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及病理特点

2015-01-03 02:43周燕艳
关键词:内生肌层瘢痕

周燕艳

(仁寿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 眉山 620500)

探讨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及病理特点

周燕艳

(仁寿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 眉山 620500)

目的分析研究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患有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39例,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理特征给予探讨。结果本文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34.2±4.7)岁,平均停经时间(53.7±8.5)天,其症状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B超诊断共有34例,诊断准确率为87.18%。磁共振能够区分其不同分型。病理学检查可以看见瘢痕处子宫平滑肌组织不完整,肌层组织当中存在缝隙。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内生型和外生型的病理特征有所差异,引发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重要诱因为瘢痕处肌层当中存在缝隙。磁共振检查能够明确其分型,病理学检查能够确定诊断。

临床分析;病理特点;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由Larsen等提出报告,同时提出这一概念。其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其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明确,也许和瘢痕处组织缺陷有密切关系。现如今,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患者可以在初期给予准确诊断。本文笔者选取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39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39例,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整理患者的相关资料,当中内生型16例(41.03%),外生型23例(89.97%)。收集病理蜡块,采取4 μ切片,HE染色以后给予密切观察,分析其镜下病理学特征。对病人手术以后的恢复情况给予跟踪随访。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临床特点

39例患者都有既往剖宫史,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4.2±4.7)岁。停经时间33~157天,平均停经时间(53.7±8.5)天。其中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25例,占总体的64.1%。另外,对比内生型与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内生型与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

表1 内生型与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

注:和外生型对比,*P<0.05

临床类型发病年龄(年)妊娠次数停经时间(天)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月)HCG值(mIU/mL)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HCG恢复正常时间(天)吸收时间(天)内生型32.1±5.62 3.63±1.25 59.2±9.7*65.2±53.3 20.65±25.17*25.2±9.54 114.2±42.1 20.1±6.5 30.5±6.7*外生型33.2±5.36 4.12±1.55 45.5±8.664.7±45.124.75±33.52 27.5±12.87 127.5±58.2 21.4±6.1 73.5±20.1

2.2 影像学资料

所有患者都采取B超检查,B超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34例,诊断准确率为87.18%。另外5例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采取磁共振检查。磁共振能够明确区分内生型以及外生型,前者为妊娠囊向子宫腔方向生长,植入子宫肌层相对比较浅,后者为妊娠囊植入肌层较深的地方,同时膀胱受到压迫。

2.3 临床疗法

手术前72 h采取米非司酮25 mg,2次/d,采取口服方式,手术之前30 min采取卡孕栓一枚从肛门塞入,38例患者在B超的监测之下进行宫腔镜电切除术,还有1例患者由于子宫肌层较薄,采取腹腔镜切除术。在手术当中能够看见子宫峡部有绒毛样组织和血块,当中病灶在剖宫产切口左侧的患者29例,在右侧的患者10例。

2.4 病理组织学检查

共有病理标本12例,在显微镜下病理都能够看见子宫肌层当中存在绒毛组织,其病理变化是诊断这种疾病的临床标准。这12例患者当中有8例的病理能够看见瘢痕处子宫平滑肌组织不完整,其细胞之间没有紧密连接,肌层组织当中存在缝隙,绒毛存在缝隙当中,当中内生型有2例,占总体的25%,外生型有6例,占总体的75%,其外生型患者要比内生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2.5 手术以后跟踪随访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下降一直到正常时间,内生型(20.1±6.5)天,外生型(20.3±6.1)天。包块吸收时间,内生型(29.3±6.74)天,外生型(72.6±19.3)天。

3 讨 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包括有两种形式,其中包括为内生型与外生型,根据相关报道表明,外生型相对较为多见,和本文结果相似[1]。

根据相关报道表明[2],剖宫产瘢痕妊娠最容易发病的年龄26~33岁。本文平均年龄(34.2±4.7)岁,和上述相关报道基本相同。本文结果显示,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25例,占总体的64.1%,和妊娠流产或者其他相关异位妊娠存在差异。

现如今,对这种疾病主要采取超声检查,其诊断准确率高达82.3%。磁共振检查是诊断这种疾病的另外一种方法,大部分在B超诊断出现疑问或者辅助诊断的时候采用,其可以明确胎囊位置、绒毛侵入以及肌层厚度,对其分型和手术方式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结果显示,有1例患者采取腹腔镜切除手术,在3年前采取过剖宫产手术,手术之前B超显示“早孕”,建议排除子宫瘢痕妊娠,之后采取磁共振给予确诊,检查结果显示“其部位可以看见妊娠囊,子宫前壁肌层非常薄,膀胱受到压迫,并给予终止妊娠。另外,根据相关报道表明,病理学检查可以看见瘢痕处子宫平滑肌组织不完整,肌层组织当中存在缝隙,和相关临床报道基本相同[3]。

总之,剖宫产瘢痕妊娠内生型和外生型的病理特征有所差异,引发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重要诱因为瘢痕处肌层当中存在缝隙[4-5]。磁共振检查能够明确其分型,病理学检查能够确定诊断。

[1] 曹健华.初产妇妊娠年龄与分娩的关系[J].交通医学,2011,10(4):95.

[2] 赵世能.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92例分娩方式探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1(2):146-147.

[3] 杨 清,朴曙花,王光伟,等.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64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5(2):89-92.

[4] 刘吉峰.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39.

[5] 刘爱珍,郭华峰.剖宫产瘢痕妊娠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12:95-96.

The discussion of analysis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ZHOU Yan-yan
(Rensho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Sichuan Meishan 6205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type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MethodsChoosed 39 cases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patients from May. 2011 to Feb. 2014 to retrospective analyze.ResultsThe age of incidence of patients was (34.2±4.7) years old, menelipsis time was (53.7±8.5) days. The symptoms were irregular vaginal bleeding. The accuracy rate of B ultrasound diagnosis was 87.18%. There isgap of muscular tissue, pathologic scar uterus smooth muscle tissue can be seen not complete.Conclusion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isgaps in muscular tissue to diagnose by magnetic resonance.

Clinical analysis;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esarean scar pregnancy;First trimester fetuses

R719.8

B

猜你喜欢
内生肌层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