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积镇咳方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2015-01-05 03:28李苏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8期
关键词:消积体征支气管炎

李苏英

(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浙江 新昌 312500)

消积镇咳方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李苏英

(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浙江 新昌 312500)

目的观察消积镇咳方辅助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方法170例患儿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积镇咳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ierman病情评分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5%(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Bierman病情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Bierman病情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各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消积镇咳方辅助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加快病情康复进程。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中药 西医 疗效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咯痰、发热、气喘及呕吐腹泻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其具有病情急骤、变化迅速等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常进展为重症肺炎、心肺功能衰竭等临床急重症[2],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目前西医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以对症干预为主,疗效较为局限[3],无法满足临床需要。本研究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积镇咳方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西医标准参考《儿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中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制定[4];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痰热咳嗽兼食积证中医诊断辨证标准[5];年龄<7岁;病程<48 h;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研究。2)排除标准:流行病感冒;哮喘;肺炎;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严重精神疾病;体温>37.2℃;药物过敏;营养不良。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5例。对照组男性52例,女性33例;年龄1~7岁,平均(4.29± 1.12)岁;病程10~46 h,平均(27.62±4.95)h。试验组男性50例,女性35例;年龄1~6岁,平均(4.21±1.10)岁;病程11~47 h,平均(27.70±4.98)h。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干预治疗,包括吸氧、祛痰、解痉、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糖皮质激素应用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积镇咳方:炒山楂20 g,枳实15 g,瓜蒌15 g,炙杷叶15 g,炒莱菔子10 g,炒葶苈子10 g,桔梗10 g,连翘10 g,蝉蜕10 g,炙麻黄10g,细辛6g,白前6g。每剂加水500mL留汁100mL,每日早晚顿服。两组疗程均为7 d。

1.4 观察指标参考文献报道[6],观察两组证候疗效,中医证候,主、次证积分(包括咳嗽、咯痰黄稠、口臭、纳差、面赤唇红、脘腹胀满及大便秘结等);疾病疗效;症状体征积分(主症+体征);单项中医证候疗效;肺部体征疗效;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等。以证候疗效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Bierman病情评分:包括呼吸频率、喘息、一般情况等,每项0~3分,于清晨7∶00~8∶00进行计分,分值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7]。记录患儿住院时间。

1.5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8]拟定。显效:治疗3 d内,临床症状缓解,肺部阳性体征消失,且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有效:治疗3~7 d内,临床症状缓解,肺部阳性体征消失,且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无效:治疗7 d内,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均未见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及逻辑纠错采用Epidata 3.05软件,数据分析选择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间 咳嗽 咯痰黄稠 口臭 纳差 面赤唇红 脘腹胀满 大便秘结试验组 治疗前 2 . 1 7 ± 0 . 6 1 0 . 8 4 ± 0 . 2 3 0 . 8 7 ± 0 . 3 5 0 . 9 4 ± 0 . 3 8 0 . 8 5 ± 0 . 2 7 0 . 8 3 ± 0 . 3 5 0 . 8 5 ± 0 . 3 6(n = 8 5) 治疗后 0 . 9 1 ± 0 . 2 4*△0 . 3 7 ± 0 . 1 1*△0 . 3 8 ± 0 . 1 5*△0 . 5 7 ± 0 . 1 9*△0 . 2 7 ± 0 . 1 2*△0 . 3 7 ± 0 . 1 4*△0 . 4 4 ± 0 . 1 5*△对照组 治疗前 2 . 1 4 ± 0 . 5 7 0 . 8 8 ± 0 . 2 5 0 . 8 4 ± 0 . 3 0 0 . 9 1 ± 0 . 3 6 0 . 8 8 ± 0 . 2 9 0 . 8 0 ± 0 . 3 1 0 . 8 8 ± 0 . 3 5(n = 8 5) 治疗后 1 . 4 3 ± 0 . 3 1*0 . 6 5 ± 0 . 1 9*0 . 6 3 ± 0 . 3 1*0 . 7 5 ± 0 . 2 6*0 . 5 9 ± 0 . 7 1*0 . 5 2 ± 0 . 1 9*0 . 6 3 ± 0 . 2 2*

2.3 两组治疗前后Bierman病情评分比较 见表3。结果示,两组治疗后Bierman病情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Bierman病情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 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ierman病情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ierman病情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8 5 4 . 4 8 ± 1 . 7 0 0 . 8 7 ± 0 . 1 7*△对照组 8 5 4 . 4 1 ± 1 . 6 6 1 . 4 5 ± 0 . 3 9*

2.4 两组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见表4。结果示,试验组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

表4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d,±s)

表4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d,±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肺部啰音肺部哮鸣音住院时间试验组 8 5 5 . 7 0 ± 1 . 5 4△5 . 2 9 ± 1 . 6 8△5 . 8 8 ± 1 . 3 0△对照组 8 5 7 . 3 3 ± 1 . 9 3 6 . 7 6 ± 1 . 9 5 7 . 1 4 ± 1 . 5 6咳嗽 喘息4 . 1 7 ± 1 . 0 5△3 . 0 6 ± 0 . 7 4△5 . 8 4 ± 1 . 3 3 4 . 2 7 ± 0 . 9 8

3 讨 论

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感染、理化因素及过敏反应等引起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多继发于感冒、麻疹之后,以冬春季高发[9]。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归于中医学“咳嗽”范畴,病机为小儿肺腑娇弱,气未充盈,且喜食肉食、甜食及油食,果蔬摄入不足,故饮食不节,宿食易积滞生热,久热成痰,痰热壅盛上蒸于肺[10-11];若合外邪内侵,痹阻于肺,肺失宣降,发为咳嗽、咯痰;而小儿为纯阳之体,阴弱未长,邪气皆可化火,更易致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病程迁延[12]。尽管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咯痰为主症,若单纯行止咳祛痰治疗,近远期疗效欠佳,且复发风险较高。笔者认为痰热咳嗽食积证治疗应遵循肺脾共治的原则,即于清热祛痰基础上加消积导滞方剂,以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消积镇咳方依据中医典籍中对小儿痰热咳嗽食积证病机认识及治疗方剂拟定,处方包括炒山楂、枳实、瓜蒌、炙枇杷叶、炒莱菔子、炒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炙麻黄、细辛及白前等。方中炒山楂消积健脾;枳实化痰导滞;瓜蒌清肺祛痰;炙枇杷叶和胃清热;炒莱菔子消食除胀;炒葶苈子泻肺平喘;桔梗宣肺祛痰;连翘散结泻火;蝉蜕散热息风;炙麻黄温肺平喘;细辛温经祛痰;白前则降肺祛痰[13-14]。诸药合用,共奏宣肺化痰、清热平喘、消食散结之功,可用于咳嗽夜重,喉间痰积,并兼腹胀、口臭等证患儿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示,试验组治疗后患儿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ierman病情评分、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缩短病程、促进机体恢复健康。综上所述,消积镇咳方辅助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加快康复进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

[2] 宫道华,吴升华.小儿感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0-421.

[3] 张美琴,金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75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9):645-646.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2.

[5] 陈永红.儿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S].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6] 魏剑平,马融,胡思源,等.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治疗小儿痰热咳嗽兼食积证(急性支气管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987-989.

[7] Bierman CW,Pierson WE.The 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of status asth-maticus in children[J].Pediatrics,1974,54:24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10-212.

[9] 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6.

[10]王贤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75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1):46-48.

[11]黄腾,周洁雯,许尤佳.小儿咳喘宁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34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20):1747-1750.

[12]张新菊,张晓伟,王树强.清肺止咳冲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150例临床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11,7(1):24-27.

[13]王锦鸿.新编常用中药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8.

[14]周金黄,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15-386.

R725.6

B

1004-745X(2015)08-1453-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8.051

2015-01-11)

猜你喜欢
消积体征支气管炎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健脾消积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