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传统“华夷观”的研究及其启示

2014-12-31 11:50金佳丽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近代深化启示

金佳丽

[摘 要]华夷观念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近代“华夷观”研究兴起;九十年代,该研究进一步拓展,开始走向兴盛;21世纪以来,它处于繁荣时期。四十年来,学术界对近代“华夷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存在不足,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关键词]近代;华夷观;研究;深化;启示

华夷之辨,又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是一种把华夏与夷狄区别看待的传统观念。它贯穿古代中国政治、民族、外交等各方面。朱义禄甚至认为:“夷夏之辨是全方位地理解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学术思想发展历程的主心骨。”[1]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近代“华夷之辨”思想的研究成果较多。本文拟对相关研究成果及其演变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推动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有所借鉴。

一、20世纪八十年代对传统“华夷观”研究的兴起

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已经有人对传统的“华夷观”进行反思,开始了“华夷观”的近代转变,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过程也必然成为后来中国近代思想史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八十年代,对近代“华夷观”及其演变的研究逐渐增多。一些学者从“夷”“洋”二字发生替换的角度,分析并评价近代华夷观念的变迁。如陈旭麓对“夷”“洋”二字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李时岳、胡滨不仅叙述了“夷”“洋”二字的嬗递,还梳理出“夷务”“洋务”在近代的演变。还有一些学者对某一时间段的华夷观念进行研究。王燕军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西洋观的变迁过程。刘圣宜通过律劳卑事件,深入分析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指出受华夷观念影响,“清政府的态度和做法对激化中英矛盾冲突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八十年代,对近代“华夷观”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对近代“华夷之辨”的论述多散见于相关文章之中,缺乏整体性研究。

二、20世纪九十年代研究的拓展

对近代“华夷观”的研究在九十年代得到进一步拓展,出现了大量著述。

这一时期,学界出现了对近代华夷观念变迁的宏观性专题研究。如杨思信论述了传统夷夏文化观在19世纪40至90年代的消退历程。[6]封安波分鸦片战争前、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甲午战后以及辛亥革命前十年四个时期,对华夷观念的演变做了系统分析。[7]这也是第一篇专门研究近代华夷观念演变的学位论文,较全面地论述了华夷观念在近代的变迁,无疑是一种开拓。

对近代“华夷观”的评价,学者们多持否定态度。郑强胜评价魏源“突破夷夏大防的传统观念,勇敢正视外夷的先进和反省自己的不如,无疑在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打开了一道缺口”。[8]张海林重点论述了王韬“华夷观”的发展演变历程。[9]袁伟时认为华夷之辨是“中华民族步履蹒跚的直接原因,也是这个古老民族正在沉睡的重要标志”。[10]向玉成认为华夷观念是清政府闭关政策的思想基础,华夷观念的长期存在,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11]葛剑雄认为鸦片战争后,“统治者虽然被迫接受了这种强制的开放,却并未改变‘华夷之辨的观念”。[12]同时学界也开始关注影响近代华夷观念变迁的因素。田毅鹏认为甲午战争导致了华夷观念的最后崩溃。[13]萧永宏认为在洋务运动期间出现的“春秋战国”论,冲击了以华夷为核心的天朝观。[14]杨思信认为:“社会经济的变迁,是传统夷夏文化观最终走向消退的根本原因……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是推动晚清国人文化观念更新的巨大力量……民族主义,是晚清国人在摈弃夷夏文化观后的理性选择。”[15]

如上所述,九十年代对近代“华夷观”的研究开始兴盛。研究成果在数量、质量上都上升到一个新阶段。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宏观性研究;很多研究视角处于开创时期,还须加以丰富完善。

三、21世纪以来研究的新发展

21世纪以来,对近代“华夷观”的研究,无论在广度、深度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成果颇丰,在数量、质量上都超出了前两个阶段。

1.近代华夷观念变迁研究

关于华夷观念的变迁,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三个阶段说。刘伟、张梦飞分为康乾盛世时期、鸦片战争时期、维新变法时期三个阶段[16];任云仙分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务时期、甲午惨败、庚子赔款三个阶段。[17]

(2)四个时期说。宝成关、田毅鹏将晚清华夷观念解体崩溃的过程分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松动期”;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是“解体期”;从甲午战争的惨败,到戊戌变法的勃兴时走向崩溃期;庚子事变后的20世纪初年是华夷观念的最后崩溃期。[18]王尔敏把19世纪士大夫对中西关系的理解分为:1840—1860年初步认识与反应、1860—1880年西力冲击下衍生新观念、1880—1895年对西方观念的吸收与融合、1895—1900年民族主义与西方思想的移植。[19]

(3)分阶层讨论说。刘遗伦、邓佑先认为夷夏之辨的瓦解最先发端于中英之间的通商交涉,意识层面上则从学术界开始,并在80年代以后基本完成了转变;统治阶层的转变从《天津条约》开始,在外国列强的逼迫下一步步退缩,直到90年代,特别是中日甲午之战以后,才真正完成转变。[20]

2.近代人物华夷观念研究

这一时期,近代人物华夷观念研究范围扩大,多集中研究代表性人物。刘斌[21]、李玉[22]皆认为,林则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华夷之防”的桎梏,但很难摆脱华夷观念。严亚明认为魏源“他的可贵之处在于破除了‘夷夏之辨的藩篱。”[23]王先明、付燕鸿[24]、刘丽丽[25]都高度评价了徐继■对传统夷夏观念的突破。刘四平认为王■运的华夷观,是对公羊学中“夷夏之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王■运提出了“自治为防夷之道”以及“化导外夷至于大同”的思想主张。[26]

3.近代社会群体、派别的华夷观研究

革命派的华夷观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这与时值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有关。如朱义禄认为革命派把“夷夏之辨”当作推翻清廷统治的思想武器。[27]李帆[28]强调革命派的“夷夏之辨”带有种族主义色彩。封安波认为在20世纪初期,立宪派和革命派先后完成华夷观念向近代民族观念的转变。[29]

此外,朱义禄认为:“大体上说,在19世纪里,凡是主张变革的,都是倾向于以夷变夏的,对立面就是希望以夏变夷的顽固派。”[30]黄庆林论述了守旧派固守的“夷夏之辨”的理论基础、内涵及本质,他指出守旧派“夷夏观”的实质是一种文化自我认同意识,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31]贾小叶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下层民众仍坚持“夷夏之辨”。[32]

4.对近代“华夷之辨”内涵的研究

朱文哲认为“夷”字的内涵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指称明确并僵化,“夷夏之辨”出现危机;在清末满汉之争时,“夷”字复兴,“转为‘满洲的象征符号”。[33]但也有学者提出,“华夷之辨”的内涵在近代并没有发生转变。贾小叶指出“夷夏之辨”既有开放性又有封闭性,开放强调夷夏间的互变,封闭强调夷夏间的对立,长期以来,学界更多地强调其封闭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开放的内涵。[34]

21世纪以来,近代“华夷观”研究取得明显成就和突破。学界研究的热点,除了继续关注近代“华夷观”变迁研究和近代人物“华夷观”的研究外,各个阶层、群体华夷观念研究也成为新的热点。受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影响,关于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华夷观念研究明显增多。总体来看,近代“华夷观”研究的范围扩大,角度增多,而且围绕近代人物是否突破华夷观念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四、余论

纵观三十多年来的近代华夷观念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后,研究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从近代“华夷观”的研究历程中,我们也可体会到,社会的发展、宽松的学术环境、自由的争鸣氛围对学术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

对近代华夷观念的研究虽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学者们从某一方面、某一时间段来论述近代华夷观念的专题性著作相对较少;学者们多关注于上层统治者、典型人物,而对于地方绅士及下层民众的思想演变则缺乏系统研究;关于个案的深入研究仍然不足。近代人物的华夷观念研究虽著述较多,但零星的散见于各篇文章之中,未成体系。如冯桂芬的华夷观念发展历程仅零星的在一些文章中提到过,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对于近代人物华夷观念的研究仍不全面,像李鸿章、康有为、袁世凯等重要人物的华夷观研究较少。

总之,四十年来对近代“华夷观”的研究,既有一定的突破,也有着不足,我们仍须对中国近代华夷观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义禄.夷夏之辨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之三[J].同济大学学报,2002(3).

[2]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3]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王燕军.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西洋观的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4).

[5]刘圣宜.华夷观念与律劳卑事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3).

[6]杨思信.试论传统夷夏文化观在晚清的蜕变[J].中州学刊,1998(4).

[7]封安波.晚清华夷观念演变探析[D].厦门大学,1999.

[8]郑强胜.近代文化与魏源精神[C].纪念魏源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4.

[9]张海林.论王韬“华夷观”的变化及其近代外交思想[J].江苏社会科学,1992(1).

[10]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

[11]向玉成.清代华夷观念的变化与闭关政策的形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1).

[12]葛剑雄.天朝心态中的开放观[J].二十一世纪,1993(15).

[13]田毅鹏.甲午战争与华夷观念的崩溃[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7).

[14]萧永宏.论洋务时期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J].学术月刊,1997(12).

[15]]同注[10]

[16]刘伟,张梦飞.“华夷之辨”在清代的递嬗[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6).

[17]任云仙.晚清中国国际秩序观念的变迁[J].燕山大学学报,2010(1).

[18]宝成关、田毅鹏.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19]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0]刘遗伦,邓佑先.“中国中心观”与“夷”“洋”之变[J].贵州文史丛刊,2008(1).

[21]刘斌.林则徐华夷观念刍议[J].中华文化论坛,2006(2).

[22]李玉.林则徐华夷思想浅析[J].鲁东大学学报,2009(5).

[23]严亚明.“师夷长技”与魏源的民族意识[J].宁夏社会科学,2001(5).

[24]王先明,付燕鸿.从“华夷”到“中西”话语的演变——<瀛寰志略>与近代民族观念的孕育[J].学术研究,2010(9).

[25]刘丽丽.徐继近代民族思想论析[D].湖北大学,2012.

[26]刘四平.王运政治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7]同注[1]

[28]李帆.西方近代民族观念和“华夷之辨”的交汇——再论刘师培对拉克伯里“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的接受与阐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2).

[29]封安波.论20世纪初华夷观向近代民族观的转变[J].求索,2011(7).

[30]朱义禄.夷夏之辨与近代中国顽固派——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之二[J].同济大学学报,2001(5).

[31]黄庆林.论清末守旧派的“夷夏观”[J].社会科学家,2010(4).

[32]贾小叶.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J].史学月刊,2007(10).

[33]朱文哲.“夷”与“满汉”:晚清民族主义起源探微[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1).

[34]贾小叶.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J].史学月刊,2007(10).

猜你喜欢
近代深化启示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