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在金鹰矿区ZK1146井中的应用研究

2015-01-01 02:52李攀义单文军徐兆刚李艳宁岳伟民
钻探工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包被成膜护壁

李攀义,单文军,徐兆刚,李艳宁,岳伟民

(1.山东招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山东 招远265400;2.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

ZK1146井是在甘肃玉门市肃北镇金鹰祁连山金矿的一口科学钻探井,主要是为了探明该区域黄金储量。该井设计终孔深度510 m,终孔口径75 mm,全孔取心。现场初始采用的是低固相钻井液体系,配方为:4%钠土+0.3%CMC-HV+0.2%PHP+0.2%纯碱+1%PVA,泥浆性能参数为:漏斗粘度50 s(苏式漏斗),API失水量 45 mL/30 min,密度1.10~1.20 g/cm3。ZK1146孔前期坍塌、掉块严重,频繁发生孔内事故,尤其是在380~400 m处扫孔3天,情况未有改观,因此在350 m段处采用成膜防塌钻井液体系钻进,该体系护壁和护心效果好,井壁稳定,有效地保证了项目的实施。

1 ZK1146井地质工程概况

1.1 ZK1146井地质概况

ZK1146井位于甘肃省玉门市肃北镇金鹰祁连山金矿区。工区地处玉门鹰咀山祁连山金矿区,地表侵蚀切割强烈,沟壑梁峁纵横,地形起伏较大,地表高差一般为80~100 m。二开(100~500 m),以砂岩、砂质板岩、粉砂质板岩、碳质泥岩、千枚岩为主,裂隙发育、破碎、扩径、坍塌、掉块严重(见图1、图2)。施工期间由于地层中水敏性矿物吸水膨胀、地层破碎及地应力释放等原因,引起井壁缩径、坍塌掉块,引起孔内事故。从施工情况看,整个钻孔井壁十分薄弱,稍有疏忽可能引起复杂孔内事故。

1.2 ZK1146井工程概况

(1)ZK1146井井身结构(见图3)。

图1 地表出露的岩层

2 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ZK1146井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井壁坍塌。造成井壁坍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敏性及渗透性极强,吸水后发生分散、剥落(见图4),直接可导致井壁坍塌。

图3 ZK1146井井身结构示意

图4 现场水敏性岩块用清水浸泡前后对比图

为了研究ZK1146井岩心强分散的原因,室内对岩心样品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为:35%绿泥石,30%滑石,25%石英,5%长石,3%方解石,2%白云母。

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矿区岩样中绿泥石含量高,吸水膨胀强分散。ZK1146井石英含量为25%,且软硬交替互层。

(2)地层胶结性差,层理、裂隙发育,孔壁强度低。

(3)绳索取心钻进较小的环空间隙,使得提钻时抽吸力很大(特别是粘度较高时),是造成井壁坍塌的重要诱因。

(4)摩擦阻力大、循环泵压高。

取心至400 m后,由于进尺较慢,采用稠泥浆进行钻进,环空间隙小,泵压较高(250型泵泵压8~10 MPa)。

3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配方及室内评价

3.1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配方设计

3.1.1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参考配方

(1)上部地层(200 m以浅)。采用普通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配方为:1 m3水+0~30 kg土粉+2~3 kg包被剂(BBJ)+5~10 kg随钻堵漏剂(GPC)+2~5 kg抗盐共聚物(GTQ)。

(2)下部地层(200 m以深)。采用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配方为:1 m3水+50 kg成膜体系用A剂+2~8 kg抗盐共聚物(GTQ)+10 kg防塌减阻剂(GFT)+2~3 kg包被剂+20~30 kg封堵剂(GFD-1),遇到黑色板岩、千枚岩地层时,再加入成膜体系用B剂20~70 kg。

成膜钻井液基本性能参数为:漏斗粘度19~30 s,密度1.04 ~1.15 g/cm3,API滤失量5 ~10 mL/30 min,泥皮厚0.5 mm,pH值12~14,润滑系数0.2。

3.1.2 钻井液体系组分及作用

成膜钻井液体系中所用的处理剂及其作用如下。

(1)成膜体系A、B剂。成膜A剂和B剂是一种具有较强成膜性和粘接性的护壁材料,对于强水敏分散剥落地层具有良好的护壁效果,并能显著提高取心质量。

(2)包被剂(BBJ),具有选择性絮凝和包裹岩屑的作用,能抑制地层造浆,有利于泥浆的固相控制。

(3)抗盐共聚物GTQ,具有增粘、提切、降失水、抗污染等功能,用作增粘剂。

(4)防塌减阻剂GFT,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低的软化点,能胶结破碎地层,封堵孔壁微孔隙或微裂缝,提高孔壁稳定性。

(5)防塌型随钻堵漏剂,具有良好的水溶胀桥接封堵功能,粘附性强,可用于封堵漏失地层,也可以降低钻井液的失水量。

(6)封堵剂GFD-1:用于提高钻井液密度,平衡地层的坍塌压力;同时具有封堵破碎地层,提高地层的坍塌压力。

3.1.3 钻井液室内浸泡试验效果

(1)ZK1146孔194 m处岩心浸泡试验效果。为了评价成膜钻井液的成膜及强抑制性能,对ZK1146孔194 m处岩心进行了浸泡实验,效果见图5和图6。

图5 浸泡前的岩块

图6 成膜钻井液浸泡24 h后的岩块

浸泡试验结果表明,该岩心经成膜钻井液浸泡24 h后依然完好。

(2)其它孔段灰色岩心浸泡试验效果。岩心块浸泡前见图7,不同钻井液浸泡后效果见图8~10。

试验结果表明,用成膜钻井液浸泡24 h后的岩心较原岩心明显变硬,强度提高,效果明显好于另外2种常用钻井液。

3.2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配制与维护

3.2.1 配制方法

图7 岩心块浸泡前

图8 用“8%膨润土+1%腐植酸钾+0.1%HV -CMC”浸泡24 h后松塌

图9 用双聚体系浸泡24 h后松软

图10 用成膜钻井液浸泡24 h后变硬

在泥浆搅拌机中放入清水,然后加入成膜体系用A剂,待其充分分散后按照配方顺序依次加入抗盐共聚物、防塌减阻剂搅拌5~10 min,然后再加入包被剂、封堵剂(GFD-1),充分搅拌后即可使用。

3.2.2 钻井液维护方法

(1)前期换浆时严格按配方配制钻井液,在钻井液循环使用中,需经常测试钻井液性能。补浆时可根据性能,参考配方,结合各处理剂作用调整钻井液性能。

(2)成膜体系用A剂及B剂使用时一定要保证其有效浓度,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取出岩心的状态来判断其浓度是否足够,如果岩心表面比较粗糙、有剥蚀现象,则说明浓度不足,如果岩心表面光滑完整,则说明浓度足量,可以正常添加或者适当减量。

(3)GTQ主要起提粘、提切、降失水的作用,现场根据需要的泥浆粘度,控制加量。

(4)包被剂主要起絮凝岩屑的作用,消耗速度较快,需定期补充预先配置好的胶液。

(5)防塌减阻剂、封堵剂主要起防塌护壁的作用,对粘度影响不大。

(6)严控钻井液固相含量,需及时清理循环槽和沉淀池中的岩粉,如果清理不及时,岩粉混入钻井液中容易造成钻井液粘度上升、固相含量升高、钻杆内壁结垢等问题,这时就需采用排出部分旧浆、补充新浆的办法来调整钻井液性能。

3.2.3 现场需要的检测仪器

现场需配备:漏斗粘度计(苏式粘度计清水为15 s);密度计;滤失量测定仪。

4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在ZK1146井现场应用

4.1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现场使用配方

现场钻井液配方:1 m3水+50 kg成膜体系A剂+20~50 kg成膜体系B剂+2~5 kg抗盐共聚物(GTQ)+10~20 kg防塌减阻剂(GFT)+10~20 kg随钻防塌堵漏剂(GPC)+2~3 kg包被剂+20~30 kg封堵剂(GFD-1)。

钻井液配制:先将成膜体系A剂、成膜体系B剂、随钻防塌堵漏剂、纯碱等依次加入到配浆罐中,待充分溶解或分散均匀后,加入包被剂和抗盐共聚物,充分搅拌后,倒入泥浆池中搅拌均匀,循环过程中慢慢加入防塌减阻剂。

钻井液性能:密度1.03~1.10 g/cm3,粘度30~45 s,滤失量3 ~5 mL/30 min。

4.2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现场使用效果

使用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共施工了118 m(400~518 m),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护壁效果好,井壁稳定。每次起下钻均无遇阻现象,取心时下钻到底。下套管时井壁稳定,提下钻无遇阻现象。

(2)抑制造浆能力强,泥浆流动性好,岩粉携带能力强、地表沉降效果好。下钻时井底几乎无沉淀,钻具直接就能下到井底(见图11)。

图11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现场使用效果

(3)岩心采取率高,采用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后,岩心采取率100%。

(4)使用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后,正常钻进期间泵压2~4 MPa。

(5)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配制方法简单,维护方便。

4.3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成本分析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在现场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了冲洗液成本。每立方米冲洗液成本与一般采用的冲洗液相比节约了30%~50%。具体见表1。

表1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成本分析

5 结论

(1)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护壁效果好,抑制造浆能力强,抑制坍塌掉块效果好。

(2)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有效地防分散作用,在强分散岩心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有韧性的保护膜,有效地保证了取心质量和采取率。

(3)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携砂能力强,流动性好,配制简单,维护方便,减轻了现场钻工的工作量,提高了钻探效率。

[1] 鄢捷年.钻井液工艺学[M].山东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5.

[2] 陶士先,李晓东,吴召明,等.强成膜性护壁钻井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地质与勘探,2014,50(9):1147 -1154.

[3] 胡继良,陶士先,纪卫军,等.破碎地层孔壁稳定技术的探讨与实践[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38(9):30 -32.

[4] 孙玉学,王媛慧,李玉莲,等.乾安地区井壁坍塌机理及钻井液技术研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9,26(5):76 -78.

[5] 李浩,陈礼仪,陈尔志,等.新型水基钻井液成膜处理剂的研制与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37(4):20 -22.

[6] 孙金声,刘雨晴,唐继平,等.超低渗透钻井液完井液技术研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5,22(1):1 -4.

[7] 孙金声,林喜斌,张斌,等.国外超低渗透钻井液技术综述[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5,22(1):57 -59.

[8] 徐同台,赵忠举,袁春,等.国外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的新进展[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4,21(3):1 -10.

[9] 白小东,蒲晓林,等.水基钻井液成膜技术研究进展[J].天然气工业,2006,26(8):75 -77.

[10] 张克勤,方慧,刘颖,等.国外水基钻井液半透膜的研究概述[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3,20(6):1 -5.

猜你喜欢
包被成膜护壁
凹凸棒土对种衣剂成膜性能的影响
压水堆二回路凝汽器母管内壁的成膜胺保养工艺研究
一种适于玻璃纤维的成膜剂、包含该成膜剂的浸润剂及该浸润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超深桥梁人工挖孔群桩基础混凝土施工安全性分析*
流砂层灌注桩人工成孔钢管井架和工具式模板超前支撑混凝土护壁施工工法研究
旋挖钻机“环接法”护壁工艺探析
ELISA两种包被方法在牛乳氯霉素测定中的比较
坐公交
跟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