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与厨房

2015-01-04 04:45Silver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家务事软文主厨

Point

一个厨房最大的功能无非是可以烹饪,将其捆绑成一个女人自由与否的两个维度之一,未免牵强得可笑。

女人和厨房的关系看似比男人与厨房的关系紧密,这种错误的“视觉”距离,大概源于“君子远庖厨”“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定位。

认同这两点的男人,大多数容易自视过高地将自己归类于“君子”。君子可不仅仅是分泌雄性荷尔蒙的人,那么“君子”也未免太好当了。有的男人都觉得自己拿生活费回家就是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优了,然后就有资格加上一句“风流但不下流”。

认同这两点的女人们却深知,“主内”不能简单理解为操持三餐。事实上家务事的管理亦应列为管理科中的基础科目,但凡家务事能处理得好的女人,大多数放到职场上拼杀,极可能会是少数幸存者之一。

如果男人们看了觉得我说得是笑话,那么先生您知道家务事涵盖哪些方面嘛?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有:统筹学、财务会计、社会学、逻辑学、心理学、幼儿教育、老年人护理、营养学……现代社会中,又增添了室内设计(美学)、美容医学、生活经济学、食材鉴证等等科目。

不幸的是自古“从胃到心”的理论,给了希望把女人安置在厨房的男人们一个欢呼雀跃的理由——姑娘们难道就不会想,这么个老餮男人,最爱的难道不是米其林三星餐厅的主厨吗?假若我的水平拼得过主厨,横行五湖四海指日可待,爱栓住哪个男人的胃不行?

诚实点说,从生活情趣和生活成本上考虑,我倒没认为“从胃到心”是个阴谋论,这不过是个技术手段好吗。一手好厨艺,又愿意花时间去展示,让家人吃得心满意足,大家都开心。如果没有一手好厨艺,就得沦为下堂妇?你确定男人想娶的不是一个厨子或女佣?

厨房是好的,但我真的不认为爱自由和爱厨房有什么关系。

第415期《新周刊》有几篇关于厨房的文章,被读者评为《厨房装13指南》,确实挺软文(可能本身就是软文)。文章将女人哄进厨房,再搭上文中的“本来生活”,不外乎想销售背后的那堆所谓有机健康但价格高昂的食材,关键是推销的高大上食材用健康概念武装就好了,何必非搭上优雅、阶层的腔调?

真正热爱厨房艺术的人,热爱的应该是食材鲜美、健康的本质,热爱生活各色滋味的混杂,绝不应热爱装腔作势。

在厨房熬到老的女性,是务实淳朴可爱的,她们其实在选择安全食材上花费的努力,让家人吃得健康的努力,毋需体现在进口、昂贵、稀缺、品牌上面。女人为了爱人和孩子下厨,那是好兴致,但经年累月担任厨娘,这就是不自由的一种。

不妨观察一下上一代窝在厨房里的女人们,她们有的给家人做了30年饭,洗了30年的碗,有心甘情愿的成分,亦有不得已的因素。不见得得到子女感激或心灵的慰藉。现在既冲杀在职场又得回家煮饭的女人们,急刷刷从写字楼回来就冲进厨房,那可真是另一个战场,不见得云淡风轻地享受过程。她们可真没有摆脱厨房的自由。

从现实出发,我极其不赞同文中的话:“一个女人必须要有钱,以及自己的厨房,如果她想要自由的话。”

前半句是对的,这不仅针对女人,对男人同样适用。适度的经济能力能让你的选择范围更大。然而,一个厨房最大的功能无非是可以烹饪,将其捆绑成一个女人自由与否的两个维度之一,未免牵强得可笑,也对不住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原意。

一个女人真正的自由,应该是不会被厨房所左右。在她不想进厨房的时候,不用强迫自己,也有能力让自己和家人一样吃得健康;在她想进厨房的时候,能物尽其用,不被绵白糖、枫糖、PG Tips、海盐或Best油烟机背后所表征的上层优越感所绑架。

所以,装腔作势的各种妇女腔调指南啊,放过厨房和女人吧。

猜你喜欢
家务事软文主厨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新媒体软文与传统软文的区别》教学设计
三位大厨携手联袂创作具有艺术性的视觉美味佳肴
E 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软文营销研究
12星座之家有小主厨
语文在职校生网络创业软文营销中的应用
中荷小夫妻啼笑皆非的“家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