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存储:将用户从硬件绑定中解放

2014-12-25 13:36郭嘉凯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4年5期
关键词:扩展性虚拟化厂商

文 本刊记者 郭嘉凯

通过“软件定义存储”,用户可以从以往被某一厂商昂贵的存储硬件产品的绑定中解放出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存储产品。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成为2013年IT产业最为火热的概念之一。而作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的基础,“软件定义存储”在过去一年中也备受关注。甚至有人将2013年视为是“软件定义存储”的发展元年。

确实,在过去一年中,各大存储厂商纷纷推出“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和相关战略,希望能占领“软件定义存储”市场的先机。

2013年初,EMC首先对外发布了其“软件定义存储”(SDS)战略。EMC对“软件定义存储”的定义包括了可在不同地理位置拓展、在不同商品服务器或EMC或第三方厂商的阵列上拓展、能够将所有基础存储资源虚拟化后融入资源池、以及开放API以便任何厂商、合作伙伴或客户都可以开发出访问基础存储硬件时所需的控制器等功能。

同年8月,IBM则向中国用户推出了IBM“软件定义存储”路线图。其中,SDS 1.0的特征是实现了存储虚拟化,并针对工作负载进行优化;SDS 2.0是在虚拟化基础之上实现存储平台的开放性、可延展性;SDS 3.0阶段,则是指存储平台应更加开放,更突出分析功能,并通过智能驱动的数据管理完全实现应用对存储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

那么,“软件定义存储”为何突然变得如此火热?这与用户的需求变化有直接关系。存储作为I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客户数据、交易数据、市场数据、综合办公数据等都是公司的重要资产,存储、保护和利用这些数据成为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不过,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IT系统逐渐扩张,企业所要存储的数据量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导致企业的存储成本居高不下。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的业务需求也日益复杂多变,这也对企业的存储架构提出了更灵活、更具扩展性的需求。所以说,传统的存储架构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而“软件定义存储”则能够很好地化解这一挑战。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分离,用户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对自身存储资源的管理和调度,而无需考虑后端的硬件基础设施。“软件定义这个概念源自计算的虚拟化、网络虚拟化以及存储虚拟化三个层面。在软件定义的概念里,数据中心的概念会更加抽象化,用户所拥有的资源或应用将不会捆绑、固定在某个具体的设备上,用户则通过软件的方式来提升IT的响应速度。”NetApp大中华区技术总监何英华说道。

可能有人会问:在此之前,每个厂商也都有自己的存储管理软件,那么“软件定义存储”和存储管理软件有何区别呢?何英华表示,以往的存储管理软件存在不足,多局限于厂商自身的专有硬件,而“软件定义存储”更加侧重于存储资源尤其是异构产品的虚拟化配置,并注重上层需求的无缝集成。

这意味着通过“软件定义存储”,用户可以从以往被某一厂商昂贵的存储硬件产品的绑定中解放出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存储产品。

相比传统的存储架构,“软件定义存储”无论在灵活性、扩展性还是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那么,“软件定义存储”是否会彻底替代传统存储架构,一统存储市场呢?

IDC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6年,全球文件和对象存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40亿美元,其中超过2/3的市场是由可横向扩展的“软件定义存储”平台创造的。

当然,从目前来看,“软件定义存储”尚未形成规模应用,率先采用“软件定义存储”的多数是一些互联网企业、云计算企业等。但在一些传统的大型行业用户,如金融、电信等用户,对于“软件定义存储”仍处于观望中。一位金融行业用户CIO就表示:“对于一些对处理性能有极高要求的工作负载,比如在线交易等,‘软件定义存储’还无法做到很好的承载。针对这部分业务,我们仍然会采用传统存储架构。”虽然,在短期内,“软件定义存储”还无法全面替代传统存储架构,但由于其所具备的“高灵活性、高扩展性、低成本”优势,势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存储应用的重心所在。

猜你喜欢
扩展性虚拟化厂商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基于OpenStack虚拟化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探究
比ITX还小华擎推首款Mini—STX主板
基于SpringMVC和Hibernate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
浅谈虚拟化工作原理
用户怎样选择虚拟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