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增产为何未致丰收悖论发生?

2014-12-31 07:41徐建龙吕燕
财经问题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粮食市场

徐建龙 吕燕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统计资料发现,2003—2012年中国粮食连续增产9年,却未致粮农产粮总收益下降,这与经济学中的丰收悖论是相反的。原因在于非粮价因素的影响,它导致需求曲线相对位置移动幅度超过了供给曲线的移动,粮价因此上升。需求缺乏价格弹性是丰收悖论发生的必要条件,另一必要条件是与供给曲线相比,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幅度较小。政府采取的四项补贴政策,遏制了丰收悖论的发生。

关键词:粮食市场;需求曲线位置移动;丰收悖论;供求定理

中图分类号:F7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1001706

丰收悖论是指农业丰产一般会引起农民收入下降的现象,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悖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著《经济学》是使用这一概念的最早教材之一,它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又经受了弹性理论的验证。可是,2003—2012年,中国粮食连续增产9年,其中每年粮农产粮总收益都明显增加,但是却并没有出现丰收悖论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丰收与增收同时发生呢?笔者拟从理论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与评细论述。

一、理论脉络与文献综述

1理论脉络

在经济学上,马歇尔首先提出了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它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价格发生特定变化(通常设定为1%)所引起需求数量的百分比变化,可以用来度量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假定需求函数为Qd=f(Pd),其中Qd表示需求数量,Pd表示需求价格,由于Qd的变化方向与Pd的变化方向相反,而人们习惯于弹性的数值是正值,则从起点E0(Pd0,Qd0)到终点E1(Pd1,Qd1)的弧弹性计算公式为:

Ed=-Qd1-Qd0Qd0÷Pd1-Pd0Pd0=-Pd0(Qd1-Qd0)Qd0(Pd1-Pd0)(1)

马歇尔、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先后指出,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缺乏弹性。就这些必需品而言,消费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迟缓。他们的这个判断也得到了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证实。一些成果表明食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012、021和058[1]-[4]。

资料来源:Ahsan Mansur and John Whalley, “Numerical Specification of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Estimation, Calibration and Date,” in Scarf and Shoven eds,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 p109; Hendrik S Houthakker and Lester D Taylor, Consumer Dem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alysis and Projec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转引自迈克尔·帕金:《微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中译版第83页;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译版第91页。虽然这些结果各不相同,

这可能是在计算食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时,由于对非食品价格因素影响的剔除程度不同造成的,也可能说明食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随时空范围不同而不同。

由于在市场均衡时,总收益是一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可以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所以农民售粮的总收益TRs=PdQd,其变化量既可以用差分计算,也可以用微分计算。如从点E0(Pd0,Qd0)到点E1(Pd1,Qd1),用差分计算的公式为:

ΔTRS=Pd1Qd1-Pd0Qd0

=Qd0(Pd1-Pd0)+Pd0(Qd1-Qd0)+(Pd1-Pd0)(Qd1-Qd0)

≈Qd0(Pd1-Pd0)1+Pd0(Qd1-Qd0)Qd0(Pd1-Pd0)

=Qd0(Pd1-Pd0)(1-Ed)(2)

因为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Ed<1,(1-Ed)>0,Qd0>0,所以当粮价下降即Pd1-Pd0<0时,根据式(2),△TRs<0。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5]引用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资料指出:“基本农产品(诸如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的相对价格持续下降成为影响美国农业经济的一个主要因素。过去几十年,农产品的价格相对于一般价格水平以每年2%的速度下降”,

注意,是年均下降2%,比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小不了多少,可见幅度之大。参见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中译版第67页的内容。其中粮价也大体如此。这一发现使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相对于CPI的粮价下降是一个长期现象,丰收悖论是一个长期规律,“农业长期相对衰落”。不仅美国如此,而且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基本一样,卢锋和谢亚[6]的研究结论表明,2007年世界市场大米的实际价格比1957年下降了大约2/3。这表明相对CPI的粮价下降可能还是一个普遍现象,丰收悖论可能还是一个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粮食增产会带来粮农减收,为什么粮农还要采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努力耕耘和精心管理等以增加粮食产量呢?曼昆[5]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了竞争市场如何运行的问题。由于每个农民都是粮食市场上微不足道的一份子,他把粮食价格视为既定的。对单个粮农来说,只有生产并销售更多粮食时,他的收入才会更多。但当绝大多数农民都这样做时,粮食供给增加了,价格下降了,大家的状况因此会总体变坏。他还进一步指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而言可能是坏事,因为它使农民逐渐变得不必要,但对能以低价买到食物的消费者而言肯定是好事。同样旨在减少农产品供给的政策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必然会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由于食物需求缺乏价格弹性,供给增加会引起收益减少,进而鼓励农民离开农业”。这一见解使人们懂得政府采取的最低收购价、限制耕种面积扩大等政策不过是权宜之计,只能满足一时之需,不能永久地解决粮农贫穷问题。

2文献综述

关于2003—2012年中国粮食市场的实证研究,与本文相关的成果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在价格方面。潘苏和熊启泉[6]认为自2004年粮食收购市场与价格全面放开后,在正常情况下,国内粮食价格由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不与国际市场同步;在非正常情况下,政府才出面干预。胡锋[7]认为,是市场供需导致的粮价上涨不断抬高最低收购价,而不是相反。赵留彦[8]指出,粮价波动先于工业品价格波动,粮价波幅大于工业品价格波幅。至于粮价持续上涨的原因,贾善和[9]认为,主要是美元贬值、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带动。;谭江林和罗光强[12]认为,主要是通货膨胀;李国祥[13]指出,除了不可控因素外,一些经济因素的影响值得关注;程国强[10]认为,主要是国内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和货币超发。

二是在市场结构方面。陆文聪等[11]认为,中国粮食市场接近或者就是完全竞争市场;廖西元等[12]认为,由于收购市场门槛过低,存在过度竞争现象。

三是在粮食政策效应方面。黄季焜等[13]认为,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干预,石油价格上涨和乙醇燃料开发会使中国粮价在2005—2008年上涨40%—60%,远高于实际情况。贺伟[14]指出,最低收购价政策通过引导粮农的价格预期从而对他们的粮食供给行为起导向作用。张照新和陈金强[15]认为,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粮种补贴与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恢复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明显的成效。田建民和孟俊杰[16]认为,这些成效使得中国在2006—2008年的世界粮食危机中能够处于主动地位,为粮价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笔者同意此期间中国粮食市场基本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判断,

2008年公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提法是:“1998年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全面放开,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一提法与本文的这一判断基本吻合。 这就是说已具备发生丰收悖论的制度条件,但为什么现实情况未能如此呢?

国内学者段燚[22]认为,由于农民有限理性,一般都在假定农产品来年价格与当年价格相同的基础上做出生产决策,它会加剧丰收悖论的发生程度。赵首军等[23]的感慨是从农业诞生以来,历史上丰收悖论不知发生了多少次,但即使自东汉人类观察到这一现象后,农民追求丰产的努力却从来没有因此而中断,经济学只分析了历史时点上这一现象的静态结果,却没有考察历史长河中这种现象的动态演变。关于如何解决丰收悖论问题,肖黎明和周扬明[24]认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失为一项重要措施。江许胜[25]正确地指出,制定保护价格不是上策,惟有同时扩大需求才是根本途径。

二、 2003—2012年中国粮食违背丰收悖论的现实情况

丰收悖论隐含的一个假设是丰年农产品的销售率至少与枯年的一样大,即产量与销量、种植总收益与销售总收益是同向、同步变化的。否则,如果农民库存逆向调节能力巨大,足以抹平丰年与枯年的销售差距,丰产增加供给的应有之义就要大打折扣,悖论也就难以发生。2003年中国粮食的销售率为5250%,2012年为5770%,

粮食销售量为乡村人口数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粮食销售量之乘积,销售率为销售量与产量之比。文中除注明其他出处外,所有数据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卷测算。基本符合这一隐含条件。在多种国内年鉴中,主要有三个粮食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参照《养活世界——农业经济史(1800—2000)》一书的做法[17],本文选用生产价格指数。来自《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的这一价格指数是名义的,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为此,我们以2003年为基期测算了中国相对CPI的粮食生产价格环比指数和相应的定基指数。与之相对应,粮农产粮总收益定基指数用粮食产量定基指数和相对CPI的生产价格定基指数之乘积(PQ)测算。2003—2012年各年中国粮食产量、生产价格和产粮总收益指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03—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逐年增长,即实现了“九连增”。总体来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粮农产粮总收益定基指数上升了11410%,这是违背丰收悖论的;分年度看,粮食增产9年中只有1年(即2005年)相对CPI的生产价格指数下降了,但即使这一年,由于粮食产量的增幅(310%)超过了相对CPI生产价格指数的下降幅度(270%),粮农产粮总收益也是增加的。所以,这9年,不论是相对CPI生产价格指数上升的年份还是下降的年份,各年粮农产粮总收益都是上升的,都是违背丰收悖论的。

三、原因探析:需求曲线位置移动幅度超过供给曲线

2003—2012年中国粮食增产为何未致丰收悖论发生?笔者认为主要是需求曲线位置移动幅度超过供给曲线所致,如图1所示。

图1的关键假设是需求曲线平移距离大于供给曲线,我们尝试用事实验证这一假设。从理论上看,决定需求曲线位置的非粮价因素[3]

根据迈克尔·帕金:《微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中译版第58页、第59页的内容改写。主要包括: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消费的相关商品主要是非粮食类食品价格;消费者对粮食的偏好;

可以用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反映。消费者对粮价和收入的预期;消费者人数。决定供给曲线位置的非粮价因素

根据帕金:《微观经济学》2009年中译版第62页的内容改写。我们认为,上页脚注①和本页脚注①列举了现实中决定粮食供给和需求曲线位置进而均衡价格的所有直接主要因素,没有大的遗漏。2005—2008年热炒的金融衍生品泛滥、美元贬值和生物燃料开发等其他主要因素都通过作用于这些直接主要因素而对粮食市场发生间接影响。如美元贬值的影响,从供给看,它提高了投入成本;从需求看,它产生了财富效应,提高了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农机、化肥、种子和劳动力及税费等投入的价格;生产的相关商品主要是非粮食类农产品价格;耕作、收割和管理等技术;粮农对粮价的预期;粮农人数。2003—2012年,这些因素大都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十分显著。

影响需求的非粮价因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1228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实际纯收入增加11370%;食品名义消费价格指数上涨8780%,低于粮食的10640%,表明其他类食品价格相对粮价总体下降;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有些许下降;

以2003年为基年,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粮食表观消费量指数为14620,粮食消费价格指数为20640,二者之乘积除以100得30180,即为当年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支出指数;2012年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指数为各自人口比重与相应人均消费(或现金消费)支出乘积之和,测算结果为11 56790元,其定基指数为30490。30180与30490之比为0990,因此可以得出这一结论。消费者总体预期粮价上涨、收入增加;消费者人数(按年末全国总人口计算)增长480%。

就变化幅度而言,除第4类因素外,第1类最大,达3位数;第2类较大,为2位数;第3、第5类较小,基本保持不变。就变化影响

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第1、第5类会使需求曲线位置向右上方向移动,第2、第3类会使需求曲线位置向左下方向移动,第4类的影响不定。

影响供给的非粮价因素:农业生产资料名义价格指数上升8570%,三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人工成本名义价格指数上升39940%;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8年卷和2013年卷第4页的数据测算。农产品名义生产价格指数上升10310%,稍低于粮食的10700%,表明其它类农产品价格相对粮价总体持平;谷物单产提高1950%,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720%;

主要由科技进步与结构调整所致。粮农总体预期粮价上涨;粮农人数减少2880%[13]。

假设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同幅度减少。

由于数据和方法所限,难以一一测算这些非粮价因素对这两条曲线位置变化的各自影响,我们更关心的是它们对粮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位置移动幅度的综合影响,为此计算了2003年和2012年中国粮食的供给数量、表观消费量和需求数量。本文采用当年国内粮食供给数量等于进口量与国内生产量之和,表观消费量等于生产量与净进口量之和,需求数量等于出口量与表观消费量之和的算法。

另一种算法是:供给数量=国内产量,需求数量=国内表观消费量。实际上,无论采取这两种算法中的哪一种,都不影响文中的推理逻辑和结论。另外,本文沿用了微观经济学中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的概念,注意它们分别与供给量、需求量有区别。在此基础上又分别计算了此期间它们各自的增长幅度(如表2所示)。

根据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粮食需求数量、供给数量的变化均是粮价变化和非粮价因素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2003—2012年,中国粮食需求数量增长46%,那么这其中有多少是非粮价因素变化即需求曲线位置移动引起的?供给数量也增长46%,同样这其中有多少是非粮价因素变化即供给曲线位置移动引起的?两者都可以通过剔除粮价变化的影响而得到。由于此期间粮价上升,根据需求定理,它应该使粮食需求量减少;根据供给定理,它应该使粮食供给量增加。所以剔除粮价变化的影响,需求曲线相对位置向右上方移动的幅度就应该大于需求数量的增长幅度46%,供给曲线相对位置向右下方移动的幅度就应该小于供给数量的增长幅度46%。

实际上,如果认为国内粮食供给数量为国内产量、需求数量为粮食表观消费量,同样的逻辑,根据表2,我们也能得出:2003—2012年供给曲线位置移动幅度小于3690%,需求曲线位置移动幅度大于5320%的结论,也与图1吻合。这说明图1的假设与中国粮情变化的实际是吻合的。

此期间中国粮食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政府相继出台数十个文件,涉及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其中供给政策为重点,内容最为丰富。本文仅分析四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两项供给政策的效应。,无疑它们都主要通过对非粮价因素的作用而对均衡数量包括产量和均衡价格产生影响,让我们逐类进行。实施四项补贴政策既降低了粮农投入品的价格,也促进了耕作、收割和管理等技术乃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减轻了粮农对粮价下降的顾虑,增强了粮农对粮价上涨的预期,

这是此期间每年政府都选择在备耕备播前公布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只有在备耕备播前公布且在粮收季节执行后,最低收购价政策才会发挥它促进粮农增收的作用;而只要备耕备播前公布、但不论执行与否,它都会有增强粮农预期粮价稳定乃至上涨的作用。有助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通过这些非粮价因素的变化,这两项政策使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移动,从而导致均衡数量包括产量增加、均衡价格降低

参见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译版第77-78页的讨论。[4],其结果已包含在上述两段内容中。但由于需求因素特别是需求政策的影响导致粮价升高,且因此升高的幅度超过了这两项供给政策导致的降低幅度,所以综合结果是:均衡数量包括产量增加、均衡粮价上升,粮农的产粮总收益PQ因此肯定增加。这也是此期间有几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西方发明的丰收悖论不服中国“水土”?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探讨丰收悖论的发生条件。

四、 丰收悖论发生的另一条件

什么是丰收悖论发生的条件呢?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认为,答案就在于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价格弹性的。

本文同样假设2003—2012年中国粮食的需求弹性小于1,由于篇幅的限制,如需要这个假设的证明请与作者索要。2003—2012年中国粮食增产未致丰收悖论发生的现象表明,这个答案并不是一个放在全时空都正确的绝对真理,它隐含着其他发生条件,需要我们去弄懂和明确。周健曾明确指出,丰收悖论发生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明显移动,而需求曲线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18]。也就是说必须保证原来的均衡点E0和新的均衡点E1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如图2所示。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式(1)计算得出线段E0E1的需求价格弧弹性,才能使用式(2),即用E0E1的需求价格弧弹性计算粮农售粮总收益变化量△TRs。否则,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明显移动,就像图1所示,前后两个均衡点不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就无法计算得出线段E0E1的需求价格弧弹性,这时就不能使用式(2)计算粮农售粮总收益变化量。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国内外教材还是研究文章,在讲到丰收悖论的章节或内容时,其图形样式一般都如图2所示。

图2 丰收悖论发生的另一条件

正是这种高度简化,使许多人误以为只要满足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条件,就能保证粮食增产导致粮价下降和丰收悖论现象的发生,而2003—2012年中国的粮情变化表明,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实际上,图2只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模型,它抓住了主要矛盾,反映了问题本质,有助于人们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但如果人们忽视其隐含条件、生搬硬套地用之解释现实世界,也容易发生错误。

这类错误常见诸于报刊,如孙小素发表在《兰州商学院学报》上的文章就是如此。

粮农是粮食的生产者和供应者,他们的粮食供给曲线S反映的是在非粮价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粮农对粮食的供给价格Ps与供给数量Qs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售粮总收益TRS就应该是PsQs,即供给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Qs与纵坐标Ps的乘积,根据注解,

假设供给函数为Qs=f(Ps),其中Qs表示供给数量,Ps表示供给价格,则从点E0(Ps0,Qs0)到点E1(Ps1,Qs1)的供给价格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之一为Es=Ps0(Qs1-Qsn)Qsn(Ps1-Ps0),总收益的变化量ΔTRs=Ps1Qs1-Ps0Qs0=Qs0(Ps1-Ps0)+Ps0(Qs1-Qs0)+(Ps1-Ps0)(Qs1-Qs0)(最后一项值很小,可忽略不计)≈Qs0(Ps1-Ps0)(1+Es)。可见,由于Es的值一般总是大于0。所以只要

SymbolDA@ Ps即(Ps1-Ps0)大于0,肯定有

SymbolDA@ TRs>0,这也就是说,总收益与供给价格的变化方向总是一致的,与Es是否大于1无关。请注意它与式(2)的区别。其变化量△TRs仅与供给价格弹性Es有直接联系;而居民是粮食的消费者,他们的粮食需求曲线D反映的是在非粮价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居民对粮食的需求价格Pd与需求数量Qd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买粮的总支出TEd才是粮食的需求价格Pd和需求数量Qd的乘积PdQd,即需求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Qd与纵坐标Pd的乘积,其变化量应记为△TEd以示区别,它与需求价格弹性Ed有直接联系。只有在粮食市场供求均衡时,如图2中的E0和 E1点,由于Ps=Pd,Qs=Qd,才有粮农售粮总收益等于居民买粮的总支出,即TRs=PsQs=PdQd=TEd。这时,如果需求曲线位置不发生变化,供给曲线位置发生显著变化,即前后两个均衡点E0和E1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那么从均衡点E0到E1,相应粮农售粮总收益的变化量也就等于居民买粮总支出的变化量,即△TRs=△TEd=△(PdQd),如此粮农售粮总收益的变化量△TRs才和需求价格弹性Ed联系起来,并进而得出丰收悖论。

虽然在图1中,粮食需求曲线D2003上均衡点E2003、需求曲线D2012上均衡点E2012的需求价格弹性还都小于1,但由于前后两个均衡点E2003和E2012不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与之相应粮农售粮总收益的变化量△TRs就不能用需求价格弹性Ed来测算。

就此期间中国政府实施的四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粮食政策效应而言,它加大了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对需求曲线位置影响不大,因而不仅不会阻止丰收悖论的发生,而且还会提高它的发生概率。此时,如果非粮价因素对粮食需求的综合影响变化不大乃至为零,那么,丰收悖论就会必然发生。变化为零的情况如图2所示。不仅如此,我们还认为,在居民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对粮食偏好、粮价预期和人数等非粮价需求因素不停变化的现实环境中,保持需求曲线位置不变这个另一条件的要求过于严格,可以放宽为:与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相比,需求曲线位置向右上方的移动幅度明显较小,

即可以使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超过均衡数量的下降幅度。参见汪祥春主编:《微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155页的内容。乃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丰收悖论的适用性就更强了。

如此来看,2003—2012年中国粮食增产未致丰收悖论发生,并不是因为中国粮情特殊,而是因为需求曲线位置发生了移动,更进一步,根本的原因是它向右上方的移动幅度超过了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如果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出现,结果也会是一样的。例如2007年的美国农业就发生过这种情况。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13年卷的数据测算,以2005年为基年,美国2006年农业生产指数为9810,相对CPI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为9560;2007年这两个指数分别为10190和11400。

五、结 论

首先,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提出的丰收悖论不论是从总体来看、还是分年度来看都“不正确”;曼昆指出的后果——鼓励人们离开农业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那种认为粮食增产必带来粮价下降、丰收悖论必然发生的观点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

其次,粮食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不是发生丰收悖论的充要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另一个必要条件是与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相比,需求曲线位置向右上方移动的幅度明显较小,乃至可以忽略不计。即与决定粮食供给曲线位置的非粮价因素综合影响的变化相比,决定粮食需求曲线位置的非粮价因素综合影响的变化明显较小。只有这两个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能遏制丰收悖论的发生。

再次,政府实施的四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加大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对需求曲线位置影响不大,实际上有利于丰收悖论的发生,但由于同期需求因素特别是需求政策对粮食需求的较大影响才致使现实情况未能如此。

最后,粮农产粮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涨价,粮食涨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决定粮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位置非粮价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与同期政府采取的扩大粮食需求政策如提高居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等密切有关,但与四项补贴粮食供给政策基本没有关系,与最低收购价粮食供给政策的关联可能也不显著。

就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农产粮收入的影响,应综合它因产生丰收悖论而导致减收、与因实际购买而导致增收两因素的作用进行测算。此期间,政府用最低收购价购买粮食最多的年份为2006年,购买量为4 990万吨,占当年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0%;2012年购买量下降为3 747万吨,占当年国内粮食总产量的640%。

2讨论

2003—2012年中国粮食增产未致丰收悖论发生的现象是不是表明丰收悖论是错误的呢?我们认为,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许多国家如2007年的美国、1981—1984年的日本都曾发生过粮食增产、粮价上涨的情况。但从这些国家“二战”后的长期情况看,相对于CPI的粮食价格都在下降,丰收悖论都是正确的,所以它们的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都在减少,农业劳动力都在向外转移,中国也肯定会这样。果然如此,需要讨论的问题:

首先,从长期来看,对一个国家来说,粮食丰产会引起粮价下降,丰收悖论是正确的;但从短期来看,情况并不一定往往如此。问题在于这个短期是多长的年份?没有定数。上述美国和日本的短期都只有三五年。从2003—2012年中国的情况看,这个短期已经长达9年,有可能达到10年乃至更长,但由于丰收悖论的存在,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其次,由于丰收悖论的存在,“好收成(Q值大)常常伴随着低收益(PQ值小)”[5], “农业的好消息对农民来说是坏消息?”[7],这就是说农业增产问题与农民增收问题往往是对立的。它启示我们,仅仅依靠供给政策难以一并同时解决“三农”问题,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供政府选择的既能促进农业增产、又能确保农民增收的供给政策并不多。2003—2012年中国发生粮食增产、粮农增收的双赢局面是供需因素包括政策、恰巧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

最后,关于四项补贴粮食政策,无疑,它们已经而且还会在促进粮食增产、提高粮食劳动生产率、稳定粮食价格、抑制通货膨胀、维护消费者福利特别是减少粮农种粮开支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不能确保增加粮农产粮总收益。不仅如此,它们还往往会导致丰收悖论的发生和粮农产粮总收益的下降。也就是说,这些政策肯定是有效地促进粮食生产和维护消费者福利的好政策,但对于改善种粮效益和增加粮农收入来说,却不一定是好政策。与粮食供给曲线相比,在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较小变化即丰收悖论发生时,就可能不是;在需求曲线位置发生较大变化,如2003—2012年中国发生的情况,就可能是确保粮农种粮增收应该采取让需求曲线向右上方较大移动的政策措施。

图2 丰收悖论发生的另一条件

正是这种高度简化,使许多人误以为只要满足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条件,就能保证粮食增产导致粮价下降和丰收悖论现象的发生,而2003—2012年中国的粮情变化表明,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实际上,图2只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模型,它抓住了主要矛盾,反映了问题本质,有助于人们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但如果人们忽视其隐含条件、生搬硬套地用之解释现实世界,也容易发生错误。

这类错误常见诸于报刊,如孙小素发表在《兰州商学院学报》上的文章就是如此。

粮农是粮食的生产者和供应者,他们的粮食供给曲线S反映的是在非粮价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粮农对粮食的供给价格Ps与供给数量Qs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售粮总收益TRS就应该是PsQs,即供给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Qs与纵坐标Ps的乘积,根据注解,

假设供给函数为Qs=f(Ps),其中Qs表示供给数量,Ps表示供给价格,则从点E0(Ps0,Qs0)到点E1(Ps1,Qs1)的供给价格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之一为Es=Ps0(Qs1-Qsn)Qsn(Ps1-Ps0),总收益的变化量ΔTRs=Ps1Qs1-Ps0Qs0=Qs0(Ps1-Ps0)+Ps0(Qs1-Qs0)+(Ps1-Ps0)(Qs1-Qs0)(最后一项值很小,可忽略不计)≈Qs0(Ps1-Ps0)(1+Es)。可见,由于Es的值一般总是大于0。所以只要

SymbolDA@ Ps即(Ps1-Ps0)大于0,肯定有

SymbolDA@ TRs>0,这也就是说,总收益与供给价格的变化方向总是一致的,与Es是否大于1无关。请注意它与式(2)的区别。其变化量△TRs仅与供给价格弹性Es有直接联系;而居民是粮食的消费者,他们的粮食需求曲线D反映的是在非粮价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居民对粮食的需求价格Pd与需求数量Qd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买粮的总支出TEd才是粮食的需求价格Pd和需求数量Qd的乘积PdQd,即需求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Qd与纵坐标Pd的乘积,其变化量应记为△TEd以示区别,它与需求价格弹性Ed有直接联系。只有在粮食市场供求均衡时,如图2中的E0和 E1点,由于Ps=Pd,Qs=Qd,才有粮农售粮总收益等于居民买粮的总支出,即TRs=PsQs=PdQd=TEd。这时,如果需求曲线位置不发生变化,供给曲线位置发生显著变化,即前后两个均衡点E0和E1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那么从均衡点E0到E1,相应粮农售粮总收益的变化量也就等于居民买粮总支出的变化量,即△TRs=△TEd=△(PdQd),如此粮农售粮总收益的变化量△TRs才和需求价格弹性Ed联系起来,并进而得出丰收悖论。

虽然在图1中,粮食需求曲线D2003上均衡点E2003、需求曲线D2012上均衡点E2012的需求价格弹性还都小于1,但由于前后两个均衡点E2003和E2012不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与之相应粮农售粮总收益的变化量△TRs就不能用需求价格弹性Ed来测算。

就此期间中国政府实施的四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粮食政策效应而言,它加大了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对需求曲线位置影响不大,因而不仅不会阻止丰收悖论的发生,而且还会提高它的发生概率。此时,如果非粮价因素对粮食需求的综合影响变化不大乃至为零,那么,丰收悖论就会必然发生。变化为零的情况如图2所示。不仅如此,我们还认为,在居民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对粮食偏好、粮价预期和人数等非粮价需求因素不停变化的现实环境中,保持需求曲线位置不变这个另一条件的要求过于严格,可以放宽为:与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相比,需求曲线位置向右上方的移动幅度明显较小,

即可以使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超过均衡数量的下降幅度。参见汪祥春主编:《微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155页的内容。乃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丰收悖论的适用性就更强了。

如此来看,2003—2012年中国粮食增产未致丰收悖论发生,并不是因为中国粮情特殊,而是因为需求曲线位置发生了移动,更进一步,根本的原因是它向右上方的移动幅度超过了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如果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出现,结果也会是一样的。例如2007年的美国农业就发生过这种情况。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13年卷的数据测算,以2005年为基年,美国2006年农业生产指数为9810,相对CPI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为9560;2007年这两个指数分别为10190和11400。

五、结 论

首先,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提出的丰收悖论不论是从总体来看、还是分年度来看都“不正确”;曼昆指出的后果——鼓励人们离开农业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那种认为粮食增产必带来粮价下降、丰收悖论必然发生的观点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

其次,粮食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不是发生丰收悖论的充要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另一个必要条件是与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相比,需求曲线位置向右上方移动的幅度明显较小,乃至可以忽略不计。即与决定粮食供给曲线位置的非粮价因素综合影响的变化相比,决定粮食需求曲线位置的非粮价因素综合影响的变化明显较小。只有这两个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能遏制丰收悖论的发生。

再次,政府实施的四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加大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对需求曲线位置影响不大,实际上有利于丰收悖论的发生,但由于同期需求因素特别是需求政策对粮食需求的较大影响才致使现实情况未能如此。

最后,粮农产粮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涨价,粮食涨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决定粮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位置非粮价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与同期政府采取的扩大粮食需求政策如提高居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等密切有关,但与四项补贴粮食供给政策基本没有关系,与最低收购价粮食供给政策的关联可能也不显著。

就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农产粮收入的影响,应综合它因产生丰收悖论而导致减收、与因实际购买而导致增收两因素的作用进行测算。此期间,政府用最低收购价购买粮食最多的年份为2006年,购买量为4 990万吨,占当年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0%;2012年购买量下降为3 747万吨,占当年国内粮食总产量的640%。

2讨论

2003—2012年中国粮食增产未致丰收悖论发生的现象是不是表明丰收悖论是错误的呢?我们认为,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许多国家如2007年的美国、1981—1984年的日本都曾发生过粮食增产、粮价上涨的情况。但从这些国家“二战”后的长期情况看,相对于CPI的粮食价格都在下降,丰收悖论都是正确的,所以它们的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都在减少,农业劳动力都在向外转移,中国也肯定会这样。果然如此,需要讨论的问题:

首先,从长期来看,对一个国家来说,粮食丰产会引起粮价下降,丰收悖论是正确的;但从短期来看,情况并不一定往往如此。问题在于这个短期是多长的年份?没有定数。上述美国和日本的短期都只有三五年。从2003—2012年中国的情况看,这个短期已经长达9年,有可能达到10年乃至更长,但由于丰收悖论的存在,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其次,由于丰收悖论的存在,“好收成(Q值大)常常伴随着低收益(PQ值小)”[5], “农业的好消息对农民来说是坏消息?”[7],这就是说农业增产问题与农民增收问题往往是对立的。它启示我们,仅仅依靠供给政策难以一并同时解决“三农”问题,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供政府选择的既能促进农业增产、又能确保农民增收的供给政策并不多。2003—2012年中国发生粮食增产、粮农增收的双赢局面是供需因素包括政策、恰巧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

最后,关于四项补贴粮食政策,无疑,它们已经而且还会在促进粮食增产、提高粮食劳动生产率、稳定粮食价格、抑制通货膨胀、维护消费者福利特别是减少粮农种粮开支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不能确保增加粮农产粮总收益。不仅如此,它们还往往会导致丰收悖论的发生和粮农产粮总收益的下降。也就是说,这些政策肯定是有效地促进粮食生产和维护消费者福利的好政策,但对于改善种粮效益和增加粮农收入来说,却不一定是好政策。与粮食供给曲线相比,在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较小变化即丰收悖论发生时,就可能不是;在需求曲线位置发生较大变化,如2003—2012年中国发生的情况,就可能是确保粮农种粮增收应该采取让需求曲线向右上方较大移动的政策措施。

图2 丰收悖论发生的另一条件

正是这种高度简化,使许多人误以为只要满足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条件,就能保证粮食增产导致粮价下降和丰收悖论现象的发生,而2003—2012年中国的粮情变化表明,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实际上,图2只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模型,它抓住了主要矛盾,反映了问题本质,有助于人们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但如果人们忽视其隐含条件、生搬硬套地用之解释现实世界,也容易发生错误。

这类错误常见诸于报刊,如孙小素发表在《兰州商学院学报》上的文章就是如此。

粮农是粮食的生产者和供应者,他们的粮食供给曲线S反映的是在非粮价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粮农对粮食的供给价格Ps与供给数量Qs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售粮总收益TRS就应该是PsQs,即供给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Qs与纵坐标Ps的乘积,根据注解,

假设供给函数为Qs=f(Ps),其中Qs表示供给数量,Ps表示供给价格,则从点E0(Ps0,Qs0)到点E1(Ps1,Qs1)的供给价格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之一为Es=Ps0(Qs1-Qsn)Qsn(Ps1-Ps0),总收益的变化量ΔTRs=Ps1Qs1-Ps0Qs0=Qs0(Ps1-Ps0)+Ps0(Qs1-Qs0)+(Ps1-Ps0)(Qs1-Qs0)(最后一项值很小,可忽略不计)≈Qs0(Ps1-Ps0)(1+Es)。可见,由于Es的值一般总是大于0。所以只要

SymbolDA@ Ps即(Ps1-Ps0)大于0,肯定有

SymbolDA@ TRs>0,这也就是说,总收益与供给价格的变化方向总是一致的,与Es是否大于1无关。请注意它与式(2)的区别。其变化量△TRs仅与供给价格弹性Es有直接联系;而居民是粮食的消费者,他们的粮食需求曲线D反映的是在非粮价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居民对粮食的需求价格Pd与需求数量Qd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买粮的总支出TEd才是粮食的需求价格Pd和需求数量Qd的乘积PdQd,即需求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Qd与纵坐标Pd的乘积,其变化量应记为△TEd以示区别,它与需求价格弹性Ed有直接联系。只有在粮食市场供求均衡时,如图2中的E0和 E1点,由于Ps=Pd,Qs=Qd,才有粮农售粮总收益等于居民买粮的总支出,即TRs=PsQs=PdQd=TEd。这时,如果需求曲线位置不发生变化,供给曲线位置发生显著变化,即前后两个均衡点E0和E1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那么从均衡点E0到E1,相应粮农售粮总收益的变化量也就等于居民买粮总支出的变化量,即△TRs=△TEd=△(PdQd),如此粮农售粮总收益的变化量△TRs才和需求价格弹性Ed联系起来,并进而得出丰收悖论。

虽然在图1中,粮食需求曲线D2003上均衡点E2003、需求曲线D2012上均衡点E2012的需求价格弹性还都小于1,但由于前后两个均衡点E2003和E2012不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与之相应粮农售粮总收益的变化量△TRs就不能用需求价格弹性Ed来测算。

就此期间中国政府实施的四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粮食政策效应而言,它加大了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对需求曲线位置影响不大,因而不仅不会阻止丰收悖论的发生,而且还会提高它的发生概率。此时,如果非粮价因素对粮食需求的综合影响变化不大乃至为零,那么,丰收悖论就会必然发生。变化为零的情况如图2所示。不仅如此,我们还认为,在居民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对粮食偏好、粮价预期和人数等非粮价需求因素不停变化的现实环境中,保持需求曲线位置不变这个另一条件的要求过于严格,可以放宽为:与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相比,需求曲线位置向右上方的移动幅度明显较小,

即可以使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超过均衡数量的下降幅度。参见汪祥春主编:《微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155页的内容。乃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丰收悖论的适用性就更强了。

如此来看,2003—2012年中国粮食增产未致丰收悖论发生,并不是因为中国粮情特殊,而是因为需求曲线位置发生了移动,更进一步,根本的原因是它向右上方的移动幅度超过了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如果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出现,结果也会是一样的。例如2007年的美国农业就发生过这种情况。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13年卷的数据测算,以2005年为基年,美国2006年农业生产指数为9810,相对CPI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为9560;2007年这两个指数分别为10190和11400。

五、结 论

首先,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提出的丰收悖论不论是从总体来看、还是分年度来看都“不正确”;曼昆指出的后果——鼓励人们离开农业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那种认为粮食增产必带来粮价下降、丰收悖论必然发生的观点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

其次,粮食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不是发生丰收悖论的充要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另一个必要条件是与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相比,需求曲线位置向右上方移动的幅度明显较小,乃至可以忽略不计。即与决定粮食供给曲线位置的非粮价因素综合影响的变化相比,决定粮食需求曲线位置的非粮价因素综合影响的变化明显较小。只有这两个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能遏制丰收悖论的发生。

再次,政府实施的四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加大供给曲线位置向右下方的移动幅度,对需求曲线位置影响不大,实际上有利于丰收悖论的发生,但由于同期需求因素特别是需求政策对粮食需求的较大影响才致使现实情况未能如此。

最后,粮农产粮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涨价,粮食涨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决定粮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位置非粮价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与同期政府采取的扩大粮食需求政策如提高居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等密切有关,但与四项补贴粮食供给政策基本没有关系,与最低收购价粮食供给政策的关联可能也不显著。

就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农产粮收入的影响,应综合它因产生丰收悖论而导致减收、与因实际购买而导致增收两因素的作用进行测算。此期间,政府用最低收购价购买粮食最多的年份为2006年,购买量为4 990万吨,占当年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0%;2012年购买量下降为3 747万吨,占当年国内粮食总产量的640%。

2讨论

2003—2012年中国粮食增产未致丰收悖论发生的现象是不是表明丰收悖论是错误的呢?我们认为,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许多国家如2007年的美国、1981—1984年的日本都曾发生过粮食增产、粮价上涨的情况。但从这些国家“二战”后的长期情况看,相对于CPI的粮食价格都在下降,丰收悖论都是正确的,所以它们的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都在减少,农业劳动力都在向外转移,中国也肯定会这样。果然如此,需要讨论的问题:

首先,从长期来看,对一个国家来说,粮食丰产会引起粮价下降,丰收悖论是正确的;但从短期来看,情况并不一定往往如此。问题在于这个短期是多长的年份?没有定数。上述美国和日本的短期都只有三五年。从2003—2012年中国的情况看,这个短期已经长达9年,有可能达到10年乃至更长,但由于丰收悖论的存在,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其次,由于丰收悖论的存在,“好收成(Q值大)常常伴随着低收益(PQ值小)”[5], “农业的好消息对农民来说是坏消息?”[7],这就是说农业增产问题与农民增收问题往往是对立的。它启示我们,仅仅依靠供给政策难以一并同时解决“三农”问题,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供政府选择的既能促进农业增产、又能确保农民增收的供给政策并不多。2003—2012年中国发生粮食增产、粮农增收的双赢局面是供需因素包括政策、恰巧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

最后,关于四项补贴粮食政策,无疑,它们已经而且还会在促进粮食增产、提高粮食劳动生产率、稳定粮食价格、抑制通货膨胀、维护消费者福利特别是减少粮农种粮开支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不能确保增加粮农产粮总收益。不仅如此,它们还往往会导致丰收悖论的发生和粮农产粮总收益的下降。也就是说,这些政策肯定是有效地促进粮食生产和维护消费者福利的好政策,但对于改善种粮效益和增加粮农收入来说,却不一定是好政策。与粮食供给曲线相比,在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较小变化即丰收悖论发生时,就可能不是;在需求曲线位置发生较大变化,如2003—2012年中国发生的情况,就可能是确保粮农种粮增收应该采取让需求曲线向右上方较大移动的政策措施。

猜你喜欢
粮食市场
本期导读
清代的省级粮食市场网络与市场中心——基于粮价和商路视角
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非对称传导
当前粮食市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深化粮食供给侧改革 确保乐山粮食市场供需平衡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工作的通知
中国粮价与国际粮价整合度研究
论我国建立开放式粮食市场体系的实践策略
我国粮食供求现状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