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生态建设绘出壮美画卷

2015-01-05 18:08王森王永程
新西部 2014年10期
关键词:榆阳区林木全区

王森 王永程

数十年坚持北治沙、南治土,造林保存面积达48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5.4%,使这个地处塞上高原榆阳沙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已经彻底逆转。

9月28日至10月28日,为期一个月的“2014·大美榆阳·杏树红叶文化旅游月”活动不断引发市民群众出游高潮。数以万计的游客或驱车或步行,徜徉于长城内外独特壮美的自然景色中,体味塞上榆阳浑厚淳朴意韵深远的黄土文化。

赏南山红叶,观大漠风光,看草地赛马,游森林公园。在榆林市榆阳区南部丘陵沟壑区,13万亩大扁杏红叶如海,漫山遍野,蔚为壮观。

在开阔平坦的北部草滩区,水草丰茂,五谷飘香,林木郁郁苍苍,大地绚烂多姿。

近日,笔者驱车榆阳大地,切身感受到榆阳区生态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国沙区惟一

向良性发展发生逆转的地方

榆阳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接壤带,历史上曾以“水草丰美,群羊塞道”著称。但近代以来,榆阳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北部,毛乌素沙漠不断南侵,南部,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全区林木覆盖率仅为1.8%。

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榆阳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旷日持久的“北治沙、南治土”植树造林运动。特别是近年来,榆阳区以构建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体系为目标,统筹经济和生态建设,生态状况实现了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逆转的历史性转变。

记者了解到,榆阳区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字号”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植树造林240万亩,退耕还林112.3万亩;建成灵榆、长城、北缘三条总长281公里的基干林带,210国道、榆靖高速公路和榆乌路等6条绿色通道,打造出七里沙、掌盖界、昌汗界等一大批精品工程。

2012年以来,相继启动实施三年植绿大行动、三个亿元绿化、三大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治理荒沙三年行动、京津风沙治理二期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31.35万亩,飞播造林21.55万亩、义务植树516万余株。

据统计,榆阳全区造林保存面积累计达480.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5.4%,超出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超出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03万立方米;南部山区104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北部风沙区570万亩荒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

林木覆盖率的增加和治理度的提高,使全区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环境大为改善。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沙尘暴发生天数平均减少一半多,沙丘高度平均降低30%到50%,沙丘移动速度由过去每年4至5米降低到1米左右;沙地肥力状况明显提高,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明显减少,绿色已成为榆阳大地的主色调。

据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2000年卫星遥感测试结果显示,全国其他沙区都呈扩展趋势,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只有榆林沙区(榆阳区)向良性方向发生逆转,逆转率为1.62%,这在全国沙区是惟一的。榆阳区先后受到中省市表彰奖励82项,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区)”等荣誉称号。

既要让环境绿起来,

也要让“钱袋子”鼓起来

“兴林富民”一直是几代榆阳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榆阳区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着力建设“民生林业”。自2013年起,榆阳区投入2亿元集中扶持大扁杏、长柄扁桃、沙棘三大林果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南部丘陵沟壑区12个乡镇实施了大扁杏“15821”工程,即建成1条百公里杏产业示范带、5个万亩乡、8个丰产园、20个样板村和100个科技户。目前,大扁杏种植面积达13万亩,今年产量达到400万斤,产值超2200万元,成为南部山区群众的一项富民产业。

在北部风沙草滩区的12个乡镇,采取飞播与人工造林相结合的办法,建成优质牧草基地165万亩、采种基地50万亩,每年可生产各类林木种子120万斤。

同时,全区苗木、花卉、城市园林等现代经济林业也蓬勃发展,年产值超过3亿元。

为了挖掘南山杏树生态文化内涵,2011年以来,该区每年举办“春赏花、夏品果、秋观叶”旅游观光活动。特别是今年举办的“2014·大美榆阳·杏树红叶文化旅游月”活动,覆盖范围由南部山区延伸到北部草滩区,极大地提升了榆阳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同时,该区累计投入5亿多元,建设袁大滩沙漠森林公园、昌汗界沙地森林公园、东沙季鸾森林公园和大墩山森林生态公园。目前,一道环绕榆林城区的生态旅游经济圈已初步形成。

由“要我造”变“我要造”

群众造林为了什么?群众造林有什么好处?如何调动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2007年,榆阳区被确定为全省十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之一。以此为契机,榆阳区制定出台了《集体林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集体林制度改革工作基本操作程序》等配套改革政策,集体林权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637万亩林地完成了林权改革,占应林改总面积的98%,到户承包林地29万亩,发放林权证22002本;到户经营管理林地608万亩,发放林权证2787本,实现了“山(沙)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看好自家山(沙),管好自家林。”这已经成了榆阳区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认识,植树造林也由“要我造”变为“我要造”。既要植绿,更要护绿。榆阳区按照“严格保护、持续利用”生态建设方针,积极开展封山封沙禁牧、退耕还林、以草定畜,有效解决林牧矛盾。

在保护原有10万亩天然臭柏林,榆溪河7.5万亩水域和3.5万亩沼泽地的基础上,榆阳区又在外围营造植被恢复林,切实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在全区开展了大扁杏防冻害试验、鼠兔防治试验、大果桑嫁接改良试验、樟子松嫁接试验、李杏优良小杂果引种试验等10多项科研攻关项目,总结出了樟子松“六位一体”造林、灌木截杆深栽造林、针叶树容器苗覆膜抗旱造林等实用技术,在实际推广中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榆阳区林木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什么是碳中和?
榆阳区文化馆:“魅力榆阳 多彩非遗”榆阳区首届泥娃娃节系列活动
浅析林木育种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追赶超越看榆阳
榆阳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