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肠痈汤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观察

2015-01-05 03:17冯大鹏周双红黄旭波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鹏程综合门诊湖南湘潭411101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8期
关键词:阑尾炎肠道急性

冯大鹏 程 钢 周双红 黄旭波 罗 彬 冯 烨(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鹏程综合门诊,湖南 湘潭 411101)

自拟肠痈汤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观察

冯大鹏 程 钢 周双红 黄旭波 罗 彬 冯 烨(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鹏程综合门诊,湖南 湘潭 411101)

目的观察自拟肠痈汤治疗不同时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瘀滞期61例,蕴热期86例,毒热期33例。观察不同时期的临床疗效、体温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压痛消失时间及血象正常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瘀滞期治愈率均高于蕴热期、毒热期(P<0.05或P<0.01)。蕴热期治愈率80.23%亦高于毒热期的60.61%(P<0.01)。瘀滞期体温、血象正常时间及腹痛、压痛消失时间比蕴热期和毒热期短(P<0.05或P<0.01);蕴热期体温、血象正常时间及腹痛、压痛消失时间也短于毒热期(P<0.05或P<0.01)。结论自拟肠痈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对瘀滞期的疗效最佳,蕴热期次之,毒热期最差。

急性阑尾炎 自拟肠痈汤 分期 疗效观察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最常见急腹症之一,该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传变快及易误诊等特点[1]。目前治疗本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近年来部分研究发现阑尾属于人体免疫器官,在人体功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因素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2]。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但临床对该病的分期辨证论治的报道尚显不足。笔者采用自拟肠痈汤治疗急性阑尾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及《外科学》[4]中的相关内容制定。中医分期:瘀滞期(气滞血瘀证)、蕴热期(瘀滞化热证)、毒热期(热毒炽盛证)。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鹏程综合门诊就诊的1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瘀滞期61例,男性36例,女性25例;年龄8~62岁,平均(31.24±4.13)岁;病程4 h至12 d,平均(1.25±0.33)d。蕴热期86例,男性57例,女性29例;年龄10~66岁,平均(30.95±4.31)岁;病程5 h至13 d,平均(1.28±0.46)d。毒热期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13~68岁,平均(31.08±4.28)岁;病程5 h至16 d,平均(1.24±0.35)d。3期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自拟肠痈汤:大黄6~60 g,芒硝6~15 g,牡丹皮10~15 g,桃仁10~15 g,当归10~30 g,蒲公英10~45 g,紫花地丁10~30 g,败酱草10~45 g,连翘10~15 g,威灵仙10~15 g,枳实10~15 g。瘀滞期重用牡丹皮、桃仁、当归、威灵仙、枳实,酌加川楝子、皂角刺、穿山甲、三棱、莪术。蕴热期重用大黃、芒硝,酌加红藤、金银花。毒热期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大黄,酌加金银花、栀子仁。先将药加水800 mL左右置水煎30 min,再入大黄煎3 min,滤药汁约400~500 mL,冲服芒硝,大便未通时每隔1~4 h服药1次,大便通后每隔6~8 h服药1次,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治愈:症状及阳性体征全部消失,血象正常。好转:症状和体征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加重,出现并发症。2)体征及检查结果。记录患者体温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压痛消失时间及血象正常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均数以(±s)表示,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各组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不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时,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时期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瘀滞期治愈率均高于蕴热期、毒热期(P<0.05或P<0.01)。蕴热期治愈率亦高于毒热期(P<0.01)。

表1 不同时期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不同时期体征及检查结果改善情况的比较 见表2。瘀滞期体温、血象正常时间及腹痛、压痛消失时间比蕴热期和毒热期短(P<0.05或P<0.01);蕴热期体温、血象正常时间及腹痛、压痛消失时间也短于毒热期(P<0.05或P<0.01)。

表2 不同时期体征及检查结果改善情况的比较(d,±s)

表2 不同时期体征及检查结果改善情况的比较(d,±s)

体温正常时间 腹痛消失时间1 . 5 1 ± 0 . 7 4 1 . 8 1 ± 0 . 5 7蕴热期 3 . 5 8 ± 1 . 1 4△2 . 7 8 ± 1 . 3 4△组别 压痛消失时间血象正常时间瘀滞期 2 . 4 3 ± 1 . 2 3 2 . 1 1 ± 0 . 9 2 n 6 1 8 6 2 . 0 6 ± 0 . 9 1△3 . 1 3 ± 1 . 0 9△毒热期 3 3 3 . 4 5 ± 1 . 5 2*△△5 . 5 7 ± 1 . 7 1**△△6 . 4 2 ± 2 . 2 9**△△4 . 4 9 ± 1 . 8 3*△△

3 讨 论

急性阑尾炎好发于青壮年。随着外科技术、麻醉、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等方面的进步,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早期就医、早期确诊、早期手术,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多采取手术治疗,预后良好,但手术常会引起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肠瘘、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对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或伴存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有手术禁忌证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的方法,以补液、应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相结合,也可取得较好疗效[6]。

急性阑尾炎属中医学“肠痈”范畴。正常情况下,肠道的功能是受纳水谷,分清化浊,吸收精微,化生气血,排泄废物,肠道气机由上而下为顺。肠痈发病是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嗜食膏梁厚味、恣食生冷);或劳倦过度;或暴急奔走、跌扑损伤;或暴怒忧思;或寒温不适;或胎前产后(胎热内生、瘀血不尽);或肠道寄生蛔虫等因素,导致气滞血瘀,胃肠功能受损,传化不利,运化失职,糟粕内停[7]。病机为肠道腑气不通,导致气滞血瘀,李轶指出,气滞血瘀、湿热郁积是急性阑尾炎发病主要环节,辨证施治是其治疗关键所在[8]。瘀滞久则发热,热久则发腐成脓,邪热泛溢,正气衰竭而见变证多端,据此可将肠痈的病理过程分为瘀滞期,藴热期,毒热期3个阶段。肠道不利,腑气不通是肠痈酿成的基本因素;气滞血瘀是肠痈产生的病理基础;热腐成脓是肠痈的主要病理环节。此即“肠痈”的三大病机。

有文献报道,大黄牡丹汤能够直接影响急性阑尾炎的感染、梗阻、血运障碍3个基本病理环节,笔者根据“肠痈”3个阶段的病理变化,吸取前人治疗经验,以大黄牡丹汤为基础,加减化裁为“肠痈汤”[9]。方中大黄、芒硝,其味苦性寒,泻下力强,有清热解毒之功,能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驱逐糟粕,使邪随利减,且大黄兼清血分之热,又能逐瘀攻积而治肠中气滞血瘀。威灵仙善通关过节,与枳实行气散结,助硝、黄通里攻下;牡丹皮、桃仁、当归活血行瘀,且牡丹皮性寒兼能清热,桃仁、当归质润又能润肠通便,当归亦能补血养血而防硝、黄攻伐太过;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且紫花地丁味辛兼能散结行瘀。综观全方各药,相互辅佐,共奏通下、清热、消瘀之功。根据肠痈3期病机主次,偏重药物剂量,视病之轻重,体质强弱加减运用,则攻下而不伤正,清热而不致寒伏血凝。

“通里攻下”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要法则,它能促进肠道“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生理功能,发挥机体抗邪外出的积极作用。明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曾言“不论痈之已成未成均可下之”。西医亦认为大多数阑尾炎是由于各种因素阻塞阑尾腔,以致阑尾壁血运障碍,细菌入侵所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芒硝能够抑制肠道细菌,下调血浆与肠道内的毒素浓度,并能增加肠道的蠕动,促进肠道内容物排出,还能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炎症及组织肿胀的吸收和消散[6]。故“肠痈汤”以通里攻下为基础,能促进机体本身的生理功能,以通为用,以攻为补,使疾病迅速向愈。实践中笔者以“肠痈汤”治疗阑尾炎,每见用药之后,痛随利减,热随利衰,既使在阑尾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例中,亦能明显看出炎症迅速局限、吸收。故“肠痈汤”对急性阑尾炎,不论穿孔与否,都可使用。

综上所述,自拟肠痈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能快速缩短患者临床阳性体征消失时间,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尤以瘀滞期的疗效最佳,蕴热期次之,而毒热期的疗效最差。

[1] 陈彦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4):139-140.

[2] 王晓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161-116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4-135.

[4] 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38-539.

[5] 胡文江,郭晓明,杨燕灵,等.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43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8):81.

[6] 肖钦运.急性阑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刍议[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64.

[7] 董宇翔,李晓春.急性阑尾炎的中医药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1996,12(7):13.

[8] 李轶,程东红.中医辨证治疗急性阑尾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5,14(23):70.

[9] 刘志贤,兰孝成,谭淑玲.急性阑尾炎的中医治疗[J].黑龙江医药,2001,14(3):232.

[10]孙冰强,祝广斌.生大黄、芒硝参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155-1156.

R574.61

B

1004-745X(2015)08-1494-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8.071

2015-02-28)

猜你喜欢
阑尾炎肠道急性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