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情况调查

2015-01-04 06:43刘丽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牙列诱因牙周炎

刘丽萍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515

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情况调查

刘丽萍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515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情况,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26例糖尿病患者,设置成实验组。同期选取26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调查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研究对象在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整体发生几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整体患病几率偏高,所以加强健康教育及口腔卫生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情况

糖尿病和口腔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合并口腔疾病,同时还是牙周病等病症的常见易感因素[1]。当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病之后,极易出现牙齿丧失等情况,而分析其临床诱因、探讨防范对策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界中高度关注的课题。笔者将26例糖尿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再同期选取26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通过调查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情况,旨在总结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防治策略,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26例糖尿病患者,设置成实验组,有11例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其年纪在60~88岁之间,其平均年纪约(65±1.26)岁;患者病程在5~12年之间,其平均病程约(7±0.58)年。同期选取26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有13名男性,有13名女性,其年纪在60~87岁之间,其平均年纪约(66±1.33)岁。两组研究对象年纪、病程以及性别等相关资料中的比较均未表现出明显性区别(P>0.05),值得比较。

1.2 方法

给予所有研究对象调查及分析其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情况,同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纠正情况以及卫生习惯等信息,保证所有检查程序均由同一名医师进行。

1.3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整体发生率对照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研究对象在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整体发生几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整体发生率对照[n(%)]

2.2 两组研究对象牙齿缺失诱因对照

实验组研究对象牙齿缺乏主要诱因是牙周炎,对照组研究对象牙齿缺乏主要诱因是龋病,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牙齿缺失诱因对照[n(%)]

3 讨论

糖尿病和牙周病同属于多因素病症,同时也是较为常见的多发病症。糖尿病会使病人机体代谢呈现出紊乱症状,对于牙菌群的中性粒细胞基本功能、组织愈合功能以及炎症反应情况等都会造成直接影响,从而诱发牙周炎[2]。临床专业人士研究发现,较之常规病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症状发病几率相对偏高,且其病变损害程序相对较重,发展进程也十分迅速。当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症状之后,其牙齿极易松动,甚至出现脱落症状,以至于患者丧失其咀嚼能力[3]。

该研究活动中,实验组研究对象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整体发生几率相对偏高,分别是69.23%、65.38%以及19.23%,而对照组的分别是23.08%、38.46%以及7.70%,因此,两组研究对象在牙周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发生几率等方面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研究对象牙齿缺乏主要诱因是牙周炎,对照组研究对象牙齿缺乏主要诱因是龋病。因此,如果想要有效控制患者牙周炎等病症的出现,控制血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牙周病本身属于多因素类病症,牙菌斑是其主要诱因之一,如果机体口腔卫生未达到既定标准,会使大量菌斑堆积,进而加大患病几率。鉴于此,在防治牙周炎等病症时,必须防止牙斑菌的出现,这就需要患者加强自身口腔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及口腔卫生宣传工作,提升群众口腔卫生专业知识与自我保健理念,从源头上控制牙周炎牙列缺损和压列缺失等症状的出现,有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整体生存质量[4]。

[1]满云娜,丁锐,齐卫江,等.新疆哈萨克族农牧民牙列缺损、缺失及修复情况的调查[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9)∶562-564.

[2]杜兵,曹卫彬,刘杨,等.2650例口腔修复患者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7)∶984-986.

[3]唐丽宇,庄劭玉,施志坚,等.ASI/Anthogyr System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及缺失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10)∶85-86.

[4]殷新勇.探讨口腔修复患者牙体缺损、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的临床特点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4(4)∶99-100.

R587

A

1672-4062(2015)03(b)-0239-01

2014-12-26)

刘丽萍(1972-),女,吉林德惠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种植牙、种植体修复、牙列缺失、拔牙后的位点保存。

猜你喜欢
牙列诱因牙周炎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HMGB-1与口臭及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