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在基层 融入群众
——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

2015-01-05 01:11
艺术评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国艺术研究院扎根艺术创作

沉在基层 融入群众
——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

在文化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2014年12月初,中国艺术研究院启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半年多来,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心诚意做到沉在基层手拉手、融入群众心连心,和基层群众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创作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并为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主动自加压力,建立好用顶用的工作制度

(一)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活动办公室专责统筹、组织和协调中国画院、中国油画院、中同雕塑院、中国书法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等院属单位和部门,制定主题实践活动工作规划,协调安排到基层一线的艺术采风、展览演出、帮扶教育等深入生活的具体事项;组织联络参与活动的项目实施部门、艺术创作机构及相关艺术家和工作人员,汇总活动情况、交流工作信息等。办公室成员由分管艺术创作的院领导、各艺术创作机构负责人和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确保既能就“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出内行的、专业的决策,又能快速有效落实。

(二)定期进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工作总结。一是各艺术创作机构定期进行部门工作总结。就一段时间内本单位走进群众之中、深入基层一线采风写生、体验生活、精准帮扶等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及时进行概括总结,以便发现好的做法和经验,改进不足和缺陷。二是艺术工作者个人进行总结。分管院领导和各艺术创作机构负责人带头就本人近期参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既检视深入生活的范围、扎根人民的程度,又反思观念认识上的变化和进步,关注对个人艺术创作带来的积极变化和影响。

(三)定期举行务实活跃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工作交流会。日前,在王文章院长的关心、指导下,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组织参与活动的院属艺术创作机构负责人和艺术家代表,召开了主题实践活动工作交流会,展示成果、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深化措施。参会各单位负责人就前一阶段主题活动的工作进行了客观、系统的总结,并就接下来如何在工作上更进一步进行了坦率热烈的讨论,达成了长期扎根、深入扎根的共识。虽然半年多来主题实践活动成绩突出,与会人员还是不约而同视其为热身,把今后的活动当成正赛,一致表示要通过更为充分的准备、实用的措施,使主题实践活动取得新进展、迈上新高度,创作出更多把人文厚度、情感深度、技术高度完美结合的作品。

二、为人民幸福而努力,深耕基层生活,创造多彩出彩的活动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自觉在基层一线向群众学习,主动为群众服务、为基层奉献,把高端艺术和基层文化、火热的改革发展局面和地域文化特点结合到一起,从生产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

(一)进乡镇企业,全员写生,整体采风,形成规模效应,壮大活动声势。在田黎明院长的组织带动下,中国画院一改院内艺术家分散、零星的创作方式,而是集中安排到无锡的创作基地,集体进行立足主题实践活动的采风、写生。36位画家分成3组,分别到华西村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办的优秀乡镇企业进行采风,感受群众的改革热情、创业才能,并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艺术地表现在艺术创造和作品之中。在采风进行过程中,中国画院还因势利导组织艺术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以采风的成效对照讲话的要求,以讲话的精神推动采风的深入。

(二)走民族地区,把采风写生和艺术教育相结合。中国油画院多年来坚持每年下乡三次,每次一个月左右。写生的地域,近年来一直选定在黄河流域和丝绸之路。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宏大战略的背景下,中国油画院不仅将继续坚持这一写生活动,而且会使之规模更大、投入更多、效果更好。为了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春风早日带入“寻常百姓家”,春节期间,中国油画院杨飞云院长亲自带领20个人到甘肃庆阳采风,并且一住就是32天,创作了四百多幅作品。写生之余,还与当地老百姓互动联欢。今年4月份,中国油画院一行18人集体到甘南藏区写生。中国油画院的写生,每次都把在院里求学、就读的研究生、进修生等带上,白天一起采风、共同写生,晚上的保留节目则是由老师点评学生的写生作品。这种白天带着进行写生,晚上直接点评写生作业的方法,既能现场训练学生捕捉艺术表达对象的能力,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水平。

(三)到新型农村,建立长期联系机制。2015年2月初,中国篆刻艺术院来到丰台区南苑村,带着艺术家书写并印刷制作的300幅春联,为乡亲们送来新春的祝福。春联增添了群众过年的喜庆,美化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写春联、送春联让艺术家接上了地气,感同身受到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并以书写的方式表达了对群众的感谢和慰问。中国篆刻艺术院还与丰台区达成了长期合作的共识,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精神和要求,以长期联系农民、关注农村的机制,固化到日常工作和创作之中,在与农民朋友建立深厚感情的同时,赋予主题实践活动以鲜活的生命力。

(四)回革命老区,以大型创作项目为载体和抓手。中国雕塑院组织全院艺术家、研究生多次到河北省唐山市的潘家峪村,筹划创作大型雕塑项目。潘家峪村属于革命老区,1941年,日军以屠村的方式血洗潘家峪村,全村一千多人被惨无人道地杀害,幸存的20多人毫不屈服、誓死复仇、坚决抗日,并激起了当地群众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勇气和力量。在当今特定的时代氛围下,中国雕塑院的艺术家敏锐地把握到了潘家峪事件的重要价值和时代意义,围绕日军屠村事件,经过实地调研、讨论分析,确立了依据当地的地势、地貌整体设计大型雕塑项目的思路。本着对历史负责、为人民代言的原则,雕塑家们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设计出了大批的创作稿,部分已经进入雕塑作品拟稿阶段。整个项目预计2016年底完成。这种不赶进度、不抢风头,真正把心思用到创作上的做法,广受好评。

(五)进大学校园,助重点人群建立文化自信。中国书法院组织全院书法家专程到吉林工业大学举办书法作品展,把书法作品送到基层、送到大学校园、送到当代大学生中间。他们还结合书法作品展与吉林工业大学的师生座谈交流,培养他们对中国书法的兴趣、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工作,不仅深入到基层,而且植根到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群体之中。大学生近距离接触优秀书法家的艺术力作,不仅能直观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强化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从文化认同上升为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有效抵消文化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

三、不断强化人民中心的宗旨理念,自觉长期扎根、深度扎根,打牢出人才、出作品的艺术根基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把倾心发现、体悟表达基层群众的真善美作为深入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作为净化心灵的重要方式和渠道,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丰富艺术理念、提升道德情操,增强在下一阶段更好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信心,为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打下坚实基础。

(一)用好用活现有艺术创作基地,挖深井、探活水、出好水。中国画院近期将组织画家再次到无锡深入采风,把一个点做深做实、把一口井挖深挖透,真正把主题实践活动的要义理解透、落实好。通过多次接触、深度融入,通过深层次的心灵交流,把握当地的文化精神、地域神韵,把中国画院的艺术特色、创作优势和无锡的地域风情、文化特质结合起来,为采风写生拓展空间、为主题实践活动增添亮点。

(二)精心确定并新建若干个艺术创作基地为新的基层联系点。日前,中国画院在展览演出中心的配合下,由当地文化企业支持新建了青岛金石馆创作研究基地,并把基地所在的崂山作为主题实践活动中采风、写生的重点地区。基地不仅以接地气为建设初衷,而且借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契机,把日常的写生、创作安排和表现当地山村、海港的山水风景、人文风貌紧密结合起来,使创作研究基地成为主题实践活动成果丰硕的基层联系点。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在艺术创作基地建设上,也迈出了可喜步伐。

(三)把写生作品、采风收获及时展出,回报社会。中国油画院计划近期在中国美术馆进行一次写生作品展览,今年底再举办一次写生展览,基本上以半年一次写生展览的节奏,把中国油画院的写生作品及时奉献给社会,让更多的人以艺术的、审美的方式,近距离地、及时地认识这个伟大的时代,以及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父老乡亲们。

(四)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中国雕塑院在唐山市潘家峪村着手建造的大型雕塑项目,既让世人以艺术的方式见证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又配合当地的城乡建设为之留下一个标志性的文化景观。这种既是大型艺术创作项目,又是地方重要文化建设项目的做法与实践,是中国雕塑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收获。他们已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这一富有成效的做法向另一革命老区——湖北麻城复制,通过设计、创作大型雕塑项目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文化发展,让更多的革命老区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受益。

(五)提供订单式服务,满足基层文化发展需要。河北省沧州市正在筹建占地百亩的“诗经公园”,准备镌刻《诗经》全文,约有3万字的工作量。中国书法院欣然接受沧州市的约请,全院书法家也乐意为“诗经公园”书写《诗经》的全部内容。这种提供订单式文化服务的做法,不仅丰富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还增强了艺术家的使命感、荣誉感。

“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艺术源于生活、来自民间,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是艺术的源头活水、不竭源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文艺工作中的具体化、特色化,有利于艺术家走上带着泥土气息的文艺道路,沿着符合时代精神的创作方向阔步前进,不断提升思想境界、艺术水平,不断汲取文化营养、创造文艺精品。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自觉深入基层一线、融入百姓生活,切实改变对着照片、图册搞写生、创作的怪象,为创作饱含生活真谛的艺术佳作打下丰厚基础。要感知河水的温度,就要赤脚淌入奔涌的河流,而不能穿着厚厚的雨鞋站在岸边,扮几个涉水的脸相。隔靴搔痒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身在其中才能感同身受、言而由衷。坚持在大地上挥毫的艺术家,一定能得到大地无私的回报;坚持为人民放歌的艺术家,一定能得到人民响亮的应和。帮助基层群众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这就是艺术可以发挥力量的地方,这就是艺术家可以施展才华、大有作为的天地。

在接下来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将更好发挥国家级、综合性艺术工作机构的人才优势、学术优势,鼓励、支持全院的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以时代风气的先行者、先导者和社会责任的担当者、推行者为己任,牢记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的道理,坚定政治定力、激发艺术活力,充分施展创作个性、放手挥洒艺术才华,为基层抒写、为人民抒情、为梦想抒怀,既无拘放飞想象的翅膀,又清醒脚踏坚实的大地,创作更多的体现中国精神、代表时代风貌、引领社会风气的佳构名作,奉献更好的雅致超越庸俗、高尚战胜低俗、敬重压倒媚俗的精神食粮,让以卑鄙为光彩者没有市场、以无耻为荣耀者失去围观,使得文艺的高原阔大无垠、文艺的高峰巍峨林立,文化的光辉普照心灵、强国的梦想跃然成真。

猜你喜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扎根艺术创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叶紫《家书》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韩珠卿 扎根乡村,助农增收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十周年作品选登
扎根课本 借题发挥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