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服务的提升

2015-01-03 15:12
北方经贸 2015年9期
关键词:跨境协同电子商务

赵 静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 100176)

一、目前跨境电商的状况

(一)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1.美国、欧洲等电子商务仍占据全球市场的主流。美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电子商务的增长速度,预计2016年更是将以平均7.2%的速度增长其交易额。而纵观欧洲市场,特别是西欧的电子商务市场,其2013年网上商品和服务销售占据了其51%的市场份额,已经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再转向亚洲地区,日本是亚洲地区电子商务的主要市场,特别是在2012年使用移动电子商务交易方面,已经占据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份额的25%,根据eMarketer的预计,在未来几年,日本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增长率也必将突破两位数。

2.新兴市场电子商务增长速度加快。在欧洲地区,土耳其以75%的增长速度排列第一,而南欧和东欧的各国普遍增长速度都在29%以上,已占欧洲电子商务市场的14.4%,在欧洲整个市场中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同样,在亚洲地区,电子商务也在迅猛增长,在韩国,其B2C电商已占零售总额的6%;在印度,2015年的互联网消费人次预计将达3.8亿人。而拉丁美洲的电子商务交易额更是在十年间增长了27倍,2012年达到了430亿美元,巴西一国就占到了拉丁美洲总交易额的60%。另外非洲等各国随着手机的普及,也使得电子商务快速增长。

3.整个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潜力极其巨大。2012年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欧洲地区占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35.1%,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25.7%。与此同时,西班牙、德国、俄罗斯都已扩大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B2C电子商务在各国普遍流行,2013年俄罗斯70%的包裹来自国外,可以发现在整个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中,其发展的潜力已经逐渐被发挥出来。

(二)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32亿,其中使用网络购物的人数达到2.71亿,网络购物使用率已经高达45.9%。同时,在2012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8.1万亿元,增长27.9%。因此,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所以,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将有望在2016年前超越美国。

电子商务市场繁荣之下带动的是我国整个物流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在物流方面,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已经突破19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6.4%。我国物流企业总数超过6800家,人数规模达到70万人。但是,我国在发展物流行业的同时,相关的物流服务与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在支付方面,2013年我国互联网在线支付网民人数达到2.44亿,提升了41.4%,交易规模达到36460亿元,其中使用手机在线支付的网民达到7911万,主要原因在于手机支付的快速便捷等特点,大大推动了我国整个在线支付市场的繁荣。

二、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成本营运问题

目前,国内走在前面的跨境电子商务网站比如敦煌网、速卖通、环球资源等网站主要以国内最大的物流快递EMS作为主要合作伙伴为国外的客户提供物流支持。[1]而国际上通用的快递公司例如DHL、UPS、FEDEX等尽管运输速度快但因其价格昂贵。很少为海外顾客所使用。当前高昂的跨境物流成本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二)跨国物流体系不合理

跨境物流体系建设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跨境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往来过程中涉及跨国际之间的运输、配送和仓储等环节,需要完善的物流体系来进行整体的运作和协调,同时也离不开基础的物流管理平台的支撑。而当前物流体系的建设滞后严重地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化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的重要基础,而当前跨境物流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到位,突出的反映是跨境物流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水平较低。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各种物流信息的资源整合能力还不够强,信息的通信渠道还不够通畅,信息的完整性还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解决跨境电商中物流服务问题的对策

(一)创新管理技术手段,提高协同管理水平

一方面以供应链为视角进行协同管理,加强管理的协同性。将电子商务物流业务运作的各个环节纳入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将其视为企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实体生产供应商、网络客户间的供应链协同管理与协同创新,加速供应链各主体间的信息流通和创新成果流通,提升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

另一方面重视技术方法的应用,提升电商物流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协同度。电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与标准化直接影响电商物流的运作效率。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大在物流集疏运体系、信息网络等方面投入资金,以保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通畅,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电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作为电商物流企业,要加强ERP、RFID、GPS等先进供应链物流管理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电商物流企业间的协同运作效率。

最后,加强资源整合能力,是未来跨境物流的发展方向,应该形成战略联盟,通过海外建仓库,运输以降低成本,通过提高海外仓储能力、降低库存成本、挺高订单效率、优化物流配送的效率,整体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为跨境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服务,实现双赢。

(二)优化协同创新的模式,完善跨境物流体系

一方面借助宁波建设电子商务城的契机,选择合适的电商协同创新模式。紧紧围绕宁波电子商务城建设配套政策,以及宁波物流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水平,科学定位,合理评价,结合电商物流协同创新模式的理论指导,同时借鉴其它同类城市的电子商务园区协同创新模式,邀请国内外电商物流专家把脉问诊,选择适合宁波自身特点的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模式。

另一方面加快电商物流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增强带动效应。从宁波现有优势产业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如宁波服装产业、小家电产业、进口红酒产业以及未来建设梅山保税港区打造的进口奢侈品业,加强这些产业与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在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加快宁波传统产业的“电商换市”转型升级建设步伐。利用宁波港口外贸产业优势,试水跨境电商,可组织开展“跨境电商”的可行性论证、政策论证、电商企业需求、电商市场需求等方面调研,探索适合宁波的“跨境电商”的电商物流协同创新模式。

最后,完善跨境物流体系,首先要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港口和口岸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统筹规划,利用产业集群的特征,充分考虑物资集散通道、做到运输方式衔接能力与物流功能设施的相匹配,主管特点和外围环境相对接,注重软硬件的相结合。

(三)加强跨境物流的信息化建设

国家工信部2013年1月出台了《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例如天津依托滨海高新区电子商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中心,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代运营、营销、客服、物流仓储、技术支持等服务。

[1]邵晓峰,季建华.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物流[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5).

[2]王道平,何海燕.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J].工业工程,2013(2).

[3]荆林波,孙开钊.2012年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8).

猜你喜欢
跨境协同电子商务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