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城融合的“三个结合”

2015-01-03 04:06于新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33期
关键词:三个结合产城新兴产业

■于新东/文

浙江产城融合的“三个结合”

产城融合必须既要依托既有优势特色,又要立足现实产业状况,还要关照长远发展方向。浙江省35余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就可谓相当令人瞩目,做法经验是非常可圈可点的,积累的优势特色也是十分明显的。这就决定浙江在推进产城融合实现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好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个结合”。

一、与浙江的基础优势特色结合起来

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培育发展产业不能凭空而为,必须综合考虑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地方特色、发展阶段、产业基础、科技水平和人才储备等诸多要素,才能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扬长避短、事半功倍,才能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作为技术性要求高、系统性要求强、市场化要求高、创新力要求强的高精尖产业,其培育发展更是特别需要科技创新为核心、市场需求为拉动、专门人才为支撑、政府扶持为引领、体制机制为保障,这些正是浙江的优势特色所在。只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固本强基、厚积薄发,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产城融合实现之路。

这就要求,在培育发展城市产业的思路理念方面,正确处理好“新兴”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切忌脱离实际、盲目求新。一者,城市新兴产业确实是新事物,但这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另起炉灶、推倒建新。而且,城市新兴产业本身是节能环保型产业,如果热情高涨却陷入盲目发展陷阱,造成新的用地、耗能和排污,则与初衷相去甚远,须高度警惕。再者,培育发展城市新兴产业不能凭空而为,必须综合考虑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地方特色、发展阶段、产业基础、科技水平等诸多要素。

解决的办法就是要与传统基础、现有优势和已有条件等紧密结合,充分挖潜、用足存量、优化增量。一是通过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等,促使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方向发展;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过程中又可以反作用于促进战略性城市新兴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二是通过与国家正在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紧密结合,充分借助现有政策、资金和科研设施优势,借力借势地加快战略性城市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三是与现有的各类国家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紧密结合,实施“就地转型”工程,促进向城市新兴产业集聚区或基地发展,既有利于实现集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效益化发展空间布局的目标,又有利于从一开始就形成城市新兴产业集约节约的发展模式。

■于新东/文

二、与浙江的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

浙江省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已经明确,笔者研究认为,与培育适应新型城市化发展要求的城市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主要有七个方面。当然,这些重点工作本身涉及范围大、覆盖领域广,需要推进、落实和兼顾的工作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在涉及到城市新兴产业发展时,应当适当突出重点、予以倾斜。

具体来说,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可以进一步突出城市新兴产业基地为重点,成为全省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乃至新商业模式创新集聚地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未来科技城建设发展可以进一步突出城市新兴产业的原始技术创新突破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为重点,成为全省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源和人才库;海洋经济建设发展可以进一步突出海洋城市新兴产业和基地为重点,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块状经济提升可以进一步突出城市新兴产业集聚度和集聚力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龙头企业培育可以进一步突出城市新兴产业大企业大集团为重点,示范和引领广大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进一步突出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路子为重点,引导新能源新材料等世界级城市新兴产业的开局起步和迅猛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可以进一步突出营造有利于城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为重点,重铸企业家高度关注国计民生的战略眼光和高度认同实业兴邦的价值取向和踏实心态。

现实的最大呼唤就是必须切实转变粗放型的旧的经济增长方式。全球范围内,传统工业化的“三高一低”老路都已经越来越行不通。而高科技的发展,能够使生产要素结构中物质资料的作用和比重不断降低。因此,浙江促进产城融合的根本出路之一就是必须依靠新科技革命所研发的新节能环保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排放、减少污染;依靠新科技革命所开发的新能源、新材料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依靠新科技革命所产生的新工艺、新流程高效益地提高资源能源的投入产出比,从而使全省各地逐步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三、与浙江的未来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浙江省已经明确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体就是要使全省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全省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前列,建设富裕浙江、和谐浙江、美丽浙江。

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型升级、切实改善民生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育发展城市新兴产业恰好和这三大战略举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加快转型升级所要求的推进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利于从创新能力、产业提升、发展空间、节能环保入手,促进城市新兴产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所要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有利于从提高消费者购买力、激发市场需求拉动作用入手,促进城市新兴产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所要求的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等方面,有利于从制度保障、国际合作入手,促进城市新兴产业发展。反过来,不言而喻的,培育发展城市新兴产业也极大地有利于加快转型升级、切实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开放。

展望未来,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必须要真正具备过硬的创新能力。纵观人类历史,迄今为止的每一次全球性产业革命无一不是发端于科学技术的重大创新与突破,也就是说,是科技创新引发的技术瓶颈的突破、生产方式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点燃了产业革命。从历史经验来看,特别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顶着新兴产业帽子却处于全球产业链制造低端的“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倾向;二是技术开发、产品生产乃至产业集聚方面“低端过热、高端不足”的倾向。否则,长此以往下去所造成的恶果是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国外,受制于人。当前,浙江旗帜鲜明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与加快推进“制度供给”,就是为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产城融合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的生机与动力。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

猜你喜欢
三个结合产城新兴产业
巧用“三个结合”,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基层建设要搞好“三个结合”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新兴产业
产城融合:夯实石首县域经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