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可行性观察

2015-01-04 06:39任成敏高收堂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母婴低血糖空腹

任成敏 高收堂

1.高密市立医院,山东高密 261500;2.高密市柏城中心卫生院,山东高密 261501

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可行性观察

任成敏1高收堂2

1.高密市立医院,山东高密 261500;2.高密市柏城中心卫生院,山东高密 261501

目的探讨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该院收诊的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同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通过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施治,观察组34例实施门冬胰岛素用药,评估两组施治后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对比相仿(P>0.05),经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在妊娠结局方面,两组均有早产、胎膜早破、妊高征及新生儿低血糖等情况出现,但发生率对比相仿(P>0.05)。结论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控制血糖、保障母婴安全有显著效果,值得加强普及与应用。

门冬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可行性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合并症中相对常见的一种。有数据显示,当前该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大概是1%~14%[1],若临床未尽早施治,极易影响妊娠结局,造成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及胎儿宫内窘迫等诸症。门冬胰岛素是一种新研制成的胰岛素类似物,有报道表示其对治疗该病疗效尚可。为此,该研究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该院64例相关病例采取分组方式用药和比较,旨在明确门冬胰岛素对该病的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64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例均由该院收录,其中初产妇与经产妇各有43例和21例,年龄最大病例37岁,最小者是24岁,中位年龄30.7岁;纳入与该病判断指南相符合,空腹血糖超过2次诊断提示在5.8 mmol/L以上,且葡萄糖耐量试验有2项达标者[1],排除有心内科严重合并症、意识障碍、肝肾功能异常及属于药物过敏体质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数据对比均相仿,P>0.05,存在可比条件。

1.2 方法

给予两组病例饮食指导,重点在于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少食多餐(5次/d),并参照“脂肪:蛋白质:糖类=3∶2∶5”的形式安排患者饮食,以加强对患者血糖情况进行控制。再依据用药方案,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提供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泵注前,需要结合患者的血糖检测情况、体质量及胰岛素用药史等对其每日用量进行计算,并将其中1/2剂量充当每日基础剂量,剩下1/2剂量分早午晚三餐前2 h泵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阶段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指标进行监测,同时记录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 17.0版本软件中处理,其中计数、计量资料的检验分别以χ2和t形式描述,以P<0.05对数据的统计学意义加以校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的血糖控制情况

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对比相仿(P>0.05),经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的血糖控制情况[(±s),mmol/L]

表1 两组病例的血糖控制情况[(±s),mmol/L]

组别例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34 30 7.22±1.53 7.31±1.46 5.02±1.41 5.21±1.55 14.49±2.34 14.71±2.73 7.12±1.92 7.35±1.78

表2 两组病例的妊娠结局情况

2.2 两组病例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

两组均有早产、胎膜早破、妊高征及新生儿低血糖等情况出现,但发生率对比相仿(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产科诸多并发症中相对严重的一种,其主要危害是容易对围产期母婴的健康造成影响,增加产后出血、妊高征、新生儿宫内窘迫与低血糖等的发生率,甚至危及母婴生命。目前医学界及学术界对本病的诱病因素尚未形成一致看法,但有学者表示,胰岛素抵抗是其首要病理特征,其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2]。因此,目前各大医院针对本病的治疗普遍以胰岛素泵注为首选。

门冬胰岛素是经人工重组而成的一种胰岛素类似物,能够通过泵注的方式帮助患者快速吸收并发挥药效,对控制患者空腹与餐后2 h血糖有重要作用,并且,该药物与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胰岛素分泌特点相似,用药后对母婴影响较小,在FDA妊娠安全度分级中,属于C类降糖药。近几年有多项研究应用该药物对妊娠糖尿病进行救治,均取得不错的效果。陶秋炎研究[2]对50例病例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提示这对控制孕妇血糖、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有更高的效果,并且具有用药方便、药效吸收快等诸多优势,通常仅需在餐前5 min注射即可。该研究通过对34例病例展开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方面控制效果更好(P<0.05),产妇产后出血、羊水过多、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病率较对照组略低(P>0.05),与上述报道一致[2]。

综上所述,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控制血糖、保障母婴安全有显著效果,值得加强普及与应用。

[1]林爱芳.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4):64-65.

[2]陶秋炎.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5):64-65.

R714.25

A

1672-4062(2015)03(b)-0043-01

2014-12-26)

任成敏(1977-),女,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母婴低血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空腹喝水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