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趣,紫泥风华——紫砂壶“绞泥竹鼓”创作浅谈

2014-12-27 07:46杨瑶芬
江苏陶瓷 2014年1期
关键词:竹节形体竹子

杨瑶芬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壶艺薪火相传,历经数百年的演绎,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格局。紫砂壶形美、质优、韵深、实用,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被冠以国粹艺术之称,带给人们极佳的视觉享受和心灵品位。紫砂壶的创作亦追求其内在的气场魅力,它既来自于制壶艺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也来自于造型、装饰的完美衬托,以及意象和意境的精妙搭配。

设计制作的这把“绞泥竹鼓”(见图1)紫砂壶便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作品,该壶从大自然悠悠的竹韵和美轮美奂的树纹中提取创作灵感,将两者的形象特质附着于壶体之上,呈现出一派自然森林的清新气息,带给人返璞归真的心灵享受。在具体设计上,又充分结合花塑器造型和绞泥装饰的特点,优化外形性能,烘托主旨,从而升华出其内在的竹文化意蕴,使人回味悠长。

图1 绞泥竹鼓壶

1 竹节造型,趣自天成

历代紫砂艺人通过细心观察研究和创作实践,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点,总结出了几何形体、自然形体和筋纹形体三大造型体系,而自然形体(俗称“花货”)则是三大造型体系中最生动有趣的,它以直接模拟自然界固有的物或人来作为造型的基本形态,并通过适度的夸张和巧妙的塑造,实现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如“梅型壶”、“竹节壶”等,便是自然形体紫砂壶中的经典器型。这把“绞泥竹鼓壶”在造型上吸收了传统“竹节壶”的构造特征,以竹段组成整体风格,显得自然朴雅、生动逼真。壶身呈扁鼓状,仿佛由一节粗壮的竹子截段而成型,双线竹鼓缓和顺畅,在壶身上形成较大的空间比例;壶底圈足,达到抬高壶身的视觉效果,具有空灵感;壶嘴短而弯,由三段竹节组成,壶把则由五段竹节组成,盖顶桥钮亦由四段竹节组成,嘴、把、钮风格一致,以大自然竹子的形象入壶,惟妙惟肖,尤其是各自所呈转折之处恰由竹鼓线巧妙完成,显得毫无雕琢尴尬之感,自然而天成。整壶造型设计精巧、线条流畅、比例精准、舒展大方,营造出竹林悠然的气息,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2 绞泥装饰,返璞归真

绞泥工艺是紫砂壶装饰技法中极有气派的一种,它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色彩的紫砂泥条,按设计要求叠放、镶嵌,再切成多色泥片,按打身筒做壶的程序捏搓,最后拍打成片、成型,绞泥装饰中所形成的色调对比强烈的不规则线条,恰到好处地在紫砂壶上表现出作者的表达意图,充分体现出紫砂古朴典雅的审美情趣。顾名思义“绞泥竹鼓壶”便是采用了绞泥这一装饰技巧,选取壶身双线竹鼓中间所形成的留白区域为平台,以红、黄、棕、褐四色为基调,提梁如同树纹的纹络,逼真、具象,这些看似没有规则的纹络,好似融入了天地之色,将大树之灵韵吸附在了艺术形象上,气势恢宏、触动人心,仿佛将人们带进了一片原始森林,古木葱茏,心随景动,那一道道树纹如同定格的画面,将生动的自然聚焦在了其中。壶中的绞泥装饰显然与整体造型风格相辅相成,自然情趣荡漾其中,让人心醉,真正表现出返璞归真的意境。

3 竹子文化,品味内涵

上苍赋予陶都宜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素有“竹的海洋”之称,而竹文化又在无形之中渗透到了紫砂艺术的创作中,丰富了紫砂壶的品位与内涵。竹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正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对人格精神追求的目标。因此,这把壶以竹文化为题材展开创作,旨在诠释竹文化的内涵魅力,同时更以竹子这一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传达更深层的人文道义,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主旋律巧妙呼应,提升了整把壶的精神境界。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陈雨前.陶瓷艺术文化审美[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竹节形体竹子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竹节人”中说“趣味”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和竹子在一起
鸡霉形体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