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高官杨义邦

2014-12-31 12:42钟振敏
中国石油石化 2014年21期
关键词:贷款香港

○ 文/钟振敏

在“小利”的驱使下,杨义邦把骗子当财神,陷入并不高明的圈套, 执迷不悟。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广大党员的意见,1982年7月27日,对化工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北京市燕山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杨义邦在对外经济工作中的严重错误,进一步核实材料后做出了处理,决定给予杨义邦留党察看二年和撤销原任党内一切职务的处分,并建议撤销他在党外原任的各种职务。

●打虎没有完成时。今年第二轮中央巡视工作已正式启动。图为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情况。 供图/CFP

杨义邦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仅仅拿他把一批塑料原料低价卖给香港商人来说, 就让人家获利75万美元之多。那个香港商人以低于中国外贸公司的价格销售这批塑料原料,使我外贸公司被迫两次调低价格, 又少收入了48万美元。

陈云批示

“万料不到中国塑胶会自相伤害, 自相残杀。”一些外国商人对此表示不能理解。这个案件发人深思。因涉嫌贿赂使国家损失几十万美元,1982年2月1日,纪委给予杨义邦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世纪70年代北京燕山炼化厂创立了北京市燕山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开创了中国厂矿改制为公司的先河。杨义邦任该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后任国家化工部副部长,是当时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

“这件案子书记处讨论了两次,不做决定。我是退无可退,才由纪委做出决定的。一部分参加书记处的同志顾虑重重,我看没有必要怕那些负责同志躺倒不干。要讲党性。谁要躺倒,就让他躺吧。”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严肃党纪、从严执纪”时刻,有人反映对杨义邦处理太轻。1982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陈云对此做出批示。

中央纪委1982年7月27日做出《关于进一步核实和处理杨义邦同志所犯错误的决定》,给予杨义邦留党察看二年和撤销党内一切职务的处分,并建议撤销他在党外的各种职务。1982年8月11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杨义邦化工部副部长职务。杨义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止1982年),因经济问题撤销的最高级别官员。

走上邪路

有什么东西比国家的尊严更神圣, 比国际信誉更可贵呢? 但是, 杨义邦似乎不这样认为。在燕山公司与外商签订外贸合同之时, 他毫无必要地请香港商人来做“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家堂堂的国营大公司的信誉,竟要一个香港皮包商来担保。杨义邦发给香港商人柯某以燕山公司顾问聘请书、北京工程建设总公司授权代表证书, 使这个皮包商身价百倍。

柯某把顾问聘请书和授权代表证书一起放大复制, 悬挂在他们的富利来公司的办公室里, 把这两个头街印在他的名片上, 到处向人吹嘘说他是负有“特珠使命”的“中国代表”。他以顾问、代表的身份, 又是向美国、西德、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几十个著名厂家和公司发出为燕山及北京其他公司选购设备的询价书, 又是向一些国家的大银行进行筹借巨额贷款的洽谈, 弄得沸沸扬扬, 满城风雨。用一家外国报纸的话来说, 叫作刮起了一股令人目眩的“富利来旋风”。这场“旋风”使我国的尊严和信誉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

杨义邦的行为,令国人吃惊, 甚至连外国人也瞠目。杨义邦到香港后, 为了去日本和西欧寻求贷款, 竟然一再违犯国务院和外交部的规定, 不通过外交部等有关外事部门, 而由柯某替他办理去日本和比利时的签证。日本驻港领事馆人员看了杨义邦的护照, 大为惊讶, 简直不敢相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副部长竟由一个商人来经手办签证。欧洲的一些银行也对中国政府的一个副部长不经过中国使馆和中国银行, 而通过一个不知名的港商前往洽谈巨额贷款难以置信,感到这是不可理解的怪事。

“杨义邦作为政府的一个副部长, 到国外筹集资金, 这本是一件严肃的外事活动, 其任务应通知有关部门和使馆,按理还应征询一下这些部门的意见才对。”“这样大的一件事居然诡秘进行,很多不合常理的途径和程序, 都引起中、外的怀疑。这是置国家的信誉而不顾。”“我们的副部长听人摆布, 让人家打着我副部长的旗号以壮声势, 这实际上是为人家招摇撞骗提供了一把货真价实的保护伞。”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康矛召说。

链 接

打虎没有完成时

伴随中央巡视组密集进驻各地,今年第二轮中央巡视工作已正式启动。而此轮巡视将实现十八大后中国内地31省份第一波“中央巡视全覆盖”,意味着巡视反腐力度将持续。2014年7月22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的专项行动。由于一些外逃嫌疑人牵涉腐败犯罪,因此,这一行动也被视为中国反腐“内外联动”的重要举措。7月27日,中纪委、中组部、审计署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又是一记制度反腐的重拳。

中央高压反腐,破解了此前流行的一些反腐“伪规律”。诸如退休后就可“平安着陆”,纪委不会查自家人,反腐会“适可而止”等,现在都不灵了。打下周永康这样的大老虎,更是对“刑不上常委”的校正。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18日的一篇报道还特意提到,所谓反腐影响经济、反腐“适可而止”论以及“适度容忍腐败”论等,都不值一驳。

执迷不悟

港商柯某的欺骗手段并非高明。这个骗子1978年底派人来北京上书说:“可以用私人名誉(原文如此, 其实应为‘名义’)之方式, 贷款给中国政府500亿至1000亿美元, 作为中国政府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部分资金。”代价是什么呢? 唯一的条件是他要拿2%的手续费。可以贷款1000亿美元, 这口气够大的了。稍有一点国际信贷常识,即可看出这有悖于常理。当时, 整个欧洲的流动资金大约只有6000亿美元。在正常情况下, 任何时候可以借出来的钱, 最高也不得超过其资金的20%。按这个借贷率来计算,整个欧洲能够用贷款的总额,也不会超过1200亿美元。柯某一张口就可以贷款1000亿美元,简直是天方夜谭。

柯某在派人来京活动之前, 先派人到广州活动过, 说他们拥有国际上巨额长期贷款的支持,要在国内投资建设,并要求在国内取得有关方面的委托书或代表权。但是, 广东省有关单位没有上当。他们采取了慎重态度, 一经调查, 很快就表明不值得与之洽谈。

“这些人我看是骗子, 目的在于2%的手续费。” 当柯某再派人到北京上书时, 有的领导马上明确指出,后来又打过招呼说,“我十分怀疑是‘香港皮包公司’一类货色。”国家计委的有关领导与柯某派来的人谈了一次, 即得出这样的印象:“觉得他讲得很玄乎靠不住”,“那些背景及材料,看来都是胡吹”,“他的口气很大, 要价很高”,“因此我们没有理睬他”。所有与柯某接触过的人都没有上当, 唯独杨义邦除外。

柯某是个并不高明的骗子。他“不打自招”。1978年底,他自称是可以提供1000亿美元贷款的国际财团的代表以后, 还不到一个月, 就于1979年1月20日由香港来京, 向杨义邦提出, 对外没有名义难以活动, 要求给他以燕山公司顾问的名义。这就说明他是一个皮包公司的经纪人,他自行戳穿了他的伪装和骗局。

●诚设规矩,以定方圆。敬畏规则,“廉”花盛开。 供图/东方IC

一意孤行

柯某经过杨义邦的介绍,1979年1月,同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签署了一项提供5亿美元贷款的备忘录。接着,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即派王振华赴香港继续与之商谈。柯某照样是那一套,一再提出要给他以顾问和授权代表的名义, 以便用这种名义去寻求贷款。王振华当即表示:用这样的方式去寻求贷款, 并不需要别人插手, 我们自己也完全能办到,因此拒绝给柯某以任何名义, 随后就断绝了同他的往来。王振华的做法是正确的。杨义邦却在柯某已显真面目时, 仍然深信不疑, 仍然要依靠他去谋求贷款。

有的同志拿出确凿可靠的材料来证明柯某是个皮包商,毫无资信。可是, 杨义邦听不进去, 仍一意孤行。他相信那个香港的“大亨”,却不愿听取同志的劝告,这是为什么?杨义邦犯这么严重的错误, 越陷越深,源于两个字:小利。

第一, 不是为了全局的利益、 国家的利益, 而是为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个人的利益。只要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个人有利, 他就什么也不顾, 不惜损害国家全局的利益, 甚至连国家的尊严、声誉和形象都不顾了。

第二, 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当然, 小团体主义本来就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但还不止于此。他只想由此另辟蹊径, 一鸣惊人, 给自己抬高身价,谋求政绩,谋取政治资本。至于贪图财物, 受贿索贿, 这种利就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是杨义邦走上错误道路的内在逻辑。

正是在这种“小利”的驱使下, 杨义邦不仅不同意说柯某是骗子, 而且觉得柯某是很可信赖的朋友。

杨义邦可以把内部的信件,交给他心目中的这个“大亨”从香港带到广州, 而“不分彼此”。

杨义邦要闯一条所谓的新路。 在他的设计中, 是要借助海外的“财神”。当柯某出现了,说是可以通过他找国际财团贷款,杨义邦顾不得这个“财神”是真是假,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了。他一头钻进柯某设置的并不高明的圈套, 误入迷途而不肯回头, 甚至不承认自己是受了骗、上了当。

猜你喜欢
贷款香港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迎来境外贷款业务机遇期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香港ifc商场夏日呈献
旧信封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