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意志”在绘画中的作用

2014-12-31 23:58杜冰
艺术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情感表达民族性

杜冰

摘 要:绘画艺术作为图像文化的形态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纵观中外美术史,艺术形态层出不穷,艺术观念推陈出新,无论艺术家创造了多少以前不曾有过的新式艺术,“艺术意志”始终是其本质所在,是“艺术”的动力和生命。“艺术意志”即艺术家的情感,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表达,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质。

关键词:艺术意志 情感表达 民族性

“情感”是人的一种潜在的内心要求,真正的艺术在任何时候都满足一种深层的心理要求,并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不仅是表现主义艺术充分体现了这种“艺术意志”,在各种现实主义风格的艺术中“艺术意志”同样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包括人类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情感精神、民族气质、审美趋向等。德国美学家沃林格尔在《抽象与移情》中提出“制约所有艺术观象的最本质得要素是人类所具有的‘艺术意志,‘艺术意志即潜在的内心要求,这种要求是完全独立于客观对象和艺术创作方式的,它自为地产生并表现为形式意志。”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艺术意志”在绘画中的作用。

一、从绘画发展过程来看

绘画自诞生以来就与精神生活有关。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开始在岩石上绘画图画。那时,人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崇敬和畏惧之心,绘画在当时具有巫术功能,但都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原始的图腾舞蹈把各个本来分散的个体的感情存在和感性活动,有意识地紧密连成一片,融为一体,它唤起,培育,训练了集体性,秩序性在行为中和观念中的建立,同时这也就是对个体性的情感,观念等等的规范化。而所有这些,又都是与对虚构的神灵世界的巫术支配或崇拜想象联在一起的。其中既包含智力活动的萌芽,同时又是本能情感的抒发和宣泄。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早期作品都古朴、稚拙都传达出混沌之初,人类懵懂的思想意识。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西方,逐渐建立起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的文化体系,绘画作为一门科学,长期充当着照相机的作用“再现逼真的自然”成为崇高的标准,一切情感必须服从理性,绘画再现的是物质世界的一瞬。于是,完善的构图,科学的透视,精确的形象,结实的形体,真实的空间,这些绘画的技巧,人类描摹自然的能力臻于完善,成熟,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创造出大量惟妙惟肖的作品。摄影技术的发明,无疑给具有很强物质功能的写实绘画极大的打击,当画家们发现照相机比绘画干得更好时,便开始了新的探索。绘画的精神性,绘画自身的美感,艺术形式精神的体验,这是绘画表现方式所无法替代的①。从印象派后期起,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皆在这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艺术意志在绘画中起着主导作用。自摄像机发明以来,绘画就丧失了它的物质功能。即使在后现代的今天,一张画能反馈给社会多大的物质作用,从功能来看,它远不如录相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给人的震撼强烈,它之所以存在,在于它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表现是无穷无尽的,它对于人类的贡献也是形而上的,评价一张作品的意义有多大也是看它所反映的精神层面的范围有多大。那些反映出群体,时代的作品,然而,并非每一个画家都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一个画家的存在意义便在于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情感,或是他所关注的一个群体的情感,有了这个精神意义,绘画就会与人类一起发展下去。

二、现代艺术中的“意志”体现

现代主义艺术对人类精神及幻象的表达无疑具有突出贡献的,它的许多观念和方式仍值得我们借鉴,从构图上来讲,它打破了真实空间的幻象,摒弃了透视法则,在画中点、线、面成为最基本元素,效果更加平面化,其自身美感,形式感的研究成为主要课题。从造型上来说,现代主义艺术家创造出极具个性特征的造型或完全抛弃自然形象。概括、夸张、扭曲、几何形化得造型因素,既是画家在观察自然研究物象提炼出来的手段,也是画家表现内心情感更直接的方式。从色彩上来说,色彩从传统绘画中分离出来,成为构成画面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的力量使画面具有音乐感,并以丰富无穷的变化在更大程度上展现了人内心的错综复杂。从空间上来讲,现代主义扩展了画面自身的空间,不再是自然三维空间,将同一物体的不同角度同时展现出来,并把时间的观念引入绘画中。从观念上来讲,无论是表现主义还是野兽主义,无论是超现实主义还是抽象主义,都把对人精神情感,内心体验,潜意识的表现及对自然真实的理解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上作出贡献。写实主义绘画之所以走到尽头,就在于对形象的抛弃。毕竟人类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人的思想情感也是由物质启发而来,脱离物质的精神是不存在的。因此,人类剪不断与物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绘画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它,自然物象便是此中的媒介。在完全抛弃自然物象的绝对抽象面前,如果不去自圆其说,找许多理论来帮腔的话,也许画家自己也感到迷茫。因此,在后现代到来时,首先进行了形象上的回归。其次,现代主义绘画主张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新奇,为产生新颖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将画面所有因素都去除。这使绘画背离了表达情感需求的初衷,被推倒画面形式的极致。在后现代的际遇中,原创性不再被看作唯一重要的东西,就绘画而言,自人类有史以来,各种流派风格都以出现过,辉煌过,绝对的原创性已不存在。画家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绘画,要表达什么。不是去标新立异另立门户,而是实实在在地把内心的感受表达抒发出来,这一点比最追求形式新奇更重要。

三、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志”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受到儒道禅的深刻影响。儒家思想提倡人际社会伦理的和谐;道家思想崇尚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禅家思想则以实现人生入世出世的和谐为明心见性之本。体现在艺术中,含蓄之美是中国人传情达意的特点,追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画外之画。因此,中国绘画一开始就不以写实为标准,不是去再现自然的逼真,而是传达自然之韵味,画面绝非一览无余,而是在像与不像之间耐人寻味。中国传统艺术是建立在一种情感心理和精神追求上,天人合一是另一境界。中国画的意境,意象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想规范中孕育,潘天寿解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两段甚为精辟。“画中之形色,孕育于自然之形色,然画中之形色,又非自然之形色,故画之贵乎师造化,师自然者,不过假自然之形象耳。无此形象不足语画,然话之至极者,终在心源。”这一点与马蒂斯所说:“有一种固有的真实,它必须从所表现的对象的外表脱离出来,这是唯一有关紧要的真实”有相通之处。“真实”即“心源”两者都是以拧写胸中逸气为目的的。中国的绘画从本质上来说,是纯精神的,与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欧洲写意艺术重自我,中国写意艺术是追求自我之上的境界,忘我。”以达到超然于自然之外的诗情画境,因此,中国绘画从古到今都以“表现主义”或“写意”作为传统,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及中国人追求精神美的情感要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四、西方绘画中的“意志”

艺术与人的精神感受不可分的,是精神的外在表达,是心与心交流信息传递者。模仿论试图通过艺术所模仿的外部世界来解释艺术,与它相反,表现理论则把注意力放在内部主观世界,即人感受的情感、情绪、精神。康定斯基说:“艺术作品是一种内在需求的外在表现, ‘艺术意志其实就是人的一种潜在的内心需要,内在需求是构成精神世界的所有一切。真正的艺术在任何时候都满足一种深层的心理需要②。”基于他的这一理论,绘画开始摒弃了具体的形象,完全任由画家的情感发泄,潜意识引导在画布上挥洒出色彩及不可名状的图像,一方面画家确实把自己一时激动的情感发泄在画布上,另一方面由于描绘的图像纯粹是画家心目中幻化的景象,及其个人的感受,使得观众无法正确理解画家的心声,由于在现代主义绘画发展到极简主义时绘画的功能和意义遭到质疑,这时有人惊叹“绘画艺术实验已经走到了终点,架上绘画已经死亡”,然而,随着后现代艺术的发展,观念艺术、录像艺术、装置艺术、波普艺术……以其更强的感染力丰富和创造了人类的视觉形象语言,艺术的概念被极大地生活化、大众化,传统美学体系遭到破坏,此时我们发现绘画仍然活着,并以新的姿态在欧美占有一席之地,从德国的新表现与新野兽绘画,到意大利的超越前卫的绘画,从美国的新意象和新具象到法国的自由形象绘画仍有许多的艺术家选择架上绘画,就像别的艺术家选择录像,装置一样,只是绘画由于传统艺术的重要部分变成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因为艺术的概念被无限的扩大了,为什么艺术家在各种视觉艺术和观念艺术盛行的今天,还选择了绘画这种古老的方式,我想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绘画是表达人类内心感受,心理体验,精神感受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它可以表现视觉与幻觉世界的各个方面,包括记录下人类最原始的复杂情绪和错综心理”人是有感情的生灵,无论社会如何的发展,科技如何的发达,没有什么可以代替人类的内心和世界喜怒无常的情绪,敏捷多变的思维。因此,人类的感情生活永不终止,人类表达感情的欲望——绘画这种形式就永不会走到尽头,其次后现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私密化及生活化,这种个人经验的提倡使艺术家本能地将艺术创作与个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当我们看到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画时,会被那看似冷漠,印刷品般的可口可乐瓶、梦露明星像、伟人像,激起一种情感,一种现代情结,在消费社会中天天接触永无止境的却无人可抑制的欲望。正是他以自身的感受出发,敏锐抓住商品社会中人们最普遍的情感体验,才使他成为世界艺坛的美国艺术家。如果说沃霍尔表现的日常生活中平淡、无聊、又不可或缺的情感,那么德国艺术家基弗表达的是战争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巨大痛苦。他的作品色调低沉、灰暗,无论是田野还是楼房,都像是被战火烧焦的废墟,作品给人以压抑又痛苦的感觉,极为有力地表现出战争给人类精神上巨大的摧残和伤害。后现代主义强调个人经验这一特征,会使表达每一个细微情感成为可能。它不再强调主题是表达多么崇高的思想意识,它重视每一个个体间微妙差别,并成为一种价值取向,我想绘画也能在此找到发展的可能。

绘画中画家表达的情感是主题思想,是画面的灵魂,而形式是思想的载体,是画面的肉体,绘画中的情感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只有形式的画面显得空洞,无味,雕饰无数,却语焉不详;仅有情感的画面显得单薄无力③。而思想情感与画面形式的统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它既是画家心中最想说的话,也无形中体现画家的性格特征。因此,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寻找感情与形式的统一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绘画中的情感因素给予重视,在后现代的今天,如何从西方的现代主义绘画及中国的写意传统中吸取精华,如何结合个体的亲身体验,身份特征进行绘画创作,是我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甄巍.体验现代艺术精神[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2.

②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③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1(11).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情感表达民族性
既有民族性 又有世界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民族性在流行音乐中的保持与再创作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