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物语集卷七之十六与原著法苑珠林之比较

2015-01-07 11:50曲迪杨龙辉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

曲迪 杨龙辉

摘 要:《今昔物语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说话文学集,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昔物语集》中的很多文章都译自中国的古典文集《法苑珠林》,这一点已得到日本国著名国学大师,日本国学院大学教授,文学博士芳贺矢一的充分论证。《今昔物语集》和其原著《法苑珠林》的对比研究,对于了解平安时代日本人借鉴和引入中国文化的真实情况,以及中日两国在平安时代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今昔物语集》的卷七之十六入手,展开《今昔物语集》和其原著《法苑珠林》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今昔物语集;法苑珠林;对比研究

《今昔物语集》总计三十一卷(其中欠缺三卷),俗称《今昔物语》,是日本最古老,最珍贵的说话文学集。

《今昔物语集》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成书的说话文学集。其具体成书年代不详。一般有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成书于1081。另一种说法认为成书于1120年前后。

《今昔物语集》的作者也不明确。

由于《今昔物语集》改正并且补充了日本文学作品『宇治大納言物語』,所以有人认为其作者是宇治大纳言源隆国。也有人认为《今昔物语集》的作者为日本平安时代在汉学上颇有造诣的日本南都北岭(指奈良的兴福寺和比叡山延暦寺)的僧人。甚至有人认为,《今昔物语集》是在当时的天皇白河天皇的授意之下,由多名僧人集体创作而成。

但是,无论哪种观点,都缺乏充分的论据和说服力。所以其作者还有待后人的研究辨明。

《今昔物语集》第一卷至第五卷为古天竺,即印度的故事。第六卷至第十卷为古震旦,即中国的故事。第十一卷至第三十一卷日本的故事。内容主要包括佛教故事与世俗故事,前者系说明佛教信仰之功德与因果报应之思想;后者主要叙述历史人物之轶事与孝子、烈妇等道德故事。此外,尚有文艺爱情、生灵、怪物、狐狸、仙人、盗贼等各种传奇故事。每一则故事皆含有通俗的处世教训之寓言。人物也是五花八门,有僧侣、贵族、武士、农民、游女等等,甚至连鸟兽、鬼神、妖怪都写进去了。《今昔物语集》系相对于当时广泛流传的有关贵族社会生活之物语及正统王朝文学之日记类而撰。也就是说,所有平安王朝文学没有写进去的物事,几乎全部都收录在《今昔物语集》内。

所以,《今昔物语集》是了解当时逐渐抬头的武士与庶民的生活以及思想的重要资料,且为后世镰仓时代之《宇治拾遗物语》与《古今著闻集》等说话文学之创作源泉。

此作品直至十六世纪中叶的室町时代才得以见天日。江户时代首次出版上市,一夕之间成为名作。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很多都取材之《今昔物语集》。梦枕貘的《阴阳师》系列,大部分也取材之此书。可以说,《今昔物语集》对于后世文学之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文学素材之宝库。

《法苑珠林》成书于公元668年。全书共100卷,达百万字以上。是有当时的著名高僧道世所著。道世十二岁出家,在青龙寺学习佛教经典。其人精通律学,在当时的佛教界颇负盛名。其所著的《法苑珠林》,更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界的百科全书。

日本著名国学大师、日本国学院大学教授、文学博士、日本《今昔物语集》研究学者中的领军人物芳贺矢一教授毕生致力于研究《今昔物语集》。芳贺矢一在其所著的『考証今昔物語集』中,明确证实了中国古典文献为最重要的原著,并且分析了《今昔物语集》与其原著《法苑珠林》各个章节的对应关系。其研究成果得到了日本乃至全世界学者的认可。

本人赴日留学期间,有幸从事了《今昔物语集》与其原著《法苑珠林》的学习和对比研究。通过数年的学习和研究,分析出了《今昔物语集》与其原著《法苑珠林》的部分章节的异同之所在。由于篇幅和作者水平有限,本文仅从《今昔物语集》卷七之十六着手,进行对比研究。

巻七―16

原典

齊上定林寺有釋普明,?姓張,臨渭人。少出家。稟性清純,?蔬食布衣,以懺誦爲業。誦法華維摩二經。?及諷誦之時,有別衣別座,未嘗穢雜。毎至勸發品,輒見4普賢乗象立在其前。誦維摩經,亦聞空中唱樂。又善神呪,所救皆愈。5有郷人王道真妻病,請明來呪。明入門,婦便悶絶。俄見一物如狸,長數尺許,從狗竇出,因此而愈。明嘗行水傍祠。巫覡自云:神見之皆奔走。以宋孝建中卒,春秋八十有五。

『今昔物語集』

震旦定林寺普明、轉讀法花経伏霊語第十六

今昔、震旦ノ上定林寺ト云フ寺ニ一人ノ僧往ケリ、名ヲバ普明ト云フ、?臨渭ノ人也。幼少ニシテ出家シテ、心清ク誓ヒ弘シ。常ニ懺悔ヲ行ズルヲ以テ業トス、亦、寺ノ外ニ遊行スル事無シ。専ニ法花経ヲ讀誦シテ他ノ念无シ、亦、維广経ヲ轉讀ス。法花経ノ普賢品ヲ讀誦スル時ニハ、4普賢卉、六牙ノ白象ニ乗ジテ光ヲ放テ其ノ所ニ現ジ給フ。維广経ヲ讀誦スル時ニハ、妓樂歌咏、虚空ニ満テ、其ノ音ヲ聞ク。亦、神呪ヲ以テ祈乞フ事、皆其ノ験新タ也。

而ル間、5王遁ト云フ人有リ。其ノ妻、身ニ重病ヲ受テ苦ビ痛ム事難堪キニ依テ、忽ニ普明ヲ請ジテ此レヲ令祈メムトス。普明、王遁ガ請ニ依テ其ノ家ニ至ル間、既ニ門ヲ入ル時ニ、其ノ妻悶絶シテ、其ノ時ニ、普明、一ノ生タル者ヲ見ルニ、狸ニ似タリ。長サ数尺許也、犬穴ヨリ出ヌ。其ノ時ニ、王遁ガ妻ノ病愈ヌ。王遁喜テ普明ヲ礼拜ス。

亦、普明、昔、道ヲ行ケル間、人有テ水ノ邊ニシテ神ヲ祭ル事有ケル。巫覡其ノ所ニ有テ、普明ヲ見テ云ク、「神、普明ヲ見テ皆走リ迯ヌム」トナ云ヒケル。此レハ神ノ普明ヲ見テ恐レテ迯ケルニコソハ。普明遂ニ命終ノ時ニ臨テ、身ニ病有リト云ヘドモ、痛ム所少クシテ座ヲ端クシテ、佛ニ向ヒ奉テ香ヲ焼キ佛ヲ念ジ、奉テナム失ニケルトナム語リ傳ヘタルトヤ。

分析

1 在《法苑珠林》中写着

?姓張,臨渭人

意思就是一个住在臨渭的,姓张的和尚。

但是,在《今昔物语集》中写着

?臨渭ノ人也

意思就是一个住在臨渭的和尚。

原著中写清楚了地名,还有和尚的姓氏,姓张。但是译著中只是照译了地名而已,却没有翻译和尚的姓。这是为什么呢?查阅日本现在的类似于百家姓之类的资料,就不难知道,日本几乎没有出现过“张”这个姓。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也许不能接受这个在日本文化看来是比较独特的姓,就选择了不翻译。此处原著和译著的出入所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两国文化的差异。

2 在《法苑珠林》中写着

?蔬食布衣

意思就是长期吃着素菜,穿着简朴的布衣服。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和尚的形象,这些也是和尚这些出家人必备的美德。

但是,在《今昔物语集》中没有写到这些内容。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两国文化的差异。日本的寺庙允许以家族企业的形式继承,而且和尚可以吃荤腥,可以结婚,可以生孩子。以笔者的观点来说,中国的和尚,尤其是古代的和尚,至关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信仰。而日本的和尚,更多的是倾向于一种职业了。由于这种核心内涵的不同,必然导致两者行为方式的区别。

3 在《法苑珠林》中写着

?及諷誦之時,有別衣別座

意思就是姓张的和尚,在诵经之时,一定会更衣换座。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和尚的处事风格,完美的表达了和尚对佛祖的尊崇之意。这些也是和尚这些出家人必备的美德。

但是,在《今昔物语集》中没有写到这些内容。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两国文化的差异。正如前面所述,日本的寺庙允许以家族企业的形式继承,而且和尚可以吃荤腥,可以结婚,可以生孩子。以笔者的观点来说,中国的和尚,尤其是古代的和尚,至关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信仰。而日本的和尚,更多的是倾向于一种职业了。由于这种价值观念的不同,必然导致两者行为方式的区别。

4 在《法苑珠林》中写着

4普賢乗象立在其前

意思就是普贤乘坐在大象上,立在面前。

但是,在《今昔物语集》中写着

4普賢卉、六牙ノ白象ニ乗ジテ光ヲ放テ其ノ所ニ現ジ給フ

意思就是普贤乘坐在长有6颗牙齿,大放光彩的大象上,立在面前。

原著中只是寫了普贤坐在大象上,至于什么样的大象,根本没有进行描述。但是译著中清楚的写明了是长着6颗牙齿的,大放光彩的大象。这是为什么呢?笔者查阅了百科辞典。据辞典所述,大象的一生,最多只可能同时拥有4颗牙齿。译著的作者把菩萨所乘坐的大象描述成同时长着6颗牙齿的大象,明显是为了将菩萨乘坐的大象神话化。那为什么原著没有这样的不符合科学事实的描述呢?究其原因,中国当时已经能够看到大象,也能看到大象到底长几颗牙齿。但是日本应该在当时是没有大象的,译著的作者也没有办法看到大象。所以就会凭空想像出同时长有6颗牙齿的大象。此处原著和译著的出入所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两国自然背景的差异。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译者很巧妙的将佛教经典《法苑珠林》的部分章节翻译成了现在的《今昔物语集》。当时的译者已经具有了很高的汉语水平和汉学造诣。但是,原著和译著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分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应该还是两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导致人们的思想和对待事和物的认识不同。另外,由于译著和原著作者的社会地位的区别,也会产生表述方式的不同。

当然,仅仅通过以上四处的分析,不足以论证整本文学集的翻译倾向。本人还将继续进行《法苑珠林》和《今昔物语集》的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芳贺矢一『考証今昔物語集』 富山房出版社 大正二年六月

[2]古光忠彦『今昔物語集文体の研究』 高文堂出版社 平成十八年三月

[3]山田孝雄、山田忠雄、山田英雄、山田俊雄 『今昔物語集』岩波书店 1962年3月

[4]周叔迦、苏晋仁 校注《法苑珠林校注》 中华书局 2003年3月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
《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译研究
拉威尔与德彪西《空求》的演奏与美学特色比较研究
电影《雾都孤儿》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晋中学院201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