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4-12-31 11:14葛以山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心内科江苏泗洪223999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通率尿激酶心血管病

葛以山(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心内科,江苏 泗洪 223999)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最典型的一种临床症状,同时也是内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且常伴有胸骨后剧痛,或者是向其他部位发散,如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在临床上极容易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如果血栓发生在冠状动脉大支的近心端,则会导致大范围的血管梗塞,从而造成患者心力衰竭或心脏破裂等严重症状[1-4]。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医院应争分夺秒的对患者尽快进行溶栓治疗。笔者作为一名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主治医生,现结合所在医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且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且皆为静脉推注溶栓治疗。男76例,女10例,年龄42~71岁,平均59.4岁。其中前壁梗塞患者35例,前间壁梗塞患者有23例,广泛前壁梗塞患者13例,下壁+右室梗塞的6例,其他部位血栓的共计11例。纳入标准:①患者持续胸痛半小时以上,且经休息和硝酸甘油治疗后症状没有缓解。②患者心电图出现相邻或多个导联的ST段升高,且肢导联要大于0.1 mV,胸导联要大于0.2 mv。③患者若发病≤6 h,且来院时已是发病后6~12 h,此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④患者年龄≤70岁,且无溶栓反指征者。

1.2 方法: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半小时内给予尿激酶100~150万U静脉内滴入,同时在滴入前服用阿司匹林300 mg,以后每天降至50 mg,同时在静脉滴入尿激酶后12 h内给与肝素抗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在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2 h内,每隔半小时监测一次患者的心电图,按照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冠脉间接再通情况作为观察指标:①溶栓治疗2 h内,观察患者心电图抬高最明显的导联ST段迅速下降超过一半。②溶栓治疗2 h内患者胸痛症状基本消失。③溶栓治疗2 h内患者出现短暂的再灌注心律失常。④患者心肌酶提前出现。具备上述四项中的2项者即可视为再通,但如果是第2与第3项组合不能判为再通。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本组8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中,有55例患者冠脉再通,再通率为63.95%,有3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症状,无死亡病例。

2.2 患者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间与冠脉再通率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本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的与患者冠脉再通率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时间越久则再通率越低,这也证实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应越早越好,详见表1。

表1 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与冠脉再通率的关系

2.3 患者年龄与冠脉再通率之间的关系:笔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发现患者再通率与患者的年龄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年龄越大,冠脉再通率越低,详见表2。

表2 患者年龄与冠脉再通率的关系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其发病率也不断升高。目前国内外关于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率的相关报道差异巨大,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间隔不同,以及患者年龄差异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本组患者中发病率3 h内的患者的再通率为100%,发病6 h内的患者的再通率为84.44%,发病12 h内的再通率为68.92%,总的冠脉再通率为63.95%,在国内外类似报道中也属于高再通率。溶栓疗法作为基层医院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措施,许多学者认为心肌梗死的最佳溶栓时间为6 h内,这是因为形成透壁性坏死需要经历大约4~6 h,而冠脉再通率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时间越久则栓子的纤维蛋白凝块越硬,从而难以被纤溶剂溶解,甚至会导致心肌梗死,而使心功能受损。

近年来,一种新的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法在一些大型医院普遍实施,也就是急诊支架植入术,该疗法可以迅速的开通相关动脉,且可以使血管腔变大,血管壁平滑,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提高冠状动脉的储备能力。有研究表明,直接行急诊支架手术死亡病例与非致命性梗死率要比静脉溶栓疗法低的多,但由于此疗法技术含量高,在二级及以下医院难以具备开展急诊支架植入,因此不利于在基层进行广泛推广。

静脉溶栓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重要手段,近年来有很多进展,瑞替普酶作为第三代溶栓剂在我国得到了专家共识。现在国内溶栓药以尿激酶居多,其不仅来源广、经济、不良反应少,且不存在过敏现象等优点,但目前国内关于尿激酶的用量问题还没有统一,基本还是依靠医生在临床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来选择剂量,主要分布在30~150万U。笔者在平时工作中,发现大剂量冲击疗法对提高患者再通率有着明显的效果,但得时刻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出血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正是由于尿激酶的这些优点,因此其在基层大力展开,以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抢救,提高冠脉再通率。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8.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3.

[3] “八五”国家公关课题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比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1):68.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猜你喜欢
通率尿激酶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