孔,两层共32孔。每面城墙各4处敌楼(又称哨楼,满语称堆拨),共16处,均两重,共安放炮台44个。城墙每隔50—60米有一墩台(俗称马面),四面城墙共26个。城墙上外侧垛墙(又称雉堞)高五尺七寸(1.9米),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内侧女墙高三尺五寸(近1.2米),无垛口。城墙外环绕护城河,河道上宽20米左右,水源为发源于大青山的哈拉沁河。四座城门外河道上各建有一座吊桥、两座石桥和一条泄水河。南城墙两侧建有水闸,用于防洪泄洪。

城内布局为棋盘式,严整有序,整齐划一。城中建有一座高30余米的三层鼓楼,以其为中心向四边延伸出四条干街,另有小街24条、小巷46道。城内共有各类屋舍1.2万间。城内西南建有小教场,西门外建有大校场和演武厅。

将军衙署位于钟鼓楼西北侧,坐北朝南,坐落于全城中心,砖木构制,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群按照“前朝后寝”的功能分布,沿中轴线排列,体现了古代官式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正门南面为高大的照壁,门两侧蹲立石狮一对。大门内厅堂凡3进,前为公廨,后为内宅。自正门进入后为仪门,仪门凡3门,中门形同过殿但不常开,平常出入经由两旁门。仪门正北为大厅,为议事决策中心;东西各建有庑堂和厢房,为官吏办公场所。第二进正中建有宅第门房3间,东西各建厢房3间,同是官吏的办公场所;第三进为将军宅第,建在正中高台基上,东西两侧各建配房3间。宅第与配房间并建有走廊相通。在大厅东面建有花园,园内建有亭榭;东南隅建有马号;大厅西南面建有更房,为卫戍官兵住所。衙署内外众多石碑等附属文物,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体现了清代典型的工艺水平。作为主体的第一、二进建筑和正门前照壁保存至今。

绥远城建成后,光绪、同治年间两次对城垣城楼增补修缮,并浚濠种树。到清末,绥远与归化两城已“市衢毗连,不异一城”,奠定了今日呼和浩特的城区格局。

呼和浩特城市文脉传承的历史见证

呼和浩特北枕大青山,东依蛮汗山,西南临黄河,区位优越且水草丰美,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带。从战国时期赵国的“胡服骑射”,到西汉时期的“昭君出塞”,从北魏时期的敕勒歌和木兰从军,到辽金元时期的丰州城和白塔耸光,从明末的“蒙明议和”和归化城的兴建,到清初的“康熙西巡”和绥远城的修筑,草原各游牧民族,特别是蒙古族,同汉族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共同演绎了团结、统一、和谐、相融之歌,形成了呼和浩特薪火相传的城市文脉。绥远城建成后,传承和发展了这一文脉。

绥远城作为驻防城,驻军官兵可携带眷属子女城内居住,建城初期城内人口就达1.5万,是东北地区以外的最大满族聚居区。为满足他们日常所需,城内临街建起1500多间店铺作坊,多由汉民和回民经营。城内外还陆续建有旗纛庙、马神庙、满文庙(八旗文庙)、关帝庙、城隍庙、财神庙、药王庙、娘娘庙、文昌庙、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建筑,各种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发展。绥远城所需的大宗物资要到旧城采购或定做,城内军民要到旧城参加商贸、文化、宗教等活动。蒙、汉、满、回等各族人民在经济文化长期交往的历史进程中和睦相处,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清朝诗人王循曾写有《归化城》一诗:

西北风雪连九徼,古今形势重三边。

穹庐已绝单于域,牧地犹称土默川。

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

圣朝治化无中外,十万貔貅尚控弦。

诗中不仅描写了归化城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强大驻军,而且描写了当地农牧业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一首诗,见证了呼和浩特地区特有的塞外繁华。

绥远城将军衙署和幸存城墙的保护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初,呼和浩特有旧城、新城、火车站三片居民区,中间部分除一些零星的建筑外,大都是农田林地和沼泽草滩。人民政府大力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大规模进行城区建设。但由于受“城池是封建主义产物”、“古城已失去作用,且影响交通”等观念影响,从1951年到1960年间,陆续拆除了绥远城的瓮城、城楼和大部分城墙。1958年“大跃进”时为建小高炉大炼钢铁,不仅对剩余城墙加快拆除进度,而且把鼓楼全部和将军衙署北区拆毁,将军衙署的主体建筑得以幸存。出于保证自治区党委机关安全的需要,留下现存的东北角城墙和3个墩台。北墙残存245米,东墙残存453米,总计698米。现存绥远古城墙至今总体保存良好。但由于自然侵蚀、人为开凿孑L洞、靠墙搭建棚舍等原因,尚存有不少隐患。

绥远城四座城门的位置现在依然可以确定。东城门(迎旭门)在今维多利国际广场处;南城门(承薰门)在乌兰察布西街与昭乌达路十字路口;西城门(阜安门)在内蒙古博物馆前街心花园东端;北城门(镇宁门)在今新城区医院西巷北顶头处。近年来城市改造扩路时,1984年出土承薰门(南城门)石匾,2004年出土了镇宁门(北城门)石匾,两石匾现收藏于将军衙署博物院。1998年挖出阜安门(西城门)城基,有关部门在原址立有一块“清代绥远城阜安门遗址”标识卧碑。

2012年11月,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由自治区文化厅下属单位改为隶属于呼和浩特市政府,市有关部门已对将军衙署进行了全面维修和重新布展,拆除了违章建筑,整治了周边环境,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越来越多的游客。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有关部门还采取有效措施,对现存绥远古城墙有计划地进行维修保护。

(作者系自治区政协文史委原主任)

责任编辑:刘秉承

猜你喜欢
城门城墙将军
黑夜过桥
城墙边做游戏
哼将军和哈将军
“晨钟暮鼓”怎么敲
马援将军
城墙外边
将军驾到
“失踪”的南纪门重现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