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飞行表演队揽胜

2015-01-04 09:09欧阳江南
军事文摘 2015年1期
关键词:特技飞行雨燕表演队

欧阳江南

各国飞行表演队揽胜

欧阳江南

特技飞行表演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出现的一种特殊的飞行团队。说其特殊,是因为它不承担作战任务,但装备却十分精良,大都拥有本国最先进的战斗机。特技表演队的飞行员也是百里挑一,个个具有非凡的胆识和精湛的驾驶技术。他们在世界各地进行巡回表演,既传播着友谊,给世人带来视觉的享受,同时又展示了本国空军的发展水平和飞行员的精湛技艺。目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特技飞行表演队主要有:美国空军的“雷鸟”特技飞行表演队、美国海军的“蓝天使”特技飞行表演队、俄罗斯空军的“勇士”特技飞行表演队和“雨燕”特技飞行表演队、中国空军的“八一”特技飞行表演队、英国皇家空军的“红箭”特技飞行表演队、法国空军的“巡逻兵”特技飞行表演队、日本的“蓝色冲击波”特技飞行表演队等。他们都以魔术般的飞行编队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空中变化而令观众叹为观止。

“红箭”—家喻户晓的飞行表演队

“红箭”无疑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飞行表演队之一。它隶属于英国皇家空军中央飞行学校。1921年,中央飞行学校组建了第一支飞行表演队,使用索普威斯“鹬”式双翼机进行飞行编队特技飞行表演。这便是“红箭”飞行表演队的前身。没有人想像得到,成立这支特技飞行表演队的动议居然是几个飞行员在卫生间的偶然议论做出的。据“红箭”的首任队长李琼斯回忆,1965年,在一次例行飞行训练之后,几位飞行员在卫生间洗漱时,大家议论着“蚁”式飞机成功的表演,他们认为有必要成立一支固定的飞行表演队,并且还把飞行表演机改涂成红色,于是“红箭”便诞生了。

尽管大多数人知道“红箭”这个名字,但他们却很少知道它的官方名称—皇家空军特技飞行表演队。这个称呼出现在中队头盔上,并伴以九个菱形和代表“极大荣耀”的座右铭。自1968年至今,“红箭”一直在表演九机编队,而且从那时开始,“九机菱形”就成为了他们的标志性队型。一次完整的飞行表演大约会持续20分钟,可是仍有一些观众觉得不过瘾。但表演队的成员们坚信这样的哲理:最好在观众要求看到更多精彩的表演时离开。

在表演队成立后的30多年里,他们在大约50个国家做过飞行表演,每年要进行大约100场的表演,到现在总共已经表演了3400多场。表演队一直扮演着提升英国皇家空军正面形象的角色,而且为英国征募新兵做宣传,但近来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在国内和国外表演来提高英国航空工业的知名度。

通过每年的表演,“红箭”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在英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们是谁或者他们是干什么的。加上最近在非洲、亚洲和北美的表演,我们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红箭”已经闻名于世界了。

灵活骄健—像燕子和勇士一样

俄罗斯目前主要的飞行表演队有三支,分别是“勇士”飞行表演队、“雨燕”飞行表演队和“空中骠骑兵”飞行表演队。相较来说,“雨燕”和“勇士”知名度更高。

“雨燕”飞行表演队成立于1991年,其前身是莫斯科郊区某空军团。长期以来,这个飞行团肩负着双重任务:完成正常的飞行训练以及为外国嘉宾进行飞行表演,展示新飞机的性能。

“雨燕”飞行表演队使用的不是专门用于表演的体育飞机或教练机,而是真正的现代战斗机—米格-29战斗机,其重量比“勇士”飞行表演队用的苏-27轻,在做盘旋、转弯和其他机动动作时,由于惯性小,使得“雨燕”显得更加灵巧。“雨燕”飞行表演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飞机,吸引国外的买主。近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对俄罗斯的米格-29战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订货购买,“雨燕”飞行表演队在其中功不可没。

6机表演是“雨燕”飞行表演队的拿手好戏,在留空的28分钟之内,他们安排了大量的各种编队的特技节目。其表演的特技有“叠罗汉”“锤子”“星星”“箭”“十字架”等。所有的空中节目都是飞行员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新特技动作预先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然后长时间训飞,在这之后才有可能进入表演节目单。有意思的是,有的表演方案产生于偶然的错误之中。如有一次,一名飞行员起飞后做筋斗时忘记了收起落架,在降落时他才发现是一次“错误的飞行”,继而对飞机的性能惊讶不已,实践证明,这种飞行是可能的。从这以后,飞行队的表演节目单又多了一项特技:6架“雨燕”带着未收起的起落架,开着着陆灯完成惊险的筋斗动作。

“红箭”飞行表演队两架表演机交错飞行

“勇士”飞行表演队和“雨燕”飞行表演队的混编表演

“雨燕”飞行表演队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们惊人的应变能力。一次,“雨燕”飞行表演队转飞泰国,在中途机场加油起飞后,飞行员发现,新加的燃油是另一种型号,比通常的航空燃料烧得快。最后降落时,由于燃料耗尽,“雨燕”们不得不在非常情况下着陆,且只能一次成功。而这时偏偏天公不作美,机场上空天气与预报不相符,能见度不到500米。在既不熟悉机场状况,也不了解附近地形的情况下,所有“雨燕”们还是沉着地将飞机安全降落,表现了高超的驾驶技术。

“勇士”飞行表演队也成立于1991年,与众不同的是,“勇士”飞行表演队是世界上惟一一支使用重型战斗机进行表演的飞行队,采用的是苏-27UB型战斗机,6架空中表演飞机已重达150吨。表演飞机都涂成了俄罗斯国旗的颜色,飞行队有自己的标志—天蓝色背景中的菱形盾牌。飞机的机翼和尾翼前缘为红色箭形装饰,机身极具动感。垂尾上红星和金黄色旭日光辉,是俄罗斯空军的图案。“勇士”在表演中将苏-27优异的机动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的独门秘技“涅斯捷罗夫筋斗”“加力盘旋”“跃升半滚倒转”“对头跌升急降”“郁金花开”等表演项目,个个惊险绝伦。

“雷鸟”飞行表演队的精彩表演

“雷鸟”—在雷鸣电闪中搏斗

“雷鸟”飞行表演队是美国空军的飞行表演队,成立于1953年 6月,隶属于美国空军第57联队。在世界各军事大国中,美国空军历史并不悠久,但美国空军的“雷鸟”飞行表演队却也称得上“老字号”。二战结束后,美国空军成立后不久,便组建了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

“雷鸟”是印第安人传说中的一种巨大神鸟,这种巨鸟的翅膀拍击时能产生雷鸣,眼睛飞快地眨动时能产生闪电,爪子上带有非常尖锐的利箭。“雷鸟”产生的雷鸣电闪象征着在与恶鹰搏斗,还象征着战胜邪恶,捍卫和平。“雷鸟”飞行表演队的标志是一只用红、白、蓝三种颜色绘制的“雷鸟”,从外形来看,“雷鸟”和雄鹰差不多。机头部由红、白、蓝三种颜色组成,机身配色以白为主,机翼由蓝色、白色组成,尾翼为白色配红色边,尾翼的两面各有13颗蓝色的星。

“雷鸟”飞行表演队一共使用过六种型号的表演飞机。成立初期使用的表演机是F-84“雷电”喷气式飞机。1956年6月换装为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F-100“超佩刀”式,成为世界上第一支超音速飞行表演队,大本营也从卢卡移至美国最大的空军基地之一—内华达州的内利斯基地。1964年初,换装F-105“雷公”式战斗轰炸机,由于技术上的缺陷,仅表演了6场,就停止使用,不得不重新使用F-100。1969年,换装了著名的F-4“鬼怪”式2倍音速战斗机,该型机作战性能甚佳,在越战中名声显赫,但噪音较大,不太适合表演,所以在1973年11月被T-38A“禽爪”高性能教练机所取代,该机的一大特色是噪音小。1976年5月5日,在庆祝美国建国20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雷鸟”飞行表演队完成了它的第2000场正式飞行表演。1982年,“雷鸟”飞行表演队换装了世界上最先进的F-16“战隼”式战斗机,一直使用至今。

美国空军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美国人也试图使代表着美国空军形象的“雷鸟”飞行表演队处处高人一筹。“雷鸟”飞行表演队目前的表演用机是美空军现役主力之一的F-16战斗机。这种外号为“战隼”的战斗机性能不俗,是第三代战斗机的代表之一,其良好的机动性能为“雷鸟”插上了强劲的翅膀。“雷鸟”飞行表演队通常使用6架F-16战斗机进行表演,其中4架为编队特技,2架为单机特技。他们经常采用“菱形”、“锲形”、“一字”等编队队形,表演动作惊险刺激,令人目不暇接。其中4机“菱形”编队为“雷鸟”的绝技,头尾相衔,机翼相接,令人惊叹,充分体现了“雷鸟”作为世界一流飞行表演队的魅力。就像美国大兵的足迹一样,“雷鸟”飞行表演队出访的国家和地区之多是世界第一。“雷鸟”飞行表演队的特技飞行表演难度高、动作奇、场面壮观,表演中的飞行事故也因此比其他飞行表演队多。

“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队4机编队

“法兰西巡逻兵”—空中的亲善大使

“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队正式成立于1931年,称得上是世界最著名、同时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飞行特技小组之一。其表演内容丰富,动作惊险刺激,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全部是法国空军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数均高达数千小时,每个新动作飞行员至少要训练500次。

他们的飞行秉承法国文化中固有的优雅风范,编排巧妙,并不在意是否雷霆万钧、气势迫人,而是专注于芭蕾般的优美与法国击剑一样的敏捷和灵活。外形酷似海豚的“阿尔法”喷气飞机体态轻盈,颇具美感,为“法兰西巡逻兵”的表演增色不少。

“法兰西巡逻兵”的队徽涂饰在飞机座舱的三侧,标志中表示飞机的箭头排成该队常用的9机“协和”队形。机身涂着同法国国旗一样的红、白、蓝三种颜色,机群在空中做飞行表演时也常常将这三种绚丽的颜色以烟带的形式留在空中,象征着“自由”(红色)、“民主”(白色)、“博爱”(蓝色),体现了法国人民勇敢、浪漫的传统和对未来美好的愿望。1964年~1981年,“法兰西巡逻兵”使用的表演机种一直是由法国富加公司研制的“教师”喷气教练机,其进行的12机表演堪称表演机数世界之最。目前的“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队使用的表演用机是法国与德国联合研制的“阿尔法”喷气高级教练/攻击机,主要进行9机表演(7机编队加2机特技),其表演动作复杂精彩,令人眼花缭乱。

“法兰西巡逻兵”的足迹遍及各地,他们曾经飞越约旦褐红的沙漠、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埃及的金字塔、迪拜的帆船型超豪华宾馆、吉隆坡的双子塔等。到目前为止,全世界30多个国家总计6000多万人有幸成为“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的观众。“法兰西巡逻兵”在空中“表情”十分丰富,时而做“菱形”飞行,时而做“酒杯型翻滚”;表演队似乎特别迷恋筋斗,仅这个“规定”动作,飞行高手们就能做出“对头”筋斗、“履带”筋斗、“集合”筋斗、“箭形”筋斗、“分开式”筋斗、“三角形”筋斗和“终点”筋斗等。

每逢7月14日法国国庆日、著名的勒芒24小时汽车大奖赛、法国网球公开赛和一级方程式比赛,巴黎的天空都能看到“法兰西巡逻兵”8机编队拉出的红、白、蓝三色烟迹。它几乎已经成了法国重大场合不可缺少的仪仗队,是法国的空中亲善大使。

“三色箭”飞行表演队表演中的烟迹犹如飘扬着的意大利国旗

“三色箭”—醉汉般的演技

1950年,意大利空军重新组建了特技飞行训练中队。1960年底,鉴于各国航空表演事业蓬勃发展,意空军决定组建专门从事飞行表演活动的部队。1961年,这支部队正式建成,命名为第313特技飞行表演队。1971年7月1日,该表演队正式取名“三色箭”,著名的“三色箭”队徽也由此产生。该徽记为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底板,底板下方是一只张开的弓和待发的箭,上方是3只并排向上的箭头,取意大利国旗的绿、白、红三色。与此对应,其表演机也涂成绿、白、红三色。它与英国的“红箭”、法国的“法兰西巡逻兵”,并称为“西欧飞行表演三杰”。

意大利是官方重视飞行表演活动较早的国家之一,也是空军学术之父杜黑的故乡。早在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就在空军部队中开展5机编队的特技飞行训练,并建立编队特技学校和特技飞行训练中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才使这种特技飞行训练工作不得不中止。二战结束以后,意大利空军很快又恢复了编队特技飞行训练。

“三色箭”飞行表演队去过美国、西欧、非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举行的航空博览会上都曾大展风采。其拿手项目是难度相当高的9机编队表演。编队空场时,则进行单机表演,单机项目中最为有名的是被称为“醉汉”的侧滑螺旋动作,难度相当高,人们称这种表演是飞行表演中的飞行表演,是艺术中的艺术。“三色箭”飞行表演队通常准备有三套不同的表演项目,具体表演哪一套,往往根据表演场地当时的天气情况,如云高、能见度等情况,再做决定。在天气条件有保障的情况下,也可能根据表演场的特定气氛及需要进行调整。

“蓝色冲击波”空中绘樱花

“蓝色冲击波”—后来居上的绝妙

“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为日本惟一的正式飞行表演队,驻守于宫城县松岛基地,始建于1960年。最初编制为5人,使用F-86F型战斗机,1994年改用T-4教练机至今,机身大部为白色,缀有蓝色条纹。

1959年,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赴日访问表演,给日本航空自卫队很大震动。1960年,按当时航空幕僚长源田实的指令,在静岗县滨松北基地的第1航空团组建了一支飞行表演队—“空中机动研究班”。1965年,“空中机动研究班”改称“战技研究班”。这支部队的领导稻田三佐在队员中募集别名,最初称为“天龙”,后决定为“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在1982年11月14日,由于一次事故,“蓝色冲击波”被停飞,直到1984年7月才恢复表演。

“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在成立之初,表演项目只有16个,目前已经增加到50多个。其中最优秀的、最具特色的表演项目主要有:“单机滑出”“单机侧飞”“单机垂直8字飞行”单机草花筋斗”“菱形编队垂直盘旋”“4机菱形队形草花筋斗”“5机向上开花”等等。表演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第四季度,每个表演季节表演20~30场左右,每场表演30分钟。

“蓝色冲击波”有许多令国际航空界震惊的绝妙之举。最让“蓝色冲击波”骄傲的则是在1964年10月10日东京第18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当时“蓝色冲击波”以5架时速490公里的F-86F用蓝、黄、黑、绿、红五色彩捆在300米高的空中拉出象征奥林匹克的5个直径1830米的彩环,使94个国家的选手和数万观众惊叹不已。1970年,大阪万国博览会开展时,“蓝色冲击波”飞行队又成功地在蓝天上绘出“EXPO70”的复杂图案,显示出高超的飞行技巧。1997年4月,“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去美国参加了“黄金航空表演”,以纪念美国空军成立50周年。这是日本军用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首次在海外出现,也是该队的首次海外演出。

责任编辑:刘靖鑫

猜你喜欢
特技飞行雨燕表演队
小雨燕的远航
演2021年莫斯科航展中,勇士飞行表演队正在表演
鹰击长空
一边飞翔一边睡觉的雨燕
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正在练习
“一带一路”上的雨燕精灵
玩特技飞行的总统
半边山
印特技飞行队一架飞机坠毁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