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对患者ICU综合征的影响及效果观察

2015-01-05 03:17王浩霞陈宏美倪金娟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8期
关键词:情志综合征满意度

王浩霞 杨 平 陈宏美 倪金娟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

·护 理·

中医情志护理对患者ICU综合征的影响及效果观察

王浩霞 杨 平 陈宏美 倪金娟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患者ICU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符合条件的ICU患者共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例数、谵妄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ICU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第2日,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ICU日,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对调节ICU患者心理状态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调节患者情志,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早期恢复,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情志护理 ICU综合征 患者 效果

ICU集中了先进的设备和专业人才,对危重患者实施全面的监护和治疗。但就目前而言,对于入住ICU的患者,医护人员往往重视的是患者自身疾病的诊疗效果,而往往忽视了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患者入住ICU期间,封闭式的环境和频繁的医疗行为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精神应激,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焦躁或抑郁等不安情绪;其次ICU患者长时间处于照明的室内,无法体会到时间概念,影响了生物钟;且麻醉及手术后的精神压力容易引起的幻觉与错乱,以致造成一系列以精神障碍为主的症状发生,这些退行性表现,称为ICU综合征[1]。ICU综合征一般是在ICU患者在承受着生理及心理的双重压力下引发。ICU综合征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实施适当的护理干预,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己经成为当今ICU护理的一个热点[2]。中医情志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护理人员的针对性护理来解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尊重患者,营造安静环境,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国内相关研究证实,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缓解ICU患者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3]。本研究通过对ICU患者实施有效中医情志护理,调节患者情志及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预期入住大于2 d以上患者;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神志清楚;符合国内综合ICU收治标准。排除标准:入院时即有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慢性痴呆史或智力低下;转入ICU时意识未恢复;有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及既往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脱落标准:研究对像不同意继续观察者;观察期间发生排除标准中的疾病者;治疗过程中不能耐受治疗而退出治疗者;死亡或突然出院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本院符合条件的ICU患者共160例,其中男性82名,女性78名;年龄48~82岁,平均(55.35±7.8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方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护理方案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生命指征进行监测,常规进行呼吸护理、除颤及气管插管护理、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等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情志护理。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化基础护理,改善监护环境,主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帮助患者调节不良情绪、尊重患者、鼓励患者、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使患者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4]。具体如下。1)培养护理人员的中医情志护理意识。(1)系统全面掌握中医情志护理模式理论知识,通过PPT授课、现场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2)护理人员需掌握中医系统理论知识,在治疗中合理应用中医理论施护,发挥相胜疗法的作用。(3)加深ICU护理工作者对谵妄和抑郁症的认识,将中医情志护理应用到合理用药、加强沟通、音乐疗法等护理措施中。2)收集患者心理状态。患者入住ICU后,承受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不免产生诸多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可等患者病情平稳后,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性格、心理状态及生活习惯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情况的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给予正确及时的心理辅导,使患者能更好的适应ICU环境,进而能更好配合治疗。3)说理疏导。护理人员应以真诚、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的医学常识,并且介绍ICU环境和制度,使其懂得进入ICU是为了得到更的治疗,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的治疗过程,疗效及预后等,帮助患者客观的看待自己的病情,充分利用治疗和护理的工作时间与患者交谈,特别是遇到焦虑、抑郁的患者,安排性格开朗的护士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支持、劝解、疏导等,让患者放下思想负担,主动地配合治疗。4)顺情从欲。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情况,注意分析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愿望,在不影响病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顺从患者的某些意愿,尊重患者,满足其一定心理上的欲望及多层次的需求,对患者的想法表示同情和支持,并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使患者在入住ICU过程中产生归属感[5]。5)移情相制。ICU患者最担心的就是疾病的恶化,对ICU中各项仪器设备声音及抢救治疗的医疗活动,也会产生很大恐惧。因此护理人员要尽量帮助患者回避这些负面刺激,以通过行动、语言、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使其心境坦然,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不发生过大的情绪变化[6]。对患者进行言语开导转移其注意力,解除患者疑虑,让患者保持振奋精神和信心,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6)综合护理措施。将中医情志护理应用到改善监护环境、加强管道及基础护理、创造积极的语言及操作环境等护理措施中,对已发生ICU综合征患者,采取早干预、早期现、早对症处理,分析其发生原因,全面评估、加强指导,把危险因素控制到最低点,针对患者属性的不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及措施,充分调动患者的自身心理防御机制,加强非语言沟通、满足其需要、促进其早日康复[7],缩短ICU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4 观察指标 1)两组发生ICU综合征发生率。ICU综合征诊断标准[8]:患者在收治于ICU后2~3 d,经过意识清醒期后出现任一下列症状者:谵妄状态、情感障碍、智能障碍等其他临床表现,症状持续至结束ICU治疗后2~3 d。2)ICU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3)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两组患者入院第2日、出院当日的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9]: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两组患者入院第2日、出院当日的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分[10]:<10分无抑郁症状;10~15分可能有抑郁症状;20分以上为明显有抑郁症状。患者满意度。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s)和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ICU综合征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1。观察组的ICU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

表1 两组ICU综合征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在入院第2日,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但在出ICU日,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P<0.05。下同。

组别 时间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观察组 入院第2日 6 2 . 3 5 ± 6 . 3 3 2 0 . 7 7 ± 5 . 2 3(n = 8 0) 出I C U日 4 7 . 4 9 ± 6 . 2 7*△1 1 . 6 6 ± 4 . 2 2*△对照组 入院第2日 6 0 . 9 8 ± 5 . 1 8 1 9 . 9 8 ± 4 . 1 8(n = 8 0) 出I C U日 5 3 . 1 4 ± 7 . 6 2*1 5 . 7 4 ± 5 . 2 3*

3 讨 论

入住ICU的患者大都为高龄、身体各方面功能逐渐衰退,再加上家庭背景、环境因素、睡眠情况、个性特点、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入住ICU后相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容易出现以谵妄、烦躁、焦虑等精神障碍为主的ICU综合征,患者对疾病本身治疗和预后缺乏正确认识,对新环境的适应更差[11]。因此,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率更高,如何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对避免和减少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该着重关注这类患者,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这些不良因素,防止ICU综合征的发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护理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医学护理的内涵在不断扩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为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情志护理正好顺应了医学模式转换的需要,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可达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中医情志护理是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中医情志护理是具有深厚的历史记载及理论根据,如中医经典《内经》中的“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等,就明确地记载了有关情志的相关理论依据[12]。ICU的患者由于遭受疾病侵袭及环境等方面突变困扰,引起机体正气不足,以致外邪入侵,破坏了患者的防御机制,导致各类负性情绪的发生。中医情志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说理疏导、顺情从欲、移情相制等理论依据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信息,根据要分析其原因,缓解患者痛苦,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心理需求,确保治疗的疗效及良好的预后,达到治疗躯体和精神疾病的目的[13-15]。

国内ICU医护人员大多关注患者原有疾病的诊治,对ICU综合征关注较少。更是忽略了入住ICU患者存在着时间感觉丧失、缺乏安全感、手术麻醉、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困扰,造成情绪焦虑等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应。中医情志护理针对老年ICU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显然尤为重,其结合心理学的模式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释放,不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中医情志疗法在ICU护理过程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患者护理过程中,更应加以重视和有效应用[14]。本研究将中医情志护理有效应用于ICU患者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观察组的ICU综合征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情志护理的实施,在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护理过程中倾听患者的各种疑惑,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能明显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中医情志护理倡导营造舒适的病室环境,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都有效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增加其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早期恢复。

[1] 刘宁.中医情志护理对ICU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2):333.

[2] 罗德成.中医情志理论辨证治疗ICU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0):35-36.

[3] 李雪丹.情志护理在综合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J].中医药导报,2014,21(4):136-137.

[4] 卢欣华.中医情志护理-七情相互为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217.

[5] 张辉,张先庚,梁小利,等.中医情志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3):7.

[6] 胡喜燕,张晓璇,黄丽霞.中医情志疗法治疗ICU综合征病人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0,3(34):3113-3114.

[7] 曹永菊.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心理医生月刊:下半月刊,2012,18(9):371.

[8] 贾月惠.情志调护在ICU临床护理中的意义[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2):135.

[9] 张捷.中医情志护理在危重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541.

[10]刘宁.中医情志护理对ICU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2):333.

[11]徐宏,于长颖,薛秀丽.情志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3):51.

[12]崔玲.中医情志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2,3(10):179.

[13]陈曦,陈文辉,施碧玲.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骨折病人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0):3120-3120.

[14]黄素君,宋小珍.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7):7,14.

[15]王迪,高玲.中医情志护理的方法及特点[J].中外医学研究,2012,22(6):321-322.

R248.1

B

1004-745X(2015)08-1502-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8.076

2014-11-25)

猜你喜欢
情志综合征满意度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Chandler综合征1例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考前综合征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Lance-Adams综合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