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资治通鉴》琐记

2015-01-07 03:53
北京观察 2015年1期
关键词:资治通鉴魏征项羽

文 高 平

重读《资治通鉴》琐记

文 高平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只是一种理想,一种自慰,一种呼号。人家如何看待人才,人家到底用谁,别人是无可奈何的。

楚霸王项羽

炫耀、成败、归故乡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使得人们安土重迁,普遍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有了成就以后还是要炫耀乡里的。所谓“混不出个样儿来不回来”,反过来就是在外边混得不错了要回家。李白的诗《越中览古》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但它并不是“衣锦还乡”一词的出处。唐高祖李渊就曾经对秦州刺史姜暮说过:“衣锦还乡,古人所尚。”可见这很早就是人们所提倡、崇尚的做法。那么,这“古人”古到哪朝哪代什么人呢?看来很可能是霸王项羽。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刘邦之后进入咸阳,把秦的宫殿烧了,财物掠了,妇女收了,觉得把大事干完了,就想回老家了。在回答劝他留在关中的韩生时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得到富贵以后,如果不回故乡,就好像穿上华丽的丝绸衣裳在黑夜里行走,有谁看得见!”)他向往的正是衣锦荣归,向家乡父老进行炫耀。于是他“东归”了。越中,义衣锦就曾还乡,们所古人”可能之后了,物掠在乡,往的炫耀。是足可以称王的。希望大王赶紧渡江!

四年以后,霸王项羽被汉王刘邦打败,被追击溃逃到乌江(在今安徽和县,马鞍山市的长江西岸),乌江亭长(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乡长)把船靠在岸边等待他,劝他说:“江东地盘虽小,也有千里,还有几十万人口,也是足可以称王的。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这里只有我有船,现在这里只有我有船,能够无宋过他们啊!站传的乌骓骓马也不鞍子飘在望相父之了一汉王的追兵来到以后,他们是没有办法渡江的。”项羽笑着说:“天要亡我,我干吗要渡过去?况且,当年我同江东的八千子弟渡江西去,今天竟没能回来一个,纵然江东的父老兄弟怜惜我,依旧让我称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啊!即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能够无愧于心吗?”于是,如后来宋代词人李清照所赞颂的“不肯过江东”,自刎在江边了。

我在马鞍山开会参观时,站在江东遥望西岸,听当地人传说:项羽在自刎以前,把他的乌骓马赶下江去,让他回家。乌骓马也不肯回,自沉在江中,只有马鞍子飘到了东岸,成了一座马鞍形的小山,这也就是马鞍山地名的由来。

这个传说是很美的,美在它含有三分想象,七分壮烈。项羽最终与他衣锦荣归的愿望相反,因为战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与故乡隔江相望之地,而他的战马也仅仅回归了一个鞍子,定格在江东,凝结着豪气、勇气、骨气,成为鲁迅着豪所珍贵的“失败的英雄”的象征。

而胜利者刘邦也有着同样的故乡情结,并且实现了他衣锦荣归、炫耀乡里的梦想。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在战胜并杀掉黥布以后,回到了他的故乡沛(在今江苏西北部),设宴招待家乡故交父老,酒酣时自己击筑(古代乐器)而歌,这就是他回到故乡以后的诗作、著名的《大风歌》,短短三句,洋洋自得,气壮山河:“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最后一句流露出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记得我儿时在山东故乡时,村里几乎年年有人下关东(去东北),他们都是青壮年,有的死在了外边,有的没有了下落,只有挣得了几个钱的人才笑着回来,虽然算不上衣锦还乡,多少是有一点荣耀感的。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父老乡亲就代表着全国人民,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是的,如果连故乡都不爱,还能爱祖国么!

《资治通鉴》线装本

珠宝、人才、重金买马头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仇视知识、毁灭人才,在我国都是各有传统的。这里单说前者。

有人认为人才是财富,有人认为金银珠宝是财富。对于这两种观念,到底采取和执行哪一种?尤其对于领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有关两种财富观的故事记载:

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魏惠王访问齐国,他同齐威王一起打猎的时候,问齐威王:“你们齐国也有宝贝吗?” 齐威王回答说:“没有。”魏惠王说:“寡人的国家虽然小,尚且有直径满寸的珠子,各有十枚照耀在十二辆车的前后。你们齐国是大国,怎么能没有宝呢?” 齐威王说:“寡人心目中的宝与阁下是不同的。”接着他列举了四个大臣的名字,他们有的牢固地守卫着边防,使敌国不敢入侵;有的有效地进行治安,使得路不拾遗。然后说:“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这四位大臣的业绩的光芒能够照耀千里,岂止仅能照十二辆车呀!)魏惠王听了“有愧色”。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燕昭王即位以后为了完成替先王雪耻的心愿,让郭隗用重金去给他招贤纳士,网罗人才。郭隗就给燕昭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古代有位君王,派涓人(在身边专管洒扫的人)拿了千金去为他买千里马,到了那里,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买了个马头回来。君王大怒,涓人说:‘死千里马你都要买,何况活的?马就会来的。’果然,不到一年功夫,千里之马就来了三匹。现在,您想招贤纳士,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况且比我强的人,岂有千里之远?”

燕昭王听从了郭隗的主意,给他修筑了宫殿,尊他为师。于是,燕国尊重人才的良好影响,广泛传播出去,各路人才纷纷来到燕国,其中包括乐毅,燕昭王拜他为亚卿,“任以国政”。

汉高祖刘邦也是个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人。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南宫宴请部下时,让大家实话实说,他能够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在听了他们的回答以后,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筹措粮饷,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他们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重用他们,这才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反之,霸王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被我战败了。”群臣听他这么一说,都表示信服。

前秦建元八年(公元372年),秦王苻坚就人才的标准与奖惩,下过一道颇有震撼力的诏书,其中规定:“关东之民学通一经、才成一艺者,在所郡县以礼送之。在官百石以上,学不通一经、才不成一艺者,罢遣还民。”就是说,只要有一门学问,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得到礼遇和升迁的机遇;享受百石以上奉禄的官员,如果读不出一门学问,学不会一技之长的,就罢他的官,回家当老百姓去。

有头脑的帝王都明白,如果让没有真才实学、碌碌无为的人占据着高级官位,于江山社稷是不利的。用今天的话说,是人民的不幸,甚至是国家的耻辱。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只是一种理想,一种自慰,一种呼号。人家如何看待人才,人家到底用谁,别人是无可奈何的。

唐太宗与魏征

水与舟、献荔枝、吃饭不要钱

凡是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大概都知道唐代名臣魏征对唐太宗说过的那句载舟覆舟的名言,魏征提醒太宗要正确认识皇帝和人民的关系时说:“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也许由于魏征的名气大,他和唐太宗的关系又被炒作得久远,所以一般人容易误以为这个比喻是魏征的首创,属于魏征语录。其实魏征自己说得明白,他是引用的“古语”,并非他的语言。他引用这段“古语”的时间是贞观六年,即公元632年,它的版权所有者应当是东汉时期的皇甫规,他是安定郡朝那(今宁夏固原)人,字威明。

建康元年(公元144年)九月,皇甫规在书面回答政事(汉代叫“策问”,是一种特有的文体)时,写有这样一段话:“夫君者,舟也;民者,水也;群臣,乘舟者也;将军兄弟,操楫者也。若能平志毕力,以度元元,所谓福也;如其怠弛,将沦波涛,可不慎乎!”大意是说,人民是水,皇帝是舟,其他部下有坐船的,有摇橹扳桨的。如能齐心协力,平安过渡就是福分;如果懈怠粗心,玩忽职守,就有翻入波涛的危险,千万要谨慎!我并未见到皇甫规的《策问》中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八个字,它可以被视为是魏征的概括与发展。

多年来,我们反复听到的是军民的“鱼水”关系,上下的“服从”关系,而很少听到饱含着辩证关系的“舟水”关系,好像有什么忌讳似的,又好像它和我们没有关系。

还有一件本来和我们没有关系但后来却真正和我们有了关系的事情,这要从尽人皆知的关于杨贵妃的记载谈起:“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唐记三十一》)杨贵妃爱吃鲜荔枝,长安又不产,于是命令岭南每年通过驿站用快马递送。其实,从岭南往咸阳送献荔枝并不是从杨贵妃时候开始的,早在杨贵妃以前六百多年的汉代就有过了。

汉孝和皇帝永元十五年(公元103年)记载:“岭南旧献生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昼夜传送。”当时有一位在临武(今湖南东南)做官的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一带)人叫唐羌,上书给皇帝说:“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伏见交趾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炎热,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知道,整个南方各郡都在给皇帝争献龙眼、荔枝,一路上天气炎热,且有毒虫猛兽,常会给递送者造成死伤。经臣下这么一提醒,皇帝才下诏说:造成人的伤害,不符合“爱民之本”。命令宫中的官员不要再接受这种贡献。和帝刘肇还是有点民本思想的。

“文革”期间,南方有人给毛主席献来芒果,江青又分赐给了什么组织,于是成了全国性的政治喜事,大家都得跟着受教育,还造出了一大批铸着芒果的像章让人们佩戴、收藏。这就和大家有了关系。

让很小一部分人分享芒果算不得什么恩惠,只不过具有政治上的象征意义。何况受赐者还舍不得真吃,而是把它供了起来。真正想给最广大人民实惠的是1958年实行过的在农村食堂“吃饭不要钱”,可惜后来很快就没有饭吃了,造成了几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

读史使我们知道,“吃饭不要钱”并非“大跃进”时期的发明,也是古已有之的。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算是隋朝的极盛时期,各国请求在丰(即丰京,西周的京城,今西安一带)进行贸易,炀帝爽快地答应了,下令对店铺进行整修装饰,充实货物库存,多设置帷帐,要穿着华丽……作好了一切接待准备。当外国客人经过饭馆时,都要被邀请进去吃饭,“醉饱而散,不取其直”也就是说吃饱了喝足了才让走,而且不收钱。如果客人硬是要给,就回答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我们中国很富足,吃饭从来不要钱。)虽然“胡客皆惊叹。”但也有不受蒙蔽的外宾见到有人用丝绸缠树时不客气地说:“你们中国也有穷得衣不遮体的,不如把丝绸送给他们去,用来缠树干什么?”问得“市人惭不能答。”

这显然是一场自上而下有计划的弄虚作假,是大国虚荣心作祟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是糊弄外国人同时也糊弄自己的丑行。可惜在一千五百年后的中国,依然有官员效仿过。好在已经“俱往矣”了。

作者系中国作协名誉全委

责任编辑徐飞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魏征项羽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魏征身后的落寞
胡三省苦心作注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项羽虞姬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资治通鉴》带我玩穿越
《资治通鉴》差点被毁版
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