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产线输送系统提升机联轴器故障排除

2014-12-25 01:49陈立军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4年2期
关键词:联轴器滚子提升机

陈立军

(芜湖致远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

机械化输送系统作为汽车厂重要的物流输送设备,应用十分普及。联轴器是机械化输送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一旦出现设备停台将导致生产线全面停止。一套国内某输送机集团制造的JW4型机械化输送系统,使用半年后联轴器连接部位经常损坏,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经过多次改进与试验,解决了提升机联轴器的故障。

一、联轴器故障现象及常规检查

1.联轴器故障现象

联轴器类别为滚子链联轴器,在设备正常运行产生扭矩时,链节出现扭曲变形,导致链片松动、脱落,甚至出现整根链条脱离联轴器。

1.常规检查处理措施

(1)滚子链质量问题。根据原有链条的型号,重新购买一根新的滚子链,确认其属于合格的产品后,替换原有的链条。

(2)安装精度的检查。首先对联轴器的两端进行同心度的检查,发现主动端和从动端同心度误差在2 mm,通过垫高电机底座的方法,将误差控制在1 mm。检查联轴器主动端和从动端之间的间隙,通过与滚子链的对比测量,确认没有问题。

(3)润滑。在安装新的滚子链后,将链条彻底的用锂基润滑脂进行彻底润滑,防止由于润滑不到位导致链条损坏。

二、原因分析

经过检查和调整后,重新进行试车并投入使用,但经过2个月的使用后,故障又重新出现。事实说明,初期的原因分析和维修方案失败。在重新维修之前,查找相关技术资料,对联轴器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找到正确的维修方案。

(1)联轴器类别为滚子链联轴器,型号GL10(Y70×142/J190×132)。此类联轴器结构简单、重量轻、装拆方便且有少量补偿功能(补偿两轴相对偏移)。

(2)联轴器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潮湿、多尘、高温,不宜用于启动频繁、经常正反转以及较剧烈冲击载荷和扭振的场合。

(3)导致故障的重要因素。启动频繁,由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生产节拍为110 s/台,按8 h计算,联轴器每班次需要动作260次,属于启动频繁,明显违背滚子链联轴器不宜用于启动频繁的适用范围。

(4)经常正反转。由于生产节拍为110 s/台,每天通过该设备转运的轿车达到260台,该联轴器应用在提升机上,一个动作的完成需要电机带动联轴器正反转各一次,滚子链联轴器显然不适合用于此种经常正反转的场合。

通过分析,确定了导致故障的根本原因,即JW4型机械化输送系统的提升机联轴器选型错误,不适合公司的使用条件,必须重新选型更换。

四、改进措施

找到故障原因后,对联轴器重新选型,按照节约费用、解决问题的原则,对所选联轴器提出限制条件。

以原有联轴器的轴孔为标准;适合频繁启动和频繁正反转;必须是标准件。表1是备选联轴器对照表。

表1 备选联轴器对照表

1.计算设备实际需要的扭矩

式中 T——理论转矩,N·m

PW——驱动功率,kW

n——工作转速,r/min

KW——动力机系数

K——工况系数

KZ——启动系数

Kt——温度系数

Tn——公称转矩,N·m

根据式(1)计算 TC=9550×(9.5/480)×1.0×1.25×1.3×1.2=382。根据扭矩计算结果及孔轴尺寸的限定,找出备选联轴器的具体型号进行具体比较,见表2。

表2 备选联轴器具体型号比较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弹性套柱销联轴器替换滚子链联轴器,原因有2点。一是由于设备安装联轴器的有效空间为350 mm,所以轮胎式联轴器显然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二是梅花型弹性联轴器的减振垫在内部,后期如果更换,拆换麻烦。弹性套柱销联轴器的减振垫在柱销上,从维修的角度考虑,弹性套柱销联轴器比较适合。

2.安装及效果分析

在安装之前,对购买的联轴器进行平衡检查,确认没问题后再安装。试车时设备工作正常,运行平稳。经过3个月的跟踪检查,确认联轴器替换工作圆满成功,设备运行进入正常状态。

六、总结

设备出现故障后,要深入了解发生故障的条件并认真分析故障现象。维修前要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分析导致故障的原因,初步判断故障所在。

不要过于相信专业制造厂家或者行业排名靠前的老牌公司。要有信心,相信对公司实际使用情况的了解,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维修完成后必须要试车并跟踪检查效果。

总之,设备出现故障总是有原因的,如果在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前提下,深入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再复杂的故障都是可以排除的。

猜你喜欢
联轴器滚子提升机
干熄焦提升机控制系统的改造
PLC技术在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永磁联轴器保护报警装置的设计及实现
圆锥滚子轴承半凸滚子的优化研究
仿真模拟在多联推力滚子轴承研发中的应用
满滚子径向自锁轴承的优化设计
煤矿用提升机提升能力的验算方法
高炉主卷扬柱销联轴器的改造
双列球面滚子轴承力学分析及滚子受载计算方法
矿井提升机调速控制系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