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祛痰瘀方治疗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15-01-05 03:28王平生刘晓静孙尚帛常玉荣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8期
关键词:气短肺动脉河北

王平生刘晓静孙尚帛常玉荣

(1.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协和医院,河北 唐山 064199;2.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063000;3.河北联合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4.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固本祛痰瘀方治疗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王平生1刘晓静2△孙尚帛3常玉荣4

(1.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协和医院,河北 唐山 064199;2.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063000;3.河北联合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4.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观察固本祛痰瘀方治疗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并发心力衰竭(气血亏虚、痰瘀互结证)的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对症改善心肺功能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固本祛痰瘀方治疗,30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本祛痰瘀方能够改善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疗效。

慢性肺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高压 心力衰竭 固本祛痰瘀方

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原因为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和(或)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是其主要原因,使肺动脉局部狭窄或闭塞,出现肺动脉高压,如未得到积极有效治疗,常并发心力衰竭,预后不良。根据国外文献报道,CTEPH的发病率为2%~4%,国内尚缺乏确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2]。目前治疗CTEPH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欠佳,为提高其临床疗效,本研究进行了固本祛痰瘀方治疗CTEPH并发心力衰竭的多中心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气血亏虚、痰瘀互结证候诊断标准[3]、CTEPH疾病诊断标准[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其他疾病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近3个月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患者按照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患者分别来源于唐山市中医医院33例、唐山市玉田协和医院12例、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3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51~78岁,平均(70.85±8.37)岁;合并高血压9例,冠心病11例,高脂血症16例。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52~80岁,平均(71.29±8.41)岁;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9例,高脂血症15例。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抗凝、扩张血管、利尿等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祛痰瘀方:黄芪40 g,当归10 g,人参10 g,桃仁12 g,红花8 g,水蛭8 g,川芎12 g,三七粉3 g(冲服),丹参12 g,桂枝8 g,杏仁10 g,麻黄8 g,甘草5 g,法半夏8 g。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0 d。

1.4 观察指标 咳嗽、喘息、气短等临床症状,平均肺动脉压(mPAP),6 min步行距离(6MWD),B型脑钠肽(BNP),心室收缩加速指数(ACI)、每分心输出量(CO)及临床疗效。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显效:咳嗽、喘息、气短等症状明显好转,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及以上者。有效:咳嗽、喘息、气短等症状好转,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者。无效:咳嗽、喘息、气短等症状未见好转或恶化,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或恶化。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有序变量的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咳嗽、喘息、气短等症状均有改善 (P<0.05或P<0.01),但治疗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时间 气短咳嗽 喘息治疗组 治疗前 8 . 5 7 ± 2 . 3 1(n = 3 4) 治疗后 3 . 3 5 ± 1 . 5 9**△对照组 治疗前 8 . 4 4 ± 2 . 6 5 6 . 6 3 ± 1 . 3 5 8 . 2 3 ± 2 . 0 5 3 . 1 0 ± 1 . 2 3*△3 . 5 2 ± 1 . 0 8**△6 . 5 9 ± 1 . 8 4 8 . 3 1 ± 2 . 3 7(n = 3 4) 治疗后 5 . 0 1 ± 1 . 4 6*4 . 2 5 ± 1 . 6 7*4 . 7 9 ± 1 . 3 4*

2.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见表3。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组 别 时间m P A P(m m H g) 6 M W D(m) B N P(n g / L)A C I(1 0 0 s2)C O(L / m i n)治疗组 治疗前(n = 3 4)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4 9 . 3 7 ± 8 . 0 3 2 6 8 . 3 9 ± 6 7 . 5 0 3 3 8 2 . 4 9 ± 4 3 5 . 0 7 3 8 . 2 5 ± 6 . 7 2*△4 5 3 . 6 2 ± 7 5 . 6 6**△7 3 2 . 1 3 ± 6 2 . 2 0**△5 0 . 0 3 ± 8 . 2 4 2 7 1 . 5 7 ± 6 9 . 0 8 3 5 6 9 . 3 6 ± 5 2 7 . 1 2 2 . 9 3 ± 1 . 1 3 5 6 . 1 4 ± 1 0 . 3 8 4 . 1 5 ± 0 . 7 6*△7 1 . 5 3 ± 6 . 6 9*△2 . 8 9 ± 1 . 0 9 5 5 . 8 7 ± 1 0 . 2 5(n = 3 4)治疗后4 3 . 9 1 ± 7 . 3 6*3 6 4 . 9 5 ± 7 8 . 5 6*1 1 3 1 . 3 7 ± 5 9 . 7 5**3 . 7 1 ± 0 . 7 5*6 6 . 4 2 ± 7 . 5 6*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国内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CTEPH的发病率为5.24%,明显高于国外的2%~4%,对CTEPH危险因素认识不足是导致发病率较高的重要因素[1]。CTEPH的危险因素众多,但临床中以肺栓塞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严重损害心肺功能,如得不到积极有效干预,将诱发和/或加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导致死亡。目前的治疗包括抗凝、靶向药物等保守治疗及肺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治疗两种方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手术治疗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费用昂贵[6]。吴玉清等研究表明,mPAP高于30 mmHg时,5年生存率为30%[7]。

本研究在将咳嗽、喘息、气短等临床症状作为观察指标的同时,纳入了现代医学指标,其中mPAP能够直接反应肺动脉高压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预后;血浆BNP、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特有参数ACI,两者能够直接反应心衰情况并指导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应用,此外ACI能够评价心肌收缩能力[8];6MWD能够更好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症状及现代医学指标的观察能够更好地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应用。

中医学认为CTEPH属于“喘证”范畴,病因较为复杂,但不外乎内伤与外邪两大类,病机以肺失宣肃、肾失摄纳为主,病性常见于虚实夹杂,病位以肺、肾为主。本研究将气血亏虚、痰瘀互结证CTEPH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固本祛痰瘀方进行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遵循气能生血、行血的原则,将黄芪、人参、当归相配伍,在补益肺脾气的同时能够促进阴血的化生,推动血液的运行,运化痰饮水湿,有利于消痰化瘀以祛邪,诚如《本草便读》记载黄芪能“自然生津生血……以营卫气血太和,自无瘀滞耳”。麻黄善于宣发肺气,杏仁长于肃降肺气,二者相合,升降并用,畅达肺气,有利于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功能的正常运行。桂枝能够温通血脉,推动气血的正常运行,兼能温化痰饮水湿,配以半夏增强化痰平喘之功。桃仁、红花、三七、丹参、川芎、水蛭诸药合用,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能够改善血液流变性,延长凝血时间,对抗急性血瘀症形成,同时能够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9]。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瘀发生风险,同时丹参能够直接减低mPAP,改善心功能[10-11]。全方益气、养血、化痰、祛瘀并用,标本兼顾,虚实并治,固本除邪,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抗凝、扩血管、利尿等干预措施基础上,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针对气血亏虚、痰瘀互结证拟定的固本祛痰瘀方治疗CTEPH并发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为85.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53%;能够改善咳嗽、喘息、气短等临床症状及平均肺动脉压、6 min步行试验、BNP等观察指标。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固本祛痰瘀方治疗CTEPH并发心力衰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观察指标。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观察周期短的不足,研究结果有待深入探讨。

[1] 唐春香,张龙江,卢光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10):1092-1096.

[2] 韩新鹏,陈佩,马文瑞,等.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4):379-383.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5):5-10.

[4]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5-17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112-125.

[6] 柳志红.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处理[J].中国循环杂志,2011,26(4):243-244.

[7] 吴清玉,吴永波,王东进,等.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5):273-275.

[8] 戎光,李晶,陈姝.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2):171-174.

[9] 陆燕萍,刘佳丽,巩晓宇,等.麻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38-40.

[10]张月琴.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 35(2):250-251.

[11]李萍,李金,洪建康,等.川芎嗪、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943-944.

R543.2

B

1004-745X(2015)08-1459-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8.054

2015-03-17)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liuxj198001@163.com)

猜你喜欢
气短肺动脉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