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2.0让顶层设计落地

2015-01-07 12:42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夏莽
卫星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顶层智慧信息

● 文|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夏莽

智慧城市2.0让顶层设计落地

● 文|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夏莽

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营实践,在全球都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从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开始,到中国2013年1月推出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智慧城市真正由概念阶段到实施阶段的实践时间很短暂,能实现智能化可持续运营的智慧城市案例更是少之又少。

截至2014年底,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而公开宣布建设智慧城市方案的城市已经超过400个。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智慧城市在被过度炒作的同时其“落地”效果并不好,这主要是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普遍面临着几大挑战:第一是资金的缺乏,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系统的信息化改造或升级,地方财政很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第二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无法实现投入的回报和升值。第三是条块分割制度体系下的政府各部门长期以来形成的信息孤岛很难消除。第四是缺乏专业人才,特别是缺乏顶层设计人才和大数据管理人才。

2015年7月13日,在上海举办的第11届中兴通讯全球分析师大会上,中兴通讯与众多中外嘉宾及媒体、分析师分享其对行业未来趋势的前瞻性理解与深刻把握,并结合2015年的市场表现,发布了在全新“M-ICT”战略下,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与规划。这其中,中兴政企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出色表现,引发了嘉宾们的强烈关注。从今年3月德国CeBIT(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会展起,中兴通讯智慧城市2.0全新理念的逐步抛出,犹如一串串解开复杂多变的智慧城市建设谜题的密码,信息孤岛、资金不足等智慧城市1.0时代的诸多难题迎刃而解,也开启了智慧城市2.0元年。

智慧城市从1.0时代迈入2.0时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治理模式发生了提升,对于政府管理要能实现对政务、数据、资金的集中管理,为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政府服务。用创新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伙或合营,又称公私协力)融资渠道突破传统单一的投融资模式,与当地政府进行利益捆绑,解决资金难题,保证项目后期的持续运营。二是在技术架构上提出了“一云一网一图”的城市架构,更加强调信息的互联互通,同时要有一个城市的运营中心,以顶层设计的方式去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与决策融合的新模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智慧城市不能仅仅着眼于解决眼前的问题,还需要着眼城市整体的产业规划,如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建设跨境电商、电子口岸的园区,城市的产业升级,以大数据运营的思路来落实信息惠民,拉动信息消费。

智慧城市考验的是我们对新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创新,不能只停留在技术解决方案上,更重要的是准确理解客户,要找到当地最迫切需要的行业或民生改善需求,然后用新技术给客户带来价值和新的体验。智慧城市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建设之初就注重顶层设计与规划,了解当地政府与市民的需求,注重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与政府达成高度共识,既提升政府的积极性,又避免了智慧城市千城一貌、重复建设等频频出现的问题。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深入,政府和企业更加了解一个全面完整合理的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至关重要。目前全世界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亟需全面整体的技术模型来规范软件、接口、体系标准等关键要素,尤其在中国条块分割的行政体系下,智慧城市推进如果没有一个整体性的顶层设计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老问题,增加智慧城市建设失败的风险。

然而,顶层设计的实现对智慧城市领域强大的项目实现能力和技术支撑提出了需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一方面一些城市管理者和项目建设方未能透彻领会智慧城市的内涵和精髓,对城市发展基础和现状认识不足,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停留在技术层面,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一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企业拥有完整的理论模型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却没有大量的智慧城市实践经历,导致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中兴通讯之所以在业内创新性地提出智慧城市2.0理念,是因为其在智慧城市2.0提出来之前是全球少数几家能提供涵盖顶层设计、产品方案、集成交付、投融资和运营的整体方案并实施落地的厂商之一,并拥有强大的顶层设计实现能力。同时,中兴通讯已经在城市服务方面做过很多项目,积累了不少经验,并且经过了智慧城市建设初期集中建设的探索,中兴通讯智慧城市项目已经遍布全球40个国家,主导参与了140多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2.0与智慧城市1.0建设时期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智慧城市1.0由于缺乏负责顶层设计的“总体部”,在实施过程中又由不同企业进行单模块建设,信息孤岛问题普遍存在,比如交通、教育、政务等不同模块应用,但各模块的信息资源无法共通共享。而智慧城市2.0是多个模块建设,通过建设一个城市运营平台实现了所有信息资源的集中与共享,能真正实现信息多行业共享,让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做到实实在在的落地。

作为智慧城市2.0的典型案例,银川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涵盖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等10大系统13个单模块,真正实现数据全覆盖、跨部门共享,项目落地效果显著。比如,银川智慧政务上线后,实现了政府部门432项业务一站式审批,审批时限缩短78%,企业注册由5天压缩为1天,市民在一个窗口就能办成所有手续。因而,该项目先后获得李克强总理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等领导的充分肯定与力荐。2015年7月14日,《人民日报》以一整版篇幅对智慧城市的银川样本进行全方位解读。同版亦刊登了有着政府智囊团之称的赛迪智库张洪国博士的署名文章《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趋势》,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展、趋势以及中兴通讯刚刚正式发布的智慧城市2.0理念进行深度剖析。

此外,银川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还成功运作了国务院和财政部大力推荐的,由政府提供引导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与运营商及社会资源合作的PPP模式。银川PPP模式提供了民资进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参考样板。三方共同建设和运营智慧城市,一举解决建设资金不足、后期运营效率低下等多方面难题。随着PPP模式的深入,政府大数据将进一步放开,专业的运营公司将进入城市管理与民生服务领域。在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基于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服务提供能力将是智慧城市的核心竞争要素,政府大数据在2015年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与此同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将得到突显,国产品牌将有望迎来机遇的爆发,充分发挥企业与市场作用将是政府大数据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顶层智慧信息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
滨海顶层公寓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