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乳液清蜡剂的研制

2014-12-24 03:36宋连银王伟波杨海燕章文荣翁华涛
石油化工应用 2014年3期
关键词:闪点分散剂乳液

宋连银,王伟波,杨海燕,章文荣,翁华涛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西安 710021;2.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随着压力、温度的不断降低,石油中的轻质组分不断逸出,破坏了石蜡溶解在原油中的平衡条件,致使石蜡在油流中和管壁上结晶析出,并以此为中心开始形成固体三维网状结构[1],蜡晶呈薄片状或针状吸附在油管管壁、抽油杆、抽油泵、及其它井底设备、地面集输管线、阀门、分离器、储罐等的金属表面,减小了油流通道,增加了原油的流动阻力,从而导致油井产量下降。由于石蜡沉积给油田生产带来了各种困难,严重降低了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因此,油井清防蜡工艺技术早已得到石油生产者的重视,并已经发展和应用了机械、热力、化学等多种清防蜡工艺技术,其中化学清蜡、防蜡是油田清防蜡工艺发展的主要趋势[2]。

目前长庆油田使用的清蜡剂以油基清蜡剂为主,普遍采取从油套环形空间加入液体清、防蜡剂的方式进行,不会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和其他作业。除可以起到清防蜡效果外,使用某些药剂还可以起到降凝、降粘、解堵的作用[3]。该类清蜡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易燃、毒性较大等缺陷。而目前研究热点乳液型清防蜡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易出现分层,现场无法大规模推广。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对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分散剂的研究,利用微乳液制备机理,开发了一种闪点高、密度大、溶蜡速率在0.028 g/min 可冬季方便使用的微乳液型高效清蜡剂。

1 实验方法

1.1 合成方法

选择溶蜡速率高的有机溶剂,控制油水比在一定范围内,利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在搅拌的条件下合成乳状液,再利用分散剂的分散性能来提高蜡质组分的分散能力[4],最终得到均一、透明的微乳液型清蜡剂。

1.2 评价方法

表1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有机溶剂的选择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芳烃类化合物的溶蜡速率好于其他种类有机溶剂,随着苯环上的甲基增多,溶蜡速率下降,环己烷与苯均由6 个碳原子组成,但苯溶蜡速率明显高于环己烷,所选醇类物质无溶蜡效果,考虑到闪点问题,选择1#溶剂作为主溶剂(见表2)。

2.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在制备微乳状液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所选油相和水相的性质,选择恰当HLB 值的表面活性剂[5],过高或过低都将导致乳状液不稳定,出现分层现象。为了确定较为合理的表面活性剂,采用以下方法:将5 份表面活性剂加入35 份油相组分中,然后加入10 份水,混合均匀后静置30 分钟,其中稳定性较好的试样,即为油相所需的表面活性剂。实验结果(见表3)。

表2 有机溶剂对溶蜡速率的影响

表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从表3 可以看出,在该油水体系中,所需的表面活性剂HLB 值应在13~15,因此选择表面活性剂A 更适合本体系的乳化。

考虑到单一乳化剂往往很难满足由多组分组成的体系的微乳化要求。因此采用HLB 值为3 的助表面活性剂B 与表面活性剂A 构成混合乳化剂,实验结果(见表4)

从表4 中可以看出,当表面活性剂A 和助表面活性剂B 的摩尔比控制在1:0.2 时,可起到较好的乳化效果。

表4 助表面活性剂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2.3 分散剂的选择

在微乳液制备过程中,醇类物质作为一种好的分散剂被广泛的使用,同时具有易得、凝点低、价格低廉等优点[6],因此,本项研究选用不同醇类物质作为分散剂,进行微乳状液的研究,针对该体系的研究结果(见表5)。

表5 分散剂对微乳状液的影响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当正丁醇加入量为5 %、10 %时可制备出均一、透明的微乳状液,当正丁醇的加入量达到15 %液体出现分层。

2.4 BJ-2 含量对溶蜡速率的影响

通过调整油水比例,在室内制备出不同含量的BJ-2 微乳状液,溶蜡速率测验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含量对溶蜡速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溶蜡速率随着BJ-2 含量的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当BJ-2 含量在60 %时溶蜡速率达到最大值。考虑到成本、闪点、稳定性及毒性,确定最佳制备参数为BJ-2 含量60 %,表面活性剂A 10 %,助表面活性剂B 5 %,正丁醇8 %,水17 %。

2.5 性能评价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微乳液型防蜡剂,各项指标均高于现有标准要求。

表7 性能评价结果

2.6 现场蜡样溶蜡对比试验

表8 现场蜡样溶蜡对比试验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针对长庆油田部分区块混合蜡样,微乳液清蜡剂在溶蜡速率方面略高于在用清蜡剂,毒性低、闪点较高,兼有水基和油基清蜡剂的特点,符合清蜡剂产品的发展趋势。

3 结论

(1)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的研究,确定了微乳液清蜡剂的最佳制备参数为BJ-2 含量60 %,表面活性剂A10 %,助表面活性剂B5 %,正丁醇8 %,水17 %。

(2)合成出的微乳液型清蜡剂闪点高、密度大、溶蜡速率高,兼有水基和油基清蜡剂的特点,符合清蜡剂产品的发展趋势。

[1] 陈馥,曲金明,王福祥,刘金.油井清防蜡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3,32(4):243-245.

[2] 王风兰. 国内外石油防蜡剂的发展现状[J]. 沈阳化工,1991,(1):28-31.

[3] 朱好华,马勇,杜彪,王伟波.防冻乳状型防蜡剂YZ238 的研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9,38(3):241-245.

[4] 郑延成,李克华,王任芳.防蜡剂与清蜡剂的研究概况[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2,21(3):48-50.

[5] 赵福麟.采油用剂[M].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7:93-106.

[6] 张怀文,古丽加瓦尔,周江,段强.国外油井清防蜡工艺最新进展[J].新疆石油科技,2003,3(13):15-17.

猜你喜欢
闪点分散剂乳液
多组分可燃液体闪点特性研究
动力学因素对车用柴油闪点测定的影响
混合液态危险品闪点特性研究
一种改性木质素基分散剂及其制备工艺
每天你只涂两次乳液?
β-胡萝卜素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初探
APEG-g-LA的制备及作为水煤浆分散剂的应用
白炭黑及其分散剂的发展及在轮胎中的应用
微乳液在工业洗涤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HJFG多功能环保型乳液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