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梅香壶中现

2014-12-27 07:46范浩震
江苏陶瓷 2014年1期
关键词:壶体梅花紫砂

范浩震

(宜兴 214221)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仗冰,犹有花枝俏。”秋去东来,万物飘零,唯有梅花迎寒开放,花形秀美多样,花姿优美多态,花色艳丽多彩,香味芬芳袭人。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它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所以,“梅”历来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所推崇喜爱,在文学、书画作品里都有它的踪迹,紫砂也不例外。

“梅桩壶”是仿生型紫砂茶壶,是紫砂壶“花器”传统款式中的经典代表作,因形似梅桩而得名。以“梅”为题材的各种造型的紫砂壶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例如汪寅仙的“弯把梅桩壶”(见图1),这是她观察体会后进行艺术的提炼,展现出梅桩形象、神韵与气质上的美感。她以写实的手法刻画自然生态美于花货上,诠释田园中旺盛的生机和饱满盎然的精神,仿真形象惟妙惟肖,在运色上保持紫砂特有的光华质感,而不求颜色与实物相同。仅于局部做颜色处理,形成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也更能突显作品造型特色及优雅气韵。观此作品,壶身于其脱皮露骨处及流形成整个由右下向左上倾斜的势态,依赖左下两节砍去的粗枝头稳住下盘,口、盖以波形线条缓和形式;盖钮为奋力向右扭转的椿头,创造反向抗力直至突起回旋的梅干弯把,使不稳定的紧张状态趋于平衡,完成整体的和谐。

图1 弯把梅桩壶

实践表明,要做出一把好壶,必须反复思索、琢磨,体悟那些物体的精、气、神,这样的作品才有内涵、有气质。“腊梅逢春壶”(见图2)器宇不凡,以泥塑砂,以另一种手法表现出了梅的傲骨和精神。

壶身如一截老梅桩,带着岁月的沧桑,粗壮有力,仿佛诉说着历史斑驳的印记;壶体中央雕塑出梅桩的结疤,寓意着梅花历经风霜后的坚定和执着,壶体右侧顺势长出了二三只梅枝,似在墙角独自开放,又和壶体中部的结疤遥相呼应,百年老梅桩和娇俏的梅花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有时光的流逝,也有新生的希望,梅的姿态或仰、或倾、或倚、或思、或语、或舞,或倚戏秋风、或笑傲冰雪、或昂首远眺,奇姿异态纷呈,美不胜收,壶嘴为梅桩的造型,壶嘴上扬,伸展自然,显得苍穹有力,出水流畅;耳形的壶把,呼应着“梅”的元素,一段微微转折的梅枝和壶体上的梅花自然结合,表达着梅花的勃勃生机,如同四季的轮回里即使经过百年风吹雨打,梅花依然艳若桃李、灿如云霞,又如燃烧的火焰、舞动的红旗,极为绚丽,颇具感染力,使人受到鼓舞、感到振奋,心中腾起异样的激动;壶盖和壶身过渡处如行云流水嵌入壶身,平坦自在,动静结合,给人以振奋后的平静思索;壶钮依然以梅桩造型为创意,精雕细琢间一簇小梅桩稳健地竖卧,成为壶钮,壶盖上的几朵梅花有的怒放,有的还是花蕊,和壶体上的梅花上下呼应,带着闲情逸致,苍茫冬日里,香的是梅,白的是雪,即使不着一字,也可在这把壶上尽得风韵。从壶的整体看,整把壶像一件强有力的雕塑作品:壶上梅花如银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么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瑕、清正无邪,令人望之肃然起敬。而梅桩则成熟老到,器宇轩昂,百折不挠,给人以一尊精工细刻的雕塑之感,赋予了神韵。在隆冬季节,任凭风吹雨打,梅花从不低头折节。梅花用它那纯洁的性格洗礼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令人在赏壶品茗之余,感觉人存正气,壶涵茶香。

图2 腊梅逢春壶

紫砂花塑器的创作源于现实和自然,紫砂艺人在创作时必须注重艺术上的变化与统一,气势上的生动与协调,效果上的实用与美观,作品才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和艺术的享受。而以“梅桩”为创作载体的紫砂作品,通过各人的不同演绎生动地再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也充分说明了传统的紫砂花器深深地扎根于民间生活,是民族性的东西,属于民族的东西必定有着扎实而广阔的基础,也必定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壶体梅花紫砂
汽车膨胀壶体用聚丙烯材料黄变及改善研究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梅花
梅花引
梅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