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砂“山水掇球壶”折射出中国文人的山水情结

2014-12-27 07:46陈红梅
江苏陶瓷 2014年1期
关键词:壶盖情结山水画

陈红梅

(宜兴 214221)

中国山水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表现形态主要是笔稍墨趣。中国画又以意象造型为主,意象造型可使画家能比较自由地造型和处理构图。陶艺人在紫砂陶上运用中国山水画作为装饰,使得中国画的抽象性、意象性在茶具上有了很大的艺术展示空间,而且富有情趣美。如此一来,情趣美成为了中国紫砂陶器的又一大魅力,这也是自己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现以紫砂“山水掇球壶”为例(见图1),谈谈作品所折射的中国人山水情结。

图1 山水掇球壶

1 紫砂“山水掇球壶”的工艺造型

紫砂“山水掇球壶”造型精巧绝伦,它的造型源自传统的“掇球壶”。“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它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达到了形与意完美结合的境界。紫砂“山水掇球壶”的基本造型是由壶钮、壶盖、身筒三个部位,按照小、中、大顺序排列起来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如此一来,此壶看似小球掇于大球之上,故称“掇球”。在“山水掇球壶”的盖沿和口沿处,各塑了一条粗细不同的绕线,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细看紫砂“山水掇球壶”,壶体浑圆硕大、浑厚华滋;壶嘴弯曲前冲,曲线优美;壶把自由舒展,飘逸放达;壶口略小,壶盖略呈拱形,壶钮呈圆球状。整件作品雍容大度、气韵生动。

2 紫砂“山水掇球壶”与山水画结合的画面美

紫砂“山水掇球壶”的壶腹彩绘了一幅山水画,这幅画不仅成为了此壶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承载着中国人文领域里最为深邃的精神寄托。先看画面,画的远处以非常简约的笔法寥寥淡染几笔远山,勾勒出平远的景色;近处则是嶙峋的山石,几株树木,水岸在即,满目萧疏。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从隋朝时期就开始出现山水画,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化,可以画出非常长的画卷,括进江山万里。这把紫砂“山水掇球壶”,其山水画面的“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其焦点也在变化,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一幅立轴长卷来。此幅山水画的“深远”,则是运用了远近山形态的浓淡对比,画出立体的山谷深邃的效果。痴痴地凝望着紫砂“山水掇球壶”壶腹上的半壁山水,整幅画无多着墨,大幅度地留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空阔的寄望,衬托出江南一隅的山水美景。

3 山水画面折射出中国文人的山水情结

愉悦自我、陶冶性情,这两个方面可以说是中国历代文人直接从山水画创作中获得快意的效果。同样,陶艺家也可以通过在壶器上描绘山水画,从而达到精神的舒畅。在创作紫砂“山水掇球壶”的过程中除了得到了快乐舒畅之外,同时也陶冶了自我的性情。清代王县说过这么一句话:“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以涤烦襟、破孤问、释跺心、迎静气。”这句话正道出了绘画所具有治悦自我、陶冶性情的特殊功能。从个体生命的角度体验天地宇宙的永恒,体味人在此中的自由,是魏晋山水诗的开启。魏晋时期,谢灵运的意义就是在文的自觉时注重形的依托,从哲学的本体论出发追求玄远的神超理得。真正代表中国山水情怀的是陶潜。陶诗是超越玄言的哲学深刻,它没有放弃玄言诗的宇宙本体和生命本体的体悟,并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去捕捉和体现这种体悟的本质和意义,把它们变成一种可触知的东西。一个有艺术的创意,就是将亲身体验到的无形结构找到形状。因此,山水草木在陶诗中是真意深情,是体现中国精神的哲学,是超然事外,是平淡中和。而今,在紫砂“山水掇球壶”上绘制山水画面,实际上也实现了这种怡情大自然的精神寄托,由此折射出中国文人的山水情结。

紫砂“山水掇球壶”从整体造型来看,它似乎并不像球,但细细分解,它又无不取之于球。“山水掇球壶”的壶身就是一个大球,这也是为了壶器造型整体美的需要。“山水掇球壶”的壶盖是半个球,壶钮又是一个球,而壶嘴及壶把则是截取壶上的一个球。在拾取“球”形的特点之后,进行加工、改造,使“山水掇球壶”的外型有了美的更迭。同时,又在此壶的壶腹彩绘了一幅山水画,寄寓了中国文人的山水情结。如此美景,让人赏心悦目。

[1]李屹.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中正平和[J].贵州都市报数字报.2013年07月03日.

[2]杨万芳.以中国山水画为视点看哲学对艺术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6):125-126.

猜你喜欢
壶盖情结山水画
伪造的情书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