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我

2014-12-24 11:05
大众电影 2014年16期
关键词:放电影电影频道业余

又到了专栏交稿的日子,仔细回顾了我和电影的关系,这才猛然发现,多少年来,除了少数出差离家生活不规律的日子,我一直是以每天看两部电影的频率活过来的。想想真是相当震惊:每天都用生命中的三个小时看电影,这个世界上,能有几个像我这样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人在这样做?

这个习惯的形成还要追溯到1982年我去美国留学的日子。那时,“文革”刚结束不久,我对电影正处于如饥似渴状态。“文革”前,我看过一些好电影,比如《小兵张嘎》《洪湖赤卫队》之类,多描写革命战争年代。也有描写一般人性的,比如《早春二月》《林家铺子》,可是“文革”爆发后,这些不够“革命”的电影就全都遭到了批判。听说《上甘岭》剧组的演员全都被打成“分子”,遭到批判。“文革”整整十年,除了八个样板戏,什么也看不到,那正是我的14到24岁,对于电影最渴求的岁数,完全成了空白,怎能不饥渴呢?所以一到美国,那简直就是从电影的沙漠一下子掉进海洋里面的感觉,不但解了渴,而且有了被淹死的可能。

那个时候,我在读博士,小波读硕士,我们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立即去订了cable TV,里面有好几个电影频道,每个频道都是每天24小时放电影,一个接一个,不会间断;每个月都有60部没有放映过的新片子(不是电影市场上的新片,是收费频道中没有放映过的新片),这样,平均下来,每天有两部新片可看。从那时开始到如今,30年过去,我的积习始终未改。记得当初面临回国与否的抉择,我们俩认真讨论过一回,美国的物质生活我们一点都不留恋,唯一遗憾的就是电影享用不到了。于是自己劝自己说:省下时间做事,也未尝不是好事。其实回国之后,倒也没有真变得那么惨,先有VCD,后有DVD,再后来是网络,又可以尽情享用我们从美国带不回来的电影了。

电影看多了之后,就知道真正出类拔萃的电影还是很少很少的,多数都是平庸之作。只要看十分钟,就可以知道值不值得一看,不值得就立即扔下,值得再花时间看。

最值得看的电影当然是各大电影节的获奖作品。那都是由专家投票遴选出来的,所以有时会去买一张获奖影片的压缩碟,挨排看下去,例如我就看过戛纳电影节获奖电影的压缩碟,有的电影已经很老了,是几十年前的作品。

再有一个找到好电影的途径是网上电影频道中找“经典作品”或者“评分最高”的电影来看,一个能成为经典的电影必定有其过人之处。有一阵,朋友告诉我,有个网站专门放电影,我就上去看。那时,刚兴起微博,我常在看到一部好电影后,按捺不住欢乐激动的心情,就写微博发点议论,很多跟帖兴高采烈地说:跟李老师看电影喽。后来,这些不算影评的影评还被我收入《我的心灵阅读》一书,那是我的一本读书笔记,也有一点观影笔记。

我看电影,仅仅凭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喜欢就说好,不喜欢就说不好。绝不会违背自己的真实感觉评价一部电影。这样观影当然是很业余的,很不专业的,因为虽然我酷爱电影,电影却不是我的专业。即使这样,居然也有电影发行商,找我去做广告,我对电影的评价被印在公共汽车的车身上;居然也有电影节,找我做颁奖嘉宾(是电影的金扫帚奖,大概是因为颁这个奖是件得罪人的事,所以找我这个外行人来颁奖,我不怕得罪人)。我在颁奖会上始终强调,我是一个业余的观影人,电影对于我来说,仅仅是一个业余的爱好,所以我的评论应当仅仅能代表一般老百姓的看法,而不是什么专业的评价。

毕加索一生共画了37000多幅画,他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画的含义。”他的每一幅画都来自内心的感受,都带有他心脏中血液的味道,所以才能感动人。而我的观影经验也像他画画一样,全都凭着而且仅仅凭着内心的感觉。对于我来说,电影并不是商品,并不是能卖大钱(如很多成功的商业片)或者根本卖不出钱(如一些非常美好的艺术片)的东西,甚至不是一帮专业人员(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制作出来的东西,而是能够或者不能拨动我的心弦的一个作品,从中我能够或者不能与艺术家有内心交流,从中我能够或者不能感受到美。

猜你喜欢
放电影电影频道业余
叙事如同放电影,多个镜头巧切换
业余也疯狂
“我要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
他放映电影两万五千场 ,还收获了一份爱情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东方电影频道推荐
东方电影频道推荐
东方电影频道推荐
东方电影频道推荐
教会学生“放电影”帮助掌握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