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术后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对妊娠率的影响

2014-12-31 11:14古幼霞广东省五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五华514400
吉林医学 2014年30期
关键词:亮丙瑞林烯酮异位症

古幼霞 (广东省五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五华 514400)

笔者对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均进行了腹腔镜保守治疗,并于术后给予了不同治疗方法,观察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妊娠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127例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患者,年龄19~38岁,不孕时间1~7年,排除双侧输卵管堵塞及男方原因所致的不孕。127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后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2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期待治疗组)35例、A组(孕三烯酮组)48例和B组(亮丙瑞林组)44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不孕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三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7 d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病灶类型、累及范围和r-AFS分期给予输卵管整形再通术、盆腔粘连分离及电凝破坏等手术方法,术后用亚甲蓝进行双侧输卵管通液。为防止盆腔再次粘连,可用NaCl溶液灌洗或放置生物蛋白胶,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 d[1]。腹腔镜术后三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对照组为期待自然受孕组,术后根据患者基础体温或卵泡发育情况指导易孕期[2]。A组患者于月经来潮后第1天开始口服孕三烯酮2.5 mg,2次/周,米非司酮片 10 mg,1次/d,连续给药 12周以上。B组患者皮下注射亮丙瑞林3.5 mg,1次/4周,连续皮下注射亮丙瑞林8周后,加服倍力美和甲羟孕酮,口服剂量分别为0.6 mg/d和4 mg/d,连续口服给药4周,总治疗疗程为12周。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后12个月、24个月观察三组患者妊娠率,按照患者r-AFS分期情况,分别观察不同分期患者12个月、24个月的妊娠率。通过对比各组和不同分期患者的妊娠率,分析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和r-AFS分期对妊娠率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术后妊娠率比较:术后随访12个月、24个月,A组和B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术后妊娠率比较(例)

2.2 不同分期患者妊娠率比较:不同分期患者中r-AFSⅠ~Ⅱ期患者12个月、24个月内妊娠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详见表2。B组r-AFSⅢ~Ⅳ期患者妊娠率为66.7%(16/24),A组r-AFSⅢ-Ⅳ期患者妊娠率为42.9%(9/21),对照组 r-AFSⅢ -Ⅳ期患者妊娠率为 15.4%(2/13),B组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

表2 不同分期患者妊娠率比较[例(%)]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显著相关,临床治疗方法中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针对性强等特点,成为临床手术的首选术式。但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率并不理想,许多临床专家建议术后可配合药物治疗。笔者将不同药物应用于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治疗中,试验结果显示,皮下注射亮丙瑞林相比口服孕三烯酮能显著提高术后妊娠率。分析作用机制发现,孕三烯酮虽然对雌激素依赖型内膜症有一定疗效,但相比亮丙瑞林通过抑制垂体功能,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而言,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的局限性[3]。因此本组资料中皮下注射亮丙瑞林的患者术后妊娠率显著更高,临床试验结果同样显示,r-AFSⅠ~Ⅱ期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由此说明,子宫内膜r-AFS分期对患者妊娠率有较大影响。

[1] 龚春桃.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治疗与妊娠率[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528.

[2] 邬 玮.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妊娠率比较[J].安徽医学,2012,33(5):553.

[3] 许希中.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妊娠率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5):611.

猜你喜欢
亮丙瑞林烯酮异位症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亮丙瑞林预处理辅助腹腔镜病灶剔除术对OEM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及自然妊娠率的影响
宫—腹腔镜术后辅以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亮丙瑞林、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对照研究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异长叶烯酮合成条件优化及动力学
铀酰-Salophen与环己烯酮的作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