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平肝方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临床观察

2015-01-05 03:27崔春丽王智强顾锡镇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8期
关键词:平肝阳上亢偏头痛

崔春丽王智强顾锡镇

(1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2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养血平肝方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临床观察

崔春丽1王智强2顾锡镇1

(1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2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观察养血平肝方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养血平肝方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4 d、2 d后痛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积分在治疗14 d后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4 d、28 d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积分在治疗14 d、28 d后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各项症状改变均明显(P<0.05);对照组烦躁易怒、心悸、口苦而渴等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养血平肝方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偏头痛 肝阳上亢 养血平肝方

偏头痛是一组反复发作的头痛疾病,常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常伴恶心、呕吐,少数典型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先兆,可有家族史。但对于其发病机制仍不甚明白。目前对于偏头痛发作与各种理化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1]、体内激素水平、递质类因素[2]有关,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学说、血液流变学及皮质扩散性抑制。笔者根据古方天麻钩藤饮,自拟养血平肝方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主要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排除标准:使用镇静药、止痛药;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肝、肾等危机生命的疾病以及颅内器质性病变等;高血压、癫痫等;孕妇及哺乳期患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0至2012年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门诊及住院偏头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女性39例,男性21例。治疗组年龄21~67岁,平均38.44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3.5年。对照组年龄22~67岁,平均39.52岁;病程5个月至11年,平均3.70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养血平肝方:天麻10 g,钩藤30 g,川芎10 g,炒白芍15 g,蔓荆子10 g,枸杞子10 g,川牛膝10 g,白蒺藜30 g,合欢皮10 g,合欢花10 g,徐长卿15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予以氟桂利嗪5 mg口服,每晚1次,睡前服。两组疗程均为28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第0日、14日、28日记录视觉模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伴随症状包括烦躁易怒、头晕头胀等评分,其标准为:全部时间或绝大部分时间为3分;相当多时间为2分;小部分时间为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为0分。

1.5 疗效判定 分别于治疗第0日、14日、28日对疼痛予以测评。临床痊愈:头痛未再发作,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头痛明显改善,发作次数减少,证候积分减少≥70%且<95%。有效:头痛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头痛无改善,甚或加重,发作次数增多,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痛觉评分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4 d、28 d后痛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积分在治疗14 d后降低更加明显(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4 d、28 d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积分在治疗14 d、28 d后降低更加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痛觉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痛觉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 治疗第1 4日 治疗第2 8日治疗组 3 . 8 ± 1 . 2 1*2 . 7 8 ± 1 . 1 2*对照组 4 . 5 3 ± 1 . 2 0*△3 . 2 0 ± 1 . 0 2*n 治疗第0日3 0 6 . 2 7 ± 1 . 3 3 3 0 6 . 3 3 ± 1 . 4 2

表2 两组患者疗程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疗程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比较(分,±s)

组别 治疗第1 4日 治疗第2 8日治疗组 1 6 . 6 3 ± 2 . 4 2*7 . 8 3 ± 2 . 5 6*对照组 1 8 . 7 3 ± 2 . 2 9*△1 2 . 9 ± 2 . 7 8*△n 治疗第0日3 0 2 0 . 3 ± 3 . 1 9 3 0 2 3 . 8 ± 3 . 4 6

2.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3。结果示治疗组各项症状改变均明显(P<0.05);对照组烦躁易怒、心悸、口苦而渴等改善不明显(P>0.05)。

表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s)

表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s)

组别 时间烦躁易怒 面部烘热 少寐多梦头晕头胀心悸 口苦而渴治疗组 治疗前(n = 3 0)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1 . 8 3 ± 1 . 0 5 1 . 9 0 ± 0 . 9 5 1 . 8 7 ± 0 . 9 4 0 . 7 0 ± 0 . 5 3*0 . 6 0 ± 0 . 6 3*0 . 4 7 ± 0 . 5 7*2 . 2 0 ± 0 . 6 7 2 . 1 6 ± 0 . 7 8 2 . 1 3 ± 0 . 9 7 2 . 0 0 ± 0 . 8 7 0 . 7 7 ± 0 . 5 0*2 . 2 6 ± 0 . 6 3 1 . 3 7 ± 0 . 9 3 1 . 8 7 ± 0 . 8 2 0 . 4 0 ± 0 . 5 0*0 . 6 0 ± 0 . 5 6*1 . 1 7 ± 1 . 0 0 2 . 0 0 ± 0 . 9 5(n = 3 0) 治疗后1 . 7 3 ± 0 . 6 1 1 . 4 7 ± 0 . 6 4*1 . 3 7 ± 0 . 6 7*1 . 6 0 ± 0 . 6 7*0 . 9 0 ± 0 . 6 6 1 . 8 0 ± 0 . 6 8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的血管性疾病,常呈一侧或双侧疼痛,近年来患病率5%~10%。偏头痛发作的急性期可以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和曲坦类药物。曲坦类曲坦类药物为选择性5-HT1B/1D受体激动剂,可以阻滞神经敏感化的过程[5],不发作时可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和抗惊厥剂进行预防。有学者发现慢性疼痛会引起焦虑情绪[6]会导致偏头痛临床疗效不佳甚至加重。调查研究[7]发现大多数慢性偏头痛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表现以及性格偏差[8]。头痛和许多情感障碍性疾患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伴有焦虑、抑郁的偏头痛患者尤为常见。目前很多学者[9]认为偏头痛是不单纯是躯体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生理疾患,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左右着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所以在治疗上可用抗焦虑、抑郁进行预防。国内学者[10]将比氟桂利嗪与阿米替林疗效比较,发现氟桂利嗪加阿米替林可以有效预防偏头痛的发作,同时也可以改善其情绪障碍。可能是因为抗焦虑、抑郁药能协调甲肾上腺素、5-HT的平衡及利用度,可以减轻头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11]。

中医学将偏头痛归属于“内伤头痛”范畴,本病多由内风所致,脏腑功能失调则是主要原因,其中以肝为重。肝为将军之官,体阴用阳,主疏泄、藏血。《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痛的发病多因情志内伤,肝气不舒,气郁化火,上扰清空,阳气偏亢而暗耗阴液,肾水不足,水不涵木,阴不制阳,肝失润养,致肾阴亏于下,肝阳亢扰于上而出现头痛。元·王安道《医经溯洄集·五郁论》说“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有学者[12]认为,头痛的病变中心在肝,其病机为肝风夹气、血、痰、热、风、寒、虚,上扰清窍,发为头痛。而在这个过程中肝气不畅即情志失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情绪的异常常表现为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亦有人[13]曾探讨中医肝证与内伤头痛的关系。结果发现头痛与肝证关系密切,肝证积分与头痛发病率呈正相关。由上可知,头痛的治疗应从肝论治。有学者从肝论治,治以疏肝解郁[14]、平肝潜阳[15]均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从肝论治头痛,以天麻、钩藤为君药,入肝经,均有平肝息风之效,川牛膝引血下行,折其偏亢之阳,助君药平息肝风,川芎为血中气药,辛温升散,能上窜脑络,走而不守,祛风止痛,善行血中瘀滞,为治头痛要药,徐长卿祛风止痛。炒白芍敛肝阴、养肝血、柔肝体,枸杞子补益肝肾阴,二药合用酸甘化阴,滋阴柔肝荣筋,缓急止痛。白蒺藜苦泄温通,有祛风疏肝,行气活血之效。配以行气活血、疏肝解郁的合欢皮、花以及引药上行、疏散风热的蔓荆子。诸药合用则养血柔肝,平抑肝阳,是治疗偏头痛的要药。本次研究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养血平肝方治疗偏头痛是可行的。

[1] Diener HC,Limmroth V.Acute management of migraine triptans and beyond[J].Curr 0pin Neural,1999,12:261-267.

[2] Eggers AE.New neural theory of migrain[J].Med Hypotheses,2001,56(3):360-363.

[3]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组.偏头痛诊断与防治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4-69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S].1995:152.

[5] Evers,S.J.Afra,et al.EFNS guideline on the drug treatment of migraine-revised report of an EFNS task force[J].Eur J Neurol,2009,16(9):968-981.

[6] 王立法,冀风云,房树志.认知一行为疗法对偏头痛患者状态焦虑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0):898-900.

[7] Karakurum B,Soylu O,Karatas M,et al.Personality,depression,and anxiety as risk factors for chronic migraine[J].nt J Neurosci,2004,l14(11):1391-1399.

[8] Atasoy HT,Atasoy N,Unal AE,et al.Psychiatric comorbidity in 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 patients with preexisting headache type of episodic tension type headache[J].Eur J Pain,2005,9(3):285-291.

[9] 曹静,樊永平.偏头痛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山东医药,2011,51:3-5.

[10]方燕南,王雪晶,李洵桦,等.西比灵与阿米替林防治偏头痛疗效研究[J].中国疼痛杂志,2005,11(5):267-269.

[11]Bin Yaacob H Flupenthixol and Melitracen in the management of trigeminalneuralgia[J].Dent J Malays,1985,8(35):37-38.

[12]阎英杰.朱建贵主任医师从肝论治头痛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5,37(2):11.

[13]张世筠,周群清,张茹兰,等.中医肝证积分的增高与内伤头痛患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2):158.

[14]高贤华.疏肝解郁法治疗偏头痛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学,2009,4(18):64-65.

[15]史红逸.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68例[J].陕西中医,2010,31(8):1007-1008.

R747.2

B

1004-745X(2015)08-1491-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8.070

2015-02-25)

猜你喜欢
平肝阳上亢偏头痛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菊花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外治方法探讨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偏头痛吃紫菜干
滋阴平肝药粥两款
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6例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健脾平肝颗粒治疗脾虚肝亢型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