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新主流

2015-01-01 09:34本刊编辑部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敏感度变迁渠道

文/本刊编辑部

过去一年,大众化产品的受关注程度逐渐降低,碎片化小长尾产品随时可能成为某方面的主流,那些因出境游而被中国市场所认知的产品,通过天猫国际或亚马逊跨境购进入中国市场,打破了传统消费品依靠大规模分销、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的营销方式,通过试用体验形成口碑和场景化,进而吸引消费人群。

新兴消费者,个性、自我、特立独行,愿意寻找各种好玩的免费入口,并由此建立消费路径依赖。大众消费品牌则有了日渐老化的趋势,其忠诚的消费人群,年纪越来越大。

新主流消费市场正在形成,这次换挡,先由产品发动。

中国市场的竞争门槛,正由渠道、终端、品牌,转向 “超级魅力产品”,大小数码、家电、消费品,主流换挡的产品颠覆,或快或慢都在发生。哪个行业,都有可能轻而易举将昔日龙头边缘化。互联网正在拆掉知识围墙,人人互联,万物互联。大数据、传感器、遥感勘测,你并不知道哪一个产品会毁灭哪一个行业……

购买力换挡。替代康师傅方便面的,一定是统一吗?不,或许是冷链快餐,因为这与健康有关。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在下降,品质挑剔度大大上升,优质、高性价比产品会被市场迅速接受,并形成新主流价格带。

技术推动产业变迁。2015年,技术创新在汽车、电视、手机、医疗、健康、零售各应用领域爆发式增长,个体生活信息已被完全录入某个数据仓库。

新渠道打造新消费形态。实体、PC、移动互联网,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接:吃饭不用去餐馆,出门不用带钱包,买衣服不用逛商场,微商在“半熟人”社群里快速成单。支付、快递、媒体、营销、品牌、管理方式,一切都在更新中。

心智换挡。即将到来的消费主力军90后、00后,生存压力相对较小,消费选择更多受到玩乐、兴趣、同伴影响,多元且价格敏感度低。

驱动营销变迁的,未必是市场战争,有可能是换个维度生长,让你一直留存着的老品类,自动退出。

在两极化消费日渐弱化、中产消费崛起的过程中,伴随着技术变迁而来的,是企业如何融入新主流的问题。适应什么样的主流产品?选择什么样的主流渠道?谁将成为某个新主流市场的奠基者?都值得重新思考。

猜你喜欢
敏感度变迁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小渔村的变迁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一纸婚书见变迁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清潩河的变迁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