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创建配称体系探讨

2015-01-02 17:04向明生
当代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特色体系

○向明生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创建配称体系探讨

○向明生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

创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是实现云南农业现代化和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创建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为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强势产业品牌,需要构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食品安全管控体系、投融资体系、创新体系、人才培育体系四个品牌创建配称体系。

云南 高原 特色农业 品牌 配称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品牌为导向的选购产品理念和意识会形成递增趋势,可以预见没有品牌的产业或产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是要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和构建高效的品牌传播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围绕品牌定位,构建品牌配称体系,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才能获得持久动力。

一、农业产业品牌生成原理

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性特征是农产品生产及加工的地域性,农业生产与地型特征,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区域由于其生产环境条件的不一致,造就了农业发展适宜性和产品品质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农业产业品牌的识别要素由两个基本元素构成,即“产地名+产品名”。产地名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生产地名或是一个行政区域名称。一个知名农业产业品牌的诞生,必定有其内在的演化生成逻辑。农业产业品牌的形成主要遵循如下规律:一是农业产业品牌是建立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之上。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产业品牌形成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产业集群发展,集聚若干产业企业,产业企业在产业内形成竞争机制,竞争促使产业内部压力传递,在产业压力传导机制驱动下促进产业内企业不断创新,促进了产业产品的质量和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产业品牌形象和影响力随着产业产品消费者数量和质量变动而发生质的变化;二是产业产品是农业产业品牌的载体,产业产品质量产业品牌形成的前提条件。消费者消费的是产业的产品,消费者对产业品牌形象的认知是通过消费产业产品来感知和体验的。消费者是理性的,消费者之所以选择消费某产地农产品,一定是该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某种预期消费价值;三是农业产业品牌形成是建立在该区域农业产业与其他区域产业竞争对手产业品牌比较优势之上。农业产业品牌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在一个农业产业中会有来自不同区域产业的竞争对手在消费市场上展开竞争,一个区域农业产业只有在同行业中占据一定的产品消费市场份额,才有品牌可言,农业产业品牌是建立在一定数量和质量产业产品消费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品牌的形成并不是某种单一产业要素使然结果,而是通过产业要素综合作用才能生成,因此农业产业品牌的形成是产业系统性竞争力提升的结果。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配称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1、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保驾护航

对于农业产业品牌而言,产品食品安全是产业品牌的根基,食品安全性的产业品牌根基一旦出现松动,就会动摇整个产业品牌大厦。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对产业品牌的破坏程度与产业品牌影响力成正比关系,产业品牌影响力越大,其受破坏程度就越大。云南具有发展特色农业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生态健康”的品牌标签已占据了一定的消费者心智资源,是云南与其区域农业产业竞争的比较优势之一,也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重要的品牌元素。尤其是在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性更具有特殊的品牌价值。尽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具有良好的食品安全性品牌认知,但这并不等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或问题隐患,构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配称体系的目的之一旨在防范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食品安全风险,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保驾护航。

2、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农业产业品牌创建是一项“马拉松”长跑式的系统工程,比拼的是“体力、耐力和毅力”,要实现品牌的持久发展需要源源不断注入发展动力。云南高原色农业发展除了注入财务资源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输入产业发展所需专业性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财务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的驱动因子,具有催化剂功能,是农业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核心产业要素,尤其是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而言,高端农业产业人才匮乏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创新是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核心驱动力,但创新源于知识的积累,而知识的载体是人才。因此,构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配称体系目的之一旨在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创新体系和人才培育体系,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长久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3、为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创建步伐提供资金支持

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种质资源繁育到农产品

市场拓展,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受长期以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发展相对落后,加之弱质产业特性,产业自身发展所积累的资金数量有限,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企业情况更是如此。产业发展投入不足是制约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主要因素之一,构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配称体系的目的之一旨在解决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通过构建高效云南高原特色农发展投融资体系有助于融入和引进更多产业外资金流入农业产业,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创建步伐。

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创建配称体系

1、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食品安全管控体系

食品安全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的根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食品安全管控体系旨在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走得更“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性是农产品的根本属性。“病从口入”这是消费者心智一个认知常识。通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构建,建筑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马奇诺防线”,围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产业环节,构建立体性、全方位管控机制,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点,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保驾护航。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食品安全管控体系构建应该包括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名优产品认证体系、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质量追溯认证体系、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食品安全违规惩治体系、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食品安全适时监测体系、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食品安全宣传培训体系。

2、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投融资体系

农业产业资本是农业产业核心生产要素之一,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获取先行者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先机的关键力量。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投融资体系构建旨在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走得更“快”。资本是一种稀缺资源,在一定的时点上资本存量和供给是恒定的,也就是说某区域产业吸收的产业资本越多,相应其它区域产业可用资本量就会越少,所以各区域产业都在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产业外部资金进入产业。农业产业投入不足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资金投入涉及农业产业发展“软件”和“硬件”投入。“软件”投入主要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人力资本、科研、品牌推广等投资。“硬件”投入主要是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分销渠道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等投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投入资金可分为有无偿投入和有偿投入,有偿投入也可细分为债权性投入和股权性投入,无偿投入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债权性投入主要来源于金融信贷机构,股权性投入主要来源于资本市场、社会个人及法人实体。构建高效运营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投融资体系旨在拓展产业资金融通渠道,促进更多产业外部资金投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品牌建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投融资体系应包括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体系、金融机构债权性信贷资金投入体系及社会法人和个体股性资金投入体系。

3、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创新体系

创新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创新体系旨在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走得更“远”。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今天的农业产业与传统农业产业或第一产业的形象认知发生了质的改变,农业与其它产业日趋融合,农业产业的功能也呈现出多化的发展趋势。农业已经成为与人类健康、生命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产业。农业之所以呈现出新的业态变化发展趋势,主要源于消费者需求变化驱使及新科技不断融入农业发展,使其已经从传统步入现代,迈向知识农业时代。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变化及发展的新趋势,唯有不断创新和探索,才能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欲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迈入新高度、新台阶,创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新形象、新品牌,需要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理念、政策、制度、发展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创新体系应包括技术创新体系、制度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等。

4、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人才培育体系

人力资本是农业产业中最根本和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人才培育体系构建旨在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发展走得更久。伴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在产业发展贡献价值愈加显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农业专业人才匮乏是制约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是企业家型的农业产业企业高端运营管理人才,一个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产业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家型的人才也是决定企业竞争力核心要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创建和现实云南农业代化最终取决于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培育。人才培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价值工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人才培育应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立体化人才培育模式。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人才培育体系应包括云南高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决策人才培育体系、农业企业运营管理人才培育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育体系、农业科技研究人才培育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和农业创业型人才培育体系。

[1]王中: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12.

[2]何忠伟等:北京农业品牌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3]孙丽辉等:区域品牌形成与效应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谌盼)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特色体系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特色种植促增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