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墓道发展与墓葬建设关系研究——以高等级墓葬为例

2015-01-01 03:14王晨仰王欣亚陈洪海赵丛苍
关键词:墓道墓室天井

王晨仰,王欣亚,陈洪海,赵丛苍

(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2.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中国北方地区特指地理学上黄河流域以北的区域,行政区划上主要包括现在的黑、吉、辽、蒙、新、京、津、冀、晋、鲁、豫、陕、甘、宁、青等省市,该区域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地形复杂多样、棕壤和褐土大面积分布,自古便是农牧业民族的栖居之地,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政权多建制于此,墓随都移,绝大多数高等级墓葬均位于此。所以本文以北方地区高等级墓葬的墓道为研究对象,旨在理清其在墓葬建设中的作用。

墓道,又称羡道、隧道,是连接地面和墓室的通道。墓道形制包括墓道形态、数量、墓道底面及两侧壁面等部分。关于其功能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出土功能;二,运送墓室内的棺椁和随葬品;三,生者为死者送葬的功能[1];四,是礼制和等级制度的表现;五,是墓主灵魂出走的通道[2]六,祭祀功能[1]。其本质是便于地面到墓室的过往和运输,为筑墓人出土方便、上下容易,其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

本文根据主流墓道——长斜坡墓道的发展演变,笔者将高等级墓葬的墓道发展过程分为东汉以前和北魏至宋前两个时期。

1 东汉以前

东汉以前,高等级贵族墓葬多为敞口式的长斜坡墓道竖穴土圹墓。数量为1~4条不等,根据墓圹的平面形状,现代人将其分为“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这种敞口式的长斜坡墓道竖穴土圹墓建设顺序是:先自地面下挖一竖穴土圹作为墓室,至一定深度、墓室内出土较为困难时再在墓室一侧或多侧开挖墓道来出土,墓室建成,内置棺椁及随葬品等,最后再用土将墓道和墓室填实。

墓道底面形态一般较为单调,多呈平整光滑状,少数在斜坡上加凿阶梯,如殷墟王陵西区M1500,4条墓道中,除南墓道为长斜坡形外,其余皆有台阶(图1)[4],山东益都苏埠屯M1西、北两墓道作阶梯形,东、西两条形态不详[5]。

关于墓道的数量,传统观点认为与墓葬等级有关,其中4条墓道的“亚”字形墓应属于王墓级别。两条或一条墓道的“中”字形墓及“甲”字形墓为诸侯国国君及夫人的墓葬。也有学者分析了目前发现的商至东周的“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墓与墓主身份后认为,墓道数量非墓葬等级的象征,并大胆推测多墓道的出现可能与古代祭祀有关[3]。更早一些,也有学者提出:“祭祀应是商代墓道的重要功能之一。”[1]

图1 殷墟王陵西区M1500Fig.1 Western conference of Yin Dynasty ruins emperor tomb M1500

笔者认为,墓道数量与墓葬规模、墓葬建造技术有关,目的在于为墓壁减压。可以肯定的是,墓道数量多的墓葬必然规格高、规模大。不同于南方地区受地下水位的限制,北方地区流行深坑式的竖穴土坑墓,小型墓无墓道,以脚窝等上下,大、中型墓则靠墓道上下。而对于大、中型墓葬来说,既大又深的墓坑在建造过程中容易出现墓壁坍塌现象,坍塌主要归咎于墓壁压力过大。如何减轻墓壁压力是大墓建设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在流行“预作寿陵”,而建墓技术不甚发达的汉代以前,如何长时间防止墓壁坍塌是个技术性问题。从先秦时期的小型竖穴土坑墓墓壁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众所周知,先秦时期的小型竖穴土坑墓墓壁经历了一个口小底大→口底同大→口大底小的发展过程,这实际上也是墓壁由外扩向内收发展的过程,墓壁内收越大,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小,就越不容易坍塌,从这一点来说,小型墓墓壁的发展应是建墓技术发展的一种表现。同样,对于大、中型墓葬来说,除了建有出土的墓道的一侧或两侧外,其余墓壁要内收到何种程度才能最为适宜呢?

观察一下目前发掘的殷商到西汉时期几座重要的“亚”字形大墓(图2),我们可以发现:一,墓室规模与墓道尺寸呈正相关,主墓道尺寸最大,长且缓,其余三侧墓道尺寸较小,其中,与主墓道相对的副墓道又多大于两侧副墓道,皆短且较主墓道陡;二,副墓道仅通至二层台上,主墓道直达墓底或椁室口部;三,殷商时期,部分墓葬的墓室与墓道连接处有二次内收情况(图2,b)。通过比较,笔者认为,主墓道直达墓底(或椁室口部)、宽长且缓,有利于建墓人员上下出土,副墓道仅通至二层台上、窄短且陡,有利于四壁减压的同时,又减少出土量,但考虑到出土人员上下的便利性又不至于太短,墓道建设后又因殉人、随葬器物而有了其他意义。部分墓葬的墓室与墓道连接处的二次内收现象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对墓壁进行减压。

图2 商到西汉时期的“亚”字形大墓Fig.2 Four tomb passage tomb of Shang Dynasty to Western Han Dynasty

而对于两条墓道或一条墓道的墓葬来说,墓壁减压的同时,更注重的应是出土功能。以晋侯墓地为例,很多墓葬的墓道数量并不与墓主自身等级相符合、甚至相悖。黄展岳在论及汉代诸侯王墓时也谈到:“墓道一条或两条,可能是出于造墓是否出入方便,而不是身份级别的差别。”[6]朱磊也谈到:“如果仅出于实用性功能来讲,一条墓道已足够满足出土、运输、下棺等要求;多条墓道不仅不会为墓葬的修建提供更多便利,反而会大大增加工程量。”[3]

如前所述,墓室规模与墓道尺寸呈正相关。从这一点出发,墓道数量的多少和长短也是跟实用性息息相关的。一方面跟墓壁减压有关,另一方面,跟墓室出土有关。

关于墓道两侧壁面的形制,主要可分为平整光滑型、多重台阶状和多组“人”字形台阶状3类。汉以前,墓道壁面为平整光滑型,对应的墓室壁面多有变化,或平整光滑;或底部筑有二层台,平面呈二级台阶状,如秦公一号大墓;或从墓室口部向下层层内收,呈多重“回”字形台阶状,这种情况常见于大中型东周楚墓中。汉时墓道壁面形制多样化,墓室壁面与其同步发展,或呈多重台阶状,如杨家湾汉墓(图3)[7],或呈多组“人”字形台阶状,如陕西新安机砖厂汉墓(图4)[8]、西安南郊凤栖原张安世墓等,后者多发现于西汉帝陵陪葬墓及西安附近的高等级大墓中。

图3 杨家湾五号汉墓Fig.3 NO.5 Han tomb of Yang Jiawan

图4 陕西新安机砖厂汉墓Fig.4 Han tomb of Shan'xi Xinan

如前所述,大中型墓葬多集中于北方地区。该区地处暖温带,年积温在3 400~4 500℃间,气温合适,年降水量在400~800 mm之间,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为高原和盆地,海拔多在1 000~2 000 m,土壤以棕壤和褐土为主(即传统意义上的黄土),土壤深厚,地下水位较低,含水量较少,有显著的垂直节理,无层理,直立性好,在干燥时较坚硬,一旦被流水浸湿,通常容易剥落和遭受侵蚀,甚至发生坍陷。

面对北方地区这样的自然环境,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中采用了一种深基坑放坡开挖的技术,即“通过选择并确定安全合理的基坑边坡坡度,使基坑开挖后的土体在无加固及支撑的条件下,依靠土体自身的强度,在新的平衡状态下取得稳定的边坡并维护整基坑的稳定状况”。边坡坡度应根据不同的挖填高度、土的性质及工程的特点而定,既要保证土体稳定和施工安全,又要节省土方。常采用的方法有:斜坡坑壁开挖、按坡度比值开挖成阶梯形坑壁或在坑壁坡度变换处加做至少宽0.5 m的平台。阶梯坑壁中每梯高度为0.5~1 m为宜,可作为人工运土出坑的台阶(图5)。

现代深基坑放坡开挖技术方法与古代大型墓葬的建设十分类似。据此,笔者认为,墓道壁面形制的多样化是建墓理念发展的表现,一方面是减压措施丰富、墓葬壁面整体减压的表现;另一方面亦是一种方便、高效的出土手段,特别是人字形台阶的出现,直接缩短了墓葬底部与墓口的距离;同时又具有壁面装饰作用,这从新安机砖厂汉墓底部不实用的人字形台阶可见一斑。

图5 基坑坑壁形式示意图Fig.5 The pit wall of the foundation ditch abridged general view

2 北魏至宋前

汉以后,多条墓道的墓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条墓道成为发展的主流。墓道底部依然流行长斜坡或阶梯形。北魏以后,墓道两侧壁面由台阶装饰转为壁画装饰。墓口由敞口迅速转为带天井的半券洞式,即所谓的长斜坡上带天井墓道。

天井即墓道中数量不等的长方形竖穴土坑,这种土坑从地表竖直向下开挖,直达墓道底部。具体做法是:先挖出天井,再在天井底部挖掘墓道。关于天井的出现,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始于北魏时期。

可以说,北魏至宋前是长斜坡墓道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亦是天井出现、发展、消亡的一个完整时期。

关于天井最初的作用可以参考山西大同北魏宋绍祖墓中天井的建制。不同于唐代墓葬中的天井,这一时期天井壁上挖凿有脚窝。宋绍祖墓两个天井的南部东西两壁由上至下均有对应的脚窝[9]。

脚窝在先秦时期的墓道中经常可以见到,一般为两列,以供建墓人上下。天井壁上出现脚窝,可以说明当时人在建墓过程中是通过天井上下的,这样就不用出掉天井间墓道上方的土,大大减少了墓道出土量,提高了工程进度,也方便施工。同时,天井间过洞上的生土隔梁可以减轻墓道两壁的压力,减少雨雪天气,水对墓室的侵害。这估计也是天井最初出现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门阀士族之间为显示自己的等级、社会地位,将墓室豪华化的同时,也开始对天井进行装饰。北朝晚期,天井下出现侍卫形象。唐时,天井两侧经常绘有仪仗出行或列戟壁画,天井和过洞之间的侧壁上绘有阁楼门阙等,天井装饰愈加精美。同时,天井数量由2个变为5~7个,数量增多。有学者认为墓内的天井应表示庭院,天井数量越多,庭院越深,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就越高[10]。

随着天井数量的增多和两侧壁画的愈加精美,天井中的脚窝逐渐消失。以懿德太子墓[11]为例,共发现天井7个,井壁光滑、抹白灰、绘有戟架、出行等壁画(图6)。天井的实用性逐渐被表示等级地位的礼制性装饰所代替。天井数量的多少、精美程度与墓主身份地位息息相关。

图6 唐懿德太子墓Fig.6 Tang Yide prince's tomb

而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因山为陵的唐代帝陵形制为隧道式,其内填塞石条石块,石材间用铁栓板套接。

唐末,社会凋敝,天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墓道形制再次发生转变,宋太宗元德李后陵[12]的敞口式斜坡墓道加砖券甬道是这一时期高等级墓葬墓道的代表(图7),此不赘述。

图7 宋太宗元德李后陵Fig.7 The tomb of songtaizong empress

3 结语

墓道建设的本质就是为了筑墓时方便出土,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北方高等级墓葬流行的长斜坡式墓道的发展经历了东汉以前的敞口式和北魏至宋前带天井的半券洞式两个阶段。

笔者认为,从墓葬建设角度来看,东汉以前,敞口式长斜坡墓道的墓道数量与墓葬规模、墓葬建造技术有关,目的在于为墓壁减压;4条墓道的“亚”字形大墓除主墓道用于出土外,其余墓道建设时是为了墓壁减压,建设后又因殉人、随葬器物而有了其他意义;而对于两条墓道或一条墓道的墓葬来说,墓壁减压的同时,更注重的应是出土功能。此外,墓道壁面形制的多样化是建墓理念发展的表现,一方面是减压措施丰富、墓葬壁面整体减压的表现;另一方面亦是一种方便、高效的出土手段,特别是人字形台阶的出现,直接缩短了墓葬底部与墓口的距离;同时又具有壁面装饰作用。

北魏至宋前,除因山为陵的唐代帝陵墓道为隧道式外,其余高等级墓葬则流行长斜坡上带天井的墓道形制,墓道从敞口式迅速渐变为半券洞式。天井作为新的减压方式,以其减少出土量、提高工程进度、免遭水患等作用贯穿大型墓葬建设始终;后来随着对天井装饰作用的加强又有了象征意义,唐末逐渐退出了高等级贵族墓墓道的行列。宋时,墓道形制再次发生转变,敞口式斜坡墓道加砖券甬道出现。

[1] 魏建震.商代墓道初探.夏商周文明研究之六——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韩国河.简论坡形墓道[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3(5):107-111.

[3] 朱磊.试论先秦墓道的使用与墓葬的规格[J].中原文物,2008(1):31-35.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的发现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06.

[5] 山东博物馆.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J]. 文物,1972(8):17-30.

[6] 黄展岳.汉代诸侯王墓论述[J].考古学报,1998(1):11-34.

[7] 杨家湾汉墓发掘小组.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10):10-21.

[8] 郑洪春.陕西新安机砖厂汉初积炭墓发掘报告[J]. 考古与文物,1990(4):31-56.

[9]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J]. 文物,2001(7):19-39.

[10]傅熹年.唐代隧道型墓的形制结构和所反映出的地上宫室.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1]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发掘组.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7):26-32.

[1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发掘报告[J]. 华夏考古,1988(3):19-46.

猜你喜欢
墓道墓室天井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古代陵墓墓道研究
——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研究之四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模糊生死界线:东汉墓内祭奠活动的考古学观察
墓室探秘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雨天
简评《墓道》中的宋若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