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需要一段时间适应3000点

2014-12-25 20:33
投资者报 2014年50期
关键词:业绩股票股市

人们总喜欢探究对象,往往忽略探究自身。当一个正在上涨的市场出现在你面前时,如何调整你对获利的态度恐怕才是你克服困扰的关键

如同“中国经济新常态”这样的新词汇,人们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一样,面对刚刚重返3000点的股市,投资者表现出来的犹疑不定也就不难理解了。

上周初市场指数在3000点附近反复,当大盘股出现比较大幅度的回调时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以为那就是“获利回吐”了。随后,股指再次被权重板块推至3000点上方,人们还是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毕竟,我们远离3000点的时间太久了,即使在机构已经清一色地表达了对明年“看多”的预期后,人们好像仍然在等待一次“像样的一跌”。

这种期待在很多“资深”的投资者口中总是振振有词,他们会组织起N个利空的理由,比如证监会会集中发行新股以达到平抑上涨势头;或者券商机构有可能会受到监管层“窗口”指导或者业务检查;再或者每逢年底会出现所谓“结账效应”,股票一定要换成钱;最厉害的说法可能还是对于这次行情在性质上所做的认定——一次由流动性推动起来的“牛市”,流动性的撤出将是悬在头上的那把利剑。

如果我要告诉你,从现在起你完全可以忘记3000点以前的事情,你是不是会觉得我太过大意了。如果我再告诉你,我认为我们的领导人看上去已经认准了要把股市当成治疗“大病之中的”中国经济那剂良药,你会不会笑话我疯了?不管怎样,我准备冒一次险把手中的股票牢牢地握住直到下一次“崩溃”的发生。

即使下定决心拿住股票,人们也会对所持股票抱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的建议很简单,对风险偏好低一点的投资者,应该选择具有成本优势的公司;而那些风险偏好高的人士,完全可以追逐成长性的股票,尽管它们中间你时常会撞上“黑天鹅”事件。

依据是什么?我知道那一定是你的疑问,我也知道“直觉”是你所不能接受的答案。好吧,我试着把事情简单地总结为两点。

首先,如果运气好的话,我们很快会见到上市公司普遍性的业绩改善。产能过剩一直困扰着中国的企业,产品的出厂价格一直在走低也让投资者一直怀疑企业的业绩无法回转。所以,我已经听到一些评论家出来告诉人们当股市好转以后又会有企业宁可把手中的钱投入股市而不会用于扩大生产,就像过去几年中炒房炒理财一样,企业真实的利润无法支撑炒作起来的行情。

幸好我不需要马上证明我的这一判断,再等上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人们也许就会看到结果。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企业经历的最有价值的痛苦就是大幅度地削减成本。可贵的是,在互联网帮助下,很多企业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表面上看,互联网带来的是有关“转型”的争吵,实际上这期间企业一直在裁撤人员、减少环节、降低消耗。因此,一旦市场销售回来以后(它一定会回来的),优秀企业的业绩将会让你格外惊喜。

其次,如果业绩改善比我预计的慢,那么涨起来的股票确实面临着过高市盈率的压力。这时,我们会感受到来自政府层面用宽松货币提供的支撑。对债务和国有资产证券化的要求将是持久性的,所以资本市场必须保持住它火热的吸引力。人们必须有信心在这个市场里买卖,只有买卖才会使经济变成活水,从而成为财富创造的源泉。

当货币出现松动时政府最怕通货膨胀,哪怕只是来自“有识之士的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对此我倒真不担心,已经涨到天上去的房子的价格很可能成为物价再度大幅上涨的最大阻力。值得关注的是,房子的价格从来不包含在中国的CPI统计体系之中,但过去十几年它疯狂的上涨与通货膨胀如影随形。现在,我们发现即使货币露出宽松的迹象,房价却已经连续7个月不涨。

事情真的只有这么简单吗?这很难说,与其说它简单或者复杂,不如说是你感觉它时是让它变得简单或者复杂。人们总喜欢探究对象,往往忽略探究自身。当一个正在上涨的市场出现在你面前时,如何调整你对获利的态度恐怕才是你克服困扰的关键。■

猜你喜欢
业绩股票股市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
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
本周公布2017年业绩大幅预增预告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连续上涨3天以上的股票
股市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