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单纯修补与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

2014-12-26 12:49李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5期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出血量

李博

对比单纯修补与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

李博

目的 对比单纯修补与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单纯修补组37例和胃部分切除组37例;分别给予单纯修补术和胃部分切除术治疗, 并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单纯修补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胃部分切除组;而胃部分切除组在住院时间上优于单纯修补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部分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与单纯修补组相比略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部分切除术, 能够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痛苦, 彻底根治胃溃疡, 整体疗效优于单纯修补术,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急性胃穿孔;疗效

急性胃穿孔是比较常见的临床多发病, 是消化性溃疡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随着胃部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目前已有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等治疗方式, 但两种方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各不相同。为了探究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和彻底性, 本文就单纯修补术与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74例, 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单纯修补组和胃部分切除组, 各37例。单纯修补组男女比例为20:17;患者年龄27~71岁, 平均年龄(52.0±3.3)岁;给予其单纯修补术治疗。胃部分切除组男女比例为22:15;患者年龄28~72岁, 平均年龄(53.0±3.5)岁;给予其胃部分切除术治疗。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抗感染、抗炎、禁食水及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①单纯修补组实施单纯修补手术治疗:手术前进行硬脊膜外麻醉, 在患者上腹正中位置切一小口以探查穿孔位置, 随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穿孔部位,缝合穿孔, 并利用大网膜对缝合部位进行固定。②胃部分切除组实施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手术前同样进行硬脊膜外麻醉, 在患者上腹正中位置切一小口以探查穿孔位置, 冲洗腹腔内部积液及食物残渣, 彻底清理后依据患者的穿孔部位及具体溃疡情况进行胃部切除, 随后将胃空肠吻合或胃十二指肠吻合。两组手术完成后都是用甲硝唑和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腹腔, 给予抗生素治疗, 在饮食方面, 主要为清淡流质食物, 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 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同时, 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对照 治疗后, 单纯修补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胃部分切除组;而胃部分切除组的住院时间优于单纯修补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对比 单纯修补组出现术后感染4例, 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 1例中毒性休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22%;胃部分切除组出现术后感染2例, 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 并发症发生率为8.11%;且对两组为期3个月的随访, 其中, 单纯修补术有4例复发, 复发率为10.81%, 胃部分切除组有复发2例, 复发率为5.41%, 胃部分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与单纯修补组相比略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胃穿孔是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据相关报道, 其发病率在1~10/10000, 并且大部分急性胃穿孔患者都有过消化系统溃疡的病史[2]。其发病原因, 大多数认为是患者胃部分泌太多胃酸, 胃黏膜保护作用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急性胃穿孔发作时, 患者腹腔内会聚集大量胃液, 刺激腹膜发生化学性腹膜炎, 导致患者剧烈疼痛, 如果不及时治疗, 严重后果将会导致患者休克。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胃部治疗技术的改进, 单纯修补术和胃部分切除术是目前运用最广的两种治疗方法。单纯修补术简单易操作, 手术时间相对较短, 安全度高, 比较适用于胃穿孔发生1 d以内, 耐受性较差, 出血量较少的患者[3]。但是, 单纯修补术具有伤口愈合缓慢, 容易发生伤口感染等缺陷, 单纯修补术并不能完全触及胃溃疡治疗, 手术后胃穿孔病症十分容易复发, 手术的彻底性并不理想。胃部分切除术能够彻底解决胃穿孔问题。经过手术, 病灶胃被切除, 主细胞和壁细胞的数量减少, 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 并将胃溃疡本身切除, 这种治疗方式比较适用于较大活动性出血和幽门梗阻患者, 但该治疗方式操作难度大, 术中出血量大, 手术时间长。从研究结果来看,两种治疗方式各具特点, 单纯修补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少于胃部分切除组, 但胃部分切除组的住院时间等指标都优于单纯修补组(P<0.05), 而胃部分切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与单纯修补组相比略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单纯修补术和胃部分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进行治疗, 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这两种手术方法都有各自的临床特点, 但胃部分切除术能够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痛苦,并能彻底根治胃溃疡, 减少胃穿孔复发机会, 治疗具有彻底性, 整体疗效优于单纯修补术,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尉金桥.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对比.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17):37-39.

[2] 辛永利.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对比.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63-64.

[3] 辛占良.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1(3):365-367.

2014-08-20]

473000 南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胃穿孔修补术出血量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