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的影响

2015-01-04 06:43郝琳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实验组糖尿病

郝琳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湖北武汉 430000

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的影响

郝琳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湖北武汉 430000

目的探析0级糖尿病足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的临床影响。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118例符合标准的0级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显著优于对照组84.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级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促进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有效的控制了血糖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效果

糖尿病足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病程长、截肢率高,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思想负担。临床上,根据患者足损伤的程度将其分为6个等级[1],0级糖尿病足属于早期范围,其病变可逆转,是治疗的关键时期。因此,探讨其最佳的临床护理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研究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18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0例,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2.5±11.3)岁,病程2年~14年;患者入院空腹血糖6.7~15.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8%~14.3%。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入选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经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确诊为0级糖尿病足。118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端皮肤发凉,颜色紫褐或较深,下肢感觉麻木、迟钝等。排除患者心、肺、肝、肾等其他系统疾病史;排除患者药物过敏史。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无差异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如控制血糖水平、调节饮食结构、局部皮肤护理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①加强患者足部的皮肤护理,选取适宜的外用中药对患者的足部进行熏洗或外敷,同时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如将麻黄、桂枝、川穹、丹参等药物熬制成药液,保持38~40℃的温度,倒入足疗盆内,让患者泡脚并进行足底反射区的按摩,30 min/次,1次/d。患者泡完脚后,适当涂抹甘油、凡士林等防止皮肤干燥,穿戴舒适的鞋袜,保持下肢的血液循环。②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适宜的食谱,如体寒患者可适当饮食温热的食物,患者口渴时可将葛根、天花粉、麦冬、鲜芦根等中药煎水饮用,可起到益肺补脾、养阴润燥的作用。同时根据患者皮肤溃疡、疮伤等程度指导患者禁食鱼、虾海鲜等发性食物,忌食辛辣刺激、含糖量较高等食物。③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锻炼,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处的穴位按摩,数次/日,同时教授患者练习八段锦等中医健身功法,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糖代谢平衡,调畅经络;但患者锻炼不能过度,以舒适为主,同时锻炼时还需注意足部皮肤变化,出现异常应及时给予治疗。④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患者病程较长时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需给予耐心疏导,积极沟通,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做好身心护理相统一的结合。⑤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积极组织知识座谈会集中讲课,同时制作小册子、板报等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预防要点,自觉建立自我护理模式,有规律的作息和调整饮食结构;每周自觉测量1~2次血糖,预防意外发生。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个体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必要时可进行床边宣教,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教会患者掌握自我监测的流程,如何测量血糖、尿糖等;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自我护理的工作。⑥患者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定期复查,指导患者出院后的相关自我护理工作;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及时掌握患者出院后的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足部皮肤变化情况。根据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法,观察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是否出现溃疡、感染、坏疽、缺血及神经病变等现象。若出现上述现象则表明患者病情发展,出现病变,视为无效;若患者的足部未出现病变则视为有效;患者足部皮肤出现好转,颜色由深褐色转红,麻木、迟钝等感觉逐渐减轻则视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00%[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足部的病情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显著优于对照组84.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足部变化情况的比较[n(%)]

2.2 不良反应情况

患者用药2 d后,有8例出现失眠、头晕反应,5例患者出现恶心、腹胀症状,但均较轻微,未给予特殊处理均于3 d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临床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情严重、致残率高[4],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神经和血管病变,引起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差、溃疡、坏死甚至感染等足部的病变,常见于血糖控制差、病程较长的糖尿病人群。临床将糖尿病足分为6级,其中0级糖尿病足是治疗的关键时期[5]。因此,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和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影响,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多为痰瘀阻络、气阴两虚引发[6],临床辨证论治时,需进行整体的调节,给予合理的用药和完善的临床护理。该研究通过调节饮食结构、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适宜的运动锻炼、足部反射区按摩和药物浸泡等中医护理,有效的调动了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促进了临床症状的改善。通过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将防治疾病的主动权交到患者自己手中,促进了患者进行自我积极护理的独立能力,同时在“治未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8]。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显著优于对照组84.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0级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促进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有效的控制了血糖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白玉芳.浅谈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48-49.

[2]宋琦,韩丽香.糖尿病足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 (32)∶73-74.

[3]牛武国,李喜梅.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2)∶17-18.

[4]韦香葵.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2)∶74-75.

[5]邱莉,边慧敏.社区健康教育和中医护理对糖尿病足的作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7)∶26-27.

[6]郝桂兰,韩彦菊.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106-107.

[7]李淑菊.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5)∶86-87.

[8]柳丽洁,杨玉芹.糖尿病足的护理与健康教育1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9)∶216-217.

R587.2

A

1672-4062(2015)03(b)-0228-02

2014-12-18)

郝琳(1989.10-),女,本科,研究方向:内分泌糖尿病。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实验组糖尿病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