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青贮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2015-01-06 05:51石见发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初报白银市新品种

石见发

(甘肃省白银市饲草饲料技术推广站,甘肃 白银 730900)

白银市青贮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石见发

(甘肃省白银市饲草饲料技术推广站,甘肃 白银 730900)

在白银市沿黄提灌区半膜覆盖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6个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金岭17号生物产量最高,为115 272.7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0.75%;其次是奥玉5102,生物产量为114 106.6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29.42%。金岭17号、奥玉5102综合性状最优,果穗产量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分别增产14.7%和3.85%,叶片产量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分别增产41.41%和77.63%,在白银市沿黄提灌区种植时9月中下旬能达到蜡熟期,与白银市的青贮期吻合。建议金岭17号、奥玉5102作为白银市青贮玉米主栽品种推广种植。

青贮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白银市

玉米青贮饲料是一项节能环保的畜牧科技技术,近年来,玉米秸秆被大批量青贮用来饲喂奶牛[1-2]。玉米青贮饲料具有气味芳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原料中营养成分保存多、损失少等特点,是奶牛四季特别是冬春季节的优良饲料。白银市奶牛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奶牛场多采用玉米青贮饲料饲养奶牛,可见青贮玉米直接关系着奶牛业的发展。但白银市当前种植的玉米主要以粮饲兼用型为主,生物产量低,饲料报酬不高,因此,筛选推广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对于解决白银市青贮饲料质量、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加快奶牛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白银市奶牛总体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白银市饲草饲料技术推广站对引进的6个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了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应在白银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青贮玉米品种有金岭2号、金岭14号、金岭17号、金岭18号(金岭种业公司提供),奥玉5102(奥瑞金种业公司提供),吉饲8号、豫玉22号(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提供),以当地主栽品种豫玉22号为对照,均为包衣种子。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位于沿黄提灌区的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村鑫昊车路沟奶牛养殖示范园进行,地理位置为东经104°18′~105°26′,北纬36°10′~37°00′,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当地海拔1 740 m,年总降水量26 1mm,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0.5℃,无霜期平均250 d。试验地土壤为栗钙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3.4 g/kg,肥力中等,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前茬小麦。

1.3 试验方法

试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品种为1小区[3-8],小区面积92.8 m2(11.6 m×8.0 m),小区四周设保护行。采用半膜覆盖栽培,按行距40 cm、株距30 cm人工点播。播前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24 0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675 kg/hm2。播种前1 d覆膜,于4月26日播种。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75 kg/hm2,大喇叭口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225 kg/hm2。幼苗3~4叶期进行间苗定株,留苗密度为 66 690 株/hm2。苗期至拔节期除草2次,全生育期灌溉4次,其余管理与大田相同。生育期田间观察记载各品种物候期及生长势。成熟时每小区去除边行按对角线法取玉米10株,地表刈割后现场测定株高,同时按小区单收统计果穗、叶片、茎秆产量及生物产量、秸秆产量的鲜重,并计算折合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从表1可以看出,出苗期以豫玉22号(CK)最早,为5月6日,较其余品种早出苗1~2 d。大喇叭口期以豫玉22号(CK)最早,为6月10日,较其余品种早7~11 d。抽穗期以豫玉22号(CK)最早,为7月6日,较其余品种早10~19 d。吐丝期以豫玉22号(CK)最早,为7月16日,较其余品种早7~13 d。以豫玉22号(CK)进入乳熟期最早,为8月7日;奥玉5102最迟,为8月26日,较对照推迟19 d,其余品种较对照推迟10~17 d。以豫玉22号(CK)进入蜡熟期最早,为8月28日;奥玉5102最迟,为9月19日,较对照推迟22 d,其余品种较对照推迟13~21 d。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除与品种有关外,还受收割时期的影响,适时收割能获得高产优质的青贮原料。青贮玉米在乳熟期鲜重最高,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和营养价值则以蜡熟期最高。综合来看,参试青贮玉米品种以豫玉22号进入乳熟期和蜡熟期最早,奥玉5102进入乳熟期和蜡熟期最晚,其余品种于8月17—24日进入乳熟期,9月10—19日进入蜡熟期,除豫玉22号(CK)外,其余品种于9月中旬及时收割全株青贮最佳。

2.2 生长势

从田间观察可以看出,参试各玉米品种的生长势除豫玉22号表现为强,金岭2号、金岭14号表现为一般外,其余品种均表现为较强。

2.3 株高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各品种的株高以金岭2号最高,为334 cm,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高42 cm;金岭14号次之,为322 cm,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高30 cm;金岭17号居第3,为310 cm,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高18 cm;金岭17号最矮,为280 cm,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矮12 cm。吉饲8号与对照品种豫玉22号相同,均为292 cm,奥玉510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高10 cm。

2.4 产量

2.4.1 果穗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品种果穗产量以金岭17号最高,为39 002.10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14.71%;奥玉5102次之,为35 310.6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85%;吉饲8号居第3,为35 290.9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79%;金岭14号果穗产量最低,为28 234.7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减产16.96%。其余品种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减产0.66%~16.84%。

表1 参试玉米品种的物候期日/月

表2 参试玉米品种的株高及产量①

2.4.2 叶片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叶片产量以奥玉5102最高,为30 483.5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77.63%;金岭14号次之,为29 462.2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 22号增产71.68%;金岭2号居第3,为24 651.30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43.65%;其余品种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19.88%~41.41%。

2.4.3 茎秆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茎秆产量以金岭17号最高,为52 002.7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40.54%;金岭14号次之,为51 542.60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 22号增产39.30%;奥玉5102居第3,为48 312.4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0.57%;金岭18号茎秆产量最低,为30 626.5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减产17.23%。其余品种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13.62%~19.53%。

2.4.4 秸秆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玉米品种的秸秆产量除金岭18号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低外,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高。其中以金岭14号秸秆产量最高,为81 004.8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49.56%;奥玉5102次之,为78 796.00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 45.48%;金岭 17号居第 3,为 76 270.6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40.82%;金岭18号秸秆产量最低,为51627.60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减产4.68%。其余品种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15.60%~27.17%。对秸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金岭14号与奥玉5102、金岭17号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4.5 生物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玉米品种的生物产量除金岭18号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减产外,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其中以金岭17号生物产量最高,为115 272.7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0.75%;奥玉5102次之,为114 106.6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 22号增产 29.42%;金岭 14号居第3,为109 239.60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23.90%;金岭18号生物产量最低,为85 404.3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减产3.13%,其余品种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10.20%~11.05%。参试各青贮玉米品种在刈割时叶片繁茂,叶色浓绿,株型平展,叶量丰富,长势良好。对生物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金岭17号与奥玉5102、金岭14号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小结

在白银市沿黄提灌区半膜覆盖栽培条件下,引进的6个青贮玉米新品种生物产量除金岭18号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减产外,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增产。其中以金岭17号生物产量最高,为115 272.7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0.75%;奥玉5102较高,为114 106.6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29.42%。金岭17号、奥玉5102综合性状最优,果穗产量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分别增产14.7%和3.85%,叶片产量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分别增产41.41%和77.63%,且这2个品种植株高大,长势旺盛,单株叶片数多,叶片宽大、繁茂,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属多叶、青绿、平展型青贮玉米品种。虽然这2个品种生育期长,但在白银市沿黄提灌区种植时9月中下旬能达到蜡熟期,可满足青贮玉米的生育期要求,与白银市青贮期吻合。因此,金岭17号、奥玉5102适合作为白银市青贮玉米主栽品种推广种植。

[1] 赵瑞善,李 珊.普通青贮玉米与微生物青贮玉米对奶牛产奶量的对比试验[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 (2):18-19.

[2] 吴忠海,杨 空,李 红.20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4 (10):96-98.

[3] 魏礼明.9个玉米品种在庄浪县的引种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3(1):28-30.

[4] 马强强.5个玉米品种在庄浪县高海拔旱地引种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3(7):26-27.

[5] 冯春艳.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引种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3(8):22-24.

[6] 欧佐明.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4(4):23-24.

[7] 张继红,康恩祥.10个玉米新品种在庄浪县川旱地的引种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4(10):54-56.

[8] 高平霞.静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4(10):58-59.

(本文责编:郑立龙)

S513

A

1001-1463(2015)07-0015-03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7.006

2015-04-23

白银市科技计划项目“农作物副产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HS20121-2-004A)部分研究内容

石见发(1964—),男,甘肃积石山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及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新技术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3893058495。

猜你喜欢
初报白银市新品种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2019年白银市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分析
毛刷式采茧机的研制初报
蛇龙珠组培繁殖试验初报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