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消费品牌召回将不能绕开中国

2015-01-03 01:09赵新星
中国品牌 2015年7期
关键词:食药监消费品总局

赵新星

外资消费品牌召回将不能绕开中国

赵新星

6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网发布了《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办公和娱乐等使用需要的绝大多数消费品都将适用于这一召回制度,但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11类“特殊产品”除外。

11类商品不适用于《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

按照风险管理原则,征求意见稿规定,将根据消费类产品存在伤害及安全隐患的风险情况,对消费品召回实施目录管理制。实施召回管理的消费品目录由质检总局制定、调整。

目录管理制度改变了我国现行的根据不同产品分别制定单一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立法模式,将儿童用品、电子电器产品在内的一般消费品都纳入召回管理范畴,并实行统一的管理体制和召回程序,从而节约了立法资源和行政资源。

征求意见稿还划定了消费品范围除外规定项,规定服务类产品(提供服务时使用的产品除外);用作商业展示的产品;过境产品、转运产品、专供出口产品;汽车产品;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产品;军工产品;烟草及烟草制品;农药制品;印刷品、记录媒介复制品;土木与建筑物,但土木与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除外;其他法律法规作出专门规定的产品等11类产品不适用征求意见稿。家食药监总局管理,因此国家质检总局此次出台的《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未将其涵盖其中也是正常的,并且,化妆品的召回也已经有相关规定先期出台。

比如食药监总局于2014年11月出台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37条就明确规定,化妆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化妆品存在质量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销售的化妆品,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召回的化妆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将化妆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此外,《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指南(暂行)》和《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暂行)》,以及2015年初公示的《广东省化妆品安全条例((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送审稿)》也有相关召回制度。

建立召回制度利于消费维权

食、药、妆产品召回另有规定

对食品、药品、化妆品等11类产品不适用此办法的原因,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介绍说,是根据有关专门法律法规和《消费品安全法》等相关立法研究结果而定。比如,今年3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先期出台《食品召回管理办法》。此外,《缺陷汽车召回管理规定》也已在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12月6日正式实施,《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表示,化妆品属于国

统计发现,目前我国消费品召回范围和召回数量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据统计,2014年美国共实施消费品召回296次,涉及产品数量4781.56万件;欧盟共实施消费品召回2087次;日本共实施消费品召回89次,涉及数量550.18万件;我国共实施消费品召回72次,涉及数量425.5万件。

可以预见,如果《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消费品召回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将在维护公共安全、维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方面均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比如生产者将作为缺陷消费品的“第一责任人”,不得隐瞒产品缺陷。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的消费类产品存在伤害及安全隐患的产品缺陷,生产者须作为召回主体,在5个工作日内备案召回计划,并自备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告知消费者。

此外,消费品召回制度的立法层级得以提升,也将大大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消费品召回制度将同等适用于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也就是说,外资消费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进口家电,如果涉及全球缺陷召回,将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绕开中国市场。

猜你喜欢
食药监消费品总局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数字化技术助力食药监管 为民生安全保驾护航
铁手咖啡制造总局
2018年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
2018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
2018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调和油的消费提示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现榨果蔬汁的消费提示
加强食药监行政调解工作的探讨
安监总局:前四月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致738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